为什么我们很难找到真正的物美价廉?| GO Markets中文财经报告(周三)
为什么我们很难找到真正的物美价廉?我们知道咱们中国人买东西喜欢追求一个物美价廉,就是希望这个产品或者服务好,但是价格又要低一点。你说在澳洲或者全世界范围里,怎样才能找到物美价廉的产品或服务呢?的确,咱们大部分人买东西都有个喜欢,就是希望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产品。这个理念100%是正确的,因为从消费者角度来考虑,物美价廉实际上就是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我想和大家说,很多时候,我们投资失败,或者买东西被骗,或者出现质量问题,往往就是因为我们过度追求物美价廉,尤其首先考虑价廉。其实我们自己有过生意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同样一个零件,或者家具,设计要好,材料要好,最好还有5年质量保证,再附带一个免费送货,价格呢又要比其他商店低,这可能吗?在我这么多年的经验中,绝大部分产品和质量和服务是和价格成正比的。因为质量好,服务好的背后就意味着厂家和商家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去研发,去维护。这怎么可能还能价廉呢?我们这里说的价廉,可以是高端产品和高端产品比,比如日本的凌志汽车,虽然质量非常好,但是价格可以比宝马奔驰低一点。相比欧洲车,它就是物美价廉。但是你不可能用买现代的钱去买凌志。因为它们不在一个范围内。昨天我和世界4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墨尔本的一位中国总监一起吃饭,在他们德勤墨尔本500多人员工,只有1个中国合伙人,和2个中国背景的总监。我问他,你们收费比外面的大部分会计师要贵至少2倍,甚至更多,那你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他和我说,因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和很多隐形的价值,是很多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永远无法提供的。我问他,你说服务,我明白,那责怪隐形的价值怎么说?他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他的客户,之前一直用的是一个小会计师所,之后他们生意发展不错,有其他买家想收购他们,需要做尽职调查。于是就问他们要了很多财务信息。但是这个客户用的之前的会计师除了每年报税时的报税表以及一些基本的账务以外,什么都没有。列举需要提供的材料,85份只能提供5份。于是买家说,你把这些材料准备好,半年后再谈。于是这个客户后来辗转找到了德勤,由德勤出面全面整顿改革了他们的财务信息,以及他们整个仓储统计和进货统计。之后当那个买家再次上门时,问他们准备好没有,客户提供了由德勤签字认证的完整材料,对方给出的报价直接比原来的收购价高了2.4倍。所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当我们需要购买的产品达到一定高度时,传统意义上的物美价廉已经改变了。也许你多花了5万,甚至10万,但是对于你生意或者企业品牌价值提升,或者最终获得的税务优惠,将会远远大于投入。我今天说这个话题,其实是因为我们经常会遇到客户说,你们股票手续费能不能再便宜点?10澳元手续费经常交易还是很多。我想说,任何的生意也好,合作也好,只有双赢才能长久。如果只是一方得利,一方要亏损了,那这个关系势必不能持续。一边要求我们提供免费的辅导,报告,建议,咨询,一边觉得10澳元的手续费还贵。我想说,我们可以少赚,但是我们不能亏钱倒贴。各位在澳洲的都知道这里人力成本有多高,我们花在分析,写报告,做准备,和辅导上的时间都是成本。这些成本需要通过手续费收费,而且是比银行低一半的手续费来补回来。如果我们的收入无法支撑我们的开支,那我们就不得不减少花费的时间成本。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尊重我们的付出,不要再为了10澳元的手续费还要还价。接着我们再说一个敏感话题,就是有关是否一定要融入澳洲所谓主流文化的问题。我来澳洲快20年了,从高中开始接触这里的社会和文化,我经常听到一个争论,就是作为我们来澳洲的华人,是应该努力让自己多融入澳洲本地生活圈呢,还是只要生活在华人圈就行?我也看到很多孩子家长和父母都一直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多和澳洲当地人玩,少和中国孩子一起。这是否正确呢?今天我就来说说我的观点,也许不对,但是值得思考。当我18岁来澳洲的时候,其实我父母也一直要求我多融入当地,多认识几个当地朋友。我也非常努力去做。但是从我高中,到大学,到毕业工作的几个公司的感受来看。我努力的融入,融入的只不过是“吃喝玩乐群”,换句话说,就是一些嬉笑打闹开玩笑,都没有问题。但是随着我年纪的增加,职位的提高,我会发现,在社会越深入的领域,大公司越高级的职位,都存在着敏感,看不见的潜规则。这个潜规则就是:你不是澳洲人,所以不能加入核心。也许大家会说,澳洲不是非常民主,非常多元文化吗?是的,澳洲的确非常民主非常多元化,但是这个多元化,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表面,吃喝玩乐领域。当深入到核心,有多少华人背景的国会议员?有多少华人背景的公司董事会成员?我并不是说歧视,我说的是社会深层次的规则,在这个看不见的规则里,你融入的代价是很大的。举个例子,你喜欢澳洲的板球,橄榄球吗?你喜欢周末去滑水,露营,冲浪,喝酒吗?可能偶尔1,2次可以。但是每周这么做,是不是违背你自己的内心?为了所谓的融入,活得累不累?昨天德勤的那个朋友也说到,在墨尔本德勤500多员工里,普遍华人背景员工更加努力,更加勤奋,而且业绩也普遍比较好。但是在20多个合伙人里,为什么只有1个,还是最近2年上去的?在之后的30多个总监里也只有2个?而且都非常辛苦?是他们不融入?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长相。依然是那句话,不是歧视,而是说不清的深层规则。前段时间有个客户请我吃饭,他孩子也在。刚毕业,在银行找了工作,问我有什么意见对她以后的发展问题方向。我直接说,我建议你做亚洲市场和往亚洲市场部门发展。她很不理解,问我为什么?不是应该发展本地传统市场更加广阔吗?我没有直接反驳她,而是反问道:你觉得你和银行其他澳洲本地同事相比,你有什么优势吗?她想了想说,也许我比她们更勤奋,而且能说中文。我说,对!能说中文,以及有亚洲文化背景,这才是你最大的优势。也许中小客户并没有区别,但是当你接触上市公司企业级客户,你会发现你和澳洲当地同事的差别。不要难过,虽然这是现实,但是另一方面亚洲客户,就是你的优势。我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我们只要在亚洲市场,既然生活在澳洲,当然需要做一个平衡,但是我们需要非常清楚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对我和我的团队而言,我会做出一个有倾斜的配比:澳洲英文客户和亚洲客户的比例,我会选择3/7开,也就是虽然照顾到其他客户,但是重心将会放在我们具有优势的地方。图形技术分析中国A50指数:随着疫情数字的好转,我们看到境外的a50指数也从底部的12500上涨到现在的13750附近,涨幅达到了10%。而且已经顺利爬上了13700点的4小时分界点。其实现在已经出现了看涨信号。但是为了保守起见,我们可以等待价格超过本周一的高点13850之后进场继续看涨。
联系我们墨尔本电话(中文服务):0386580602悉尼电话:(中文服务)0291880418墨尔本电话(英文服务):1800885571墨尔本地址:L22/600 Bourke St,Melbourne悉尼地址:L 45, 680 George St, Sydney官网:www.gomarkets.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