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 发表于 2020-4-30 19:30:32

瑞德西韦中国临床试验发表 中美为何结论相反?

<p style="margin:10px 0px">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4 月 29 日发表了由瑞德西韦中国临床试验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和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所写的,关于全球首项关于吉利德在研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随机双盲对照组、多中心临床试验论文,显示瑞德西韦对于重症患者无显著疗效。</p><p style="margin:10px 0px">同一天吉利德科学公司发布其针对 397 名患者的开放标签临床 III 期试验结果显示,瑞德西韦早期治疗效果显著,超过一半患者在两周内出院。</p><p style="margin:10px 0px">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安东尼 · 福奇当天表示,瑞德西韦临床试验数据积极,显著缩短了病人恢复的时间,将成为新冠治疗的新标准。</p><p style="margin:10px 0px">针对中美临床试验为何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瑞德西韦中国临床试验负责人曹彬教授向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表示,研究终点不同导致了结果的差异,中国的研究设计更严格。</p><p style="margin:10px 0px"><strong>中国临床试验显示瑞德西韦对重症无效</strong></p><p style="margin:10px 0px">《柳叶刀》最新发表的瑞德西韦首项临床试验论文的通讯作者为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和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在对 2 月 6 日至 3 月 12 日期间招募的 237 名来自武汉 10 家医院的重症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后,研究作者通过预先确定的临床试验主要终点得出结论,瑞德西韦用药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关系不大。</p><p style="margin:10px 0px">从 28 天死亡率来看,瑞德西韦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14% 和 13%;两组的副作用比例分别为 66% 和 64%。此外,临床试验结果还显示临床症状改善的风险率(HR)为 1.23。</p><p style="margin:10px 0px">论文称,尽管没有统计学显著性,但是根据预先确定的次要终点发现,与标准治疗的安慰剂组相比,接受瑞德西韦治疗的患者在出现症状后的 10 天内临床改善时间和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p style="margin:10px 0px">" 次要终点和亚组分析不能改变研究的主要结论。" 曹彬教授在论文发表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p><p style="margin:10px 0px">曹彬教授向第一财经记者指出,这是一项设计合理的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随机试验。项目执行过程非常严格,极少失访。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未观察到瑞德西韦可以加快住院患者的病情恢复或降低死亡率。此外,病毒学方面,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未观察到瑞德西韦可更快降低上、下呼吸道标本中的病毒载量。</p><p style="margin:10px 0px">基于上述结论,研究作者认为,今后的研究需要确定瑞德西韦在更早期、更高剂量或与其他抗病毒药或新冠保护性抗体联合治疗重症患者是否有效。</p><p style="margin:10px 0px">瑞德西韦中国临床试验设计入组重症患者 453 名,但最终因入组样本数量不足,试验于 4 月 16 日提前终止。</p><p style="margin:10px 0px">《柳叶刀》在发表瑞德西韦中国临床试验论文时,同时刊登了一篇由爱丁堡大学医疗数据主席约翰 · 诺里(John Norrie)教授撰写的题为《动力不足的临床研究的挑战》的评论文章。</p><p style="margin:10px 0px">诺里教授指出:" 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撑意味着试验的发现不具有结论性意义。但在大流行病的背景下,数据分享尤其重要,能够快速管理相关的数据集。"</p><p style="margin:10px 0px">他还强调,高质量的随机试验的重要性,认为必须严格确认或者驳斥观察性数据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尤其是在疾病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被验证的情况下。</p><p style="margin:10px 0px"><strong>研究终点不同导致相反结论</strong></p><p style="margin:10px 0px">就在《柳叶刀》发表瑞德西韦中国临床数据的同一天,4 月 29 日,吉利德科学公司向外释放积极信号,公布了两个好消息,一是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临床试验已经达到主要终点,并且数据正面;二是公布了吉利德开放标签的临床试验,显示至少一半患者接受治疗 5 天后临床症状改善、出院,并且接受 5 天用药和 10 天用药疗效相似。除意大利外,两组患者 14 天死亡率都只有 7%。</p><p style="margin:10px 0px">美国 NIH 对全球大约 1090 名患者展开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显示,31% 的患者在用药后症状出现改善。瑞德西韦治疗组的恢复时间为 11 天,对照组的恢复时间是 15 天;瑞德西韦组的死亡率是 8%,对照组的死亡率是 12%。NIAID 所长福奇承认,死亡率的改善没有达到预期。</p><p style="margin:10px 0px">针对中美临床试验的结论为何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曹彬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我们对用药时机有要求,时间窗口在症状出现后的 12 天以内,但最主要的不同是研究终点的不同,美国 NIH 的研究终点指标过松。如果我们使用这一指标,估计也是阴性结果。"</p><p style="margin:10px 0px">美国 NIH 和中国发表在《柳叶刀》的研究与设计均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RCT),用药方案相同。" 但是客观讲,中国瑞德西韦研究设计更加严格,科学性更强。" 曹彬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p><p style="margin:10px 0px">从主要终点来看,美国 NIH 设计的指标为临床恢复时间,中国则是设计了基于 6 分量表的临床改善时间。"NIH 的恢复定义比较宽泛,包括住院,但不需要氧疗、出院(但可能仍有活动受限、需要吸氧),相当于我们的 1-2 级 + 回家吸氧。" 曹彬教授表示。</p><p style="margin:10px 0px">前美国 FDA 局长斯科特 · 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表示:" 瑞德西韦更像是新冠疾病治疗工具箱中的一部分,它不是特效药,但是如果能在患者感染的早期使用,可能会对控制疾病的发展有好处。"</p><p style="margin:10px 0px">新冠病毒全球确诊感染人数已经超过 300 万,死亡人数接近 22 万。在疫苗研发结果仍然需要等待相当长时间前,找到有效药物对控制疫情是至关重要的。</p><p style="margin:10px 0px">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显然更愿意接受好消息。受吉利德宣布的临床试验结果提振,4 月 29 日美股开盘后,吉利德在短暂停牌后,大涨近 10%,吉利德近三个月股价涨幅超过 30%。</p><p style="margin:10px 0px">(作者:钱童心)</p><br>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妄想 发表于 2020-4-30 19:33:24

对懒得看文章的,我总结一下:中方的研究目标在于“治愈”,美方的研究目标在于“改善”,所以两者结论不同,中方的数据也能显示出症状缓解上的改善,但是治愈率没变。所以,其实中美两方研究都没问题。

小车好停 发表于 2020-4-30 19:38:20

美国人自己的解药

plowman 发表于 2020-4-30 19:47:35

记得这药在国内当安慰药时,有个医生说过效果明显,后来就不了了之,还有就是在WHO的报告中也提到药有效,但中文翻译件却删除了这条。自己思考吧,为啥

凌云风 发表于 2020-4-30 19:55:43

其实一直有点疑问,为啥那个双黄连还有什么说用就用了,不用经过盲测对比疗效的吗?

罗垒 发表于 2020-4-30 19:59:12

万恶的资本,为了股票捞钱也是拼了。反正吃不死,一分功效说成七分也没啥错。

阿帕奇 发表于 2020-4-30 20:04:51

效用这么好,先在美投入使用呗

王富强 发表于 2020-4-30 20:13:43

缓解和治愈的不同。

阿帕奇 发表于 2020-4-30 20:16:28

中药的更好

世界因我而不同 发表于 2020-4-30 20:21:52

早期病例,不吃药大部分也能自愈,重症病例才是关键,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瑞德西韦中国临床试验发表 中美为何结论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