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不相信眼泪,就像老司机不相信单踏板
<p style="margin:20px 0px">6 月 8 日下午 17 点 25 分,编辑群发来新消息:</p><p style="margin:20px 0px">乘联会数据,5 月特斯拉批发销量为 33463 辆,其中出口 11527 辆,国内销量超两万。今年 1-5 月份,特斯拉国内累计销量已达 128588 辆。</p><p style="margin:20px 0px">正在引用外媒数据(关于特斯拉 5 月销量腰斩的数据)的我立马精神起来,火速修改了文章的开头,改成了上述文字,显然这一数据也更匹配我原本拟定的标题。</p><p style="margin:20px 0px">特斯拉不相信眼泪。</p><p style="margin:20px 0px">2020 到 2021,盛极而衰</p><p style="margin:20px 0px">毫无疑问,特斯拉在中国的境遇挺符合东方文化取向:盛极而衰,荣辱相继。去年的特斯拉在中国有多风光,今年就有多凄凉——至少截止今天销量发布之前,看起来是这样。</p><p style="margin:20px 0px">从元旦期间被央媒点名,到五部委谈话,到车展维权,到销量下滑 …… 感觉真是喝口水都塞牙。</p><p style="margin:20px 0px">倒霉的还不止这些。5 月底,ev sales 公布了 4 月欧洲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4 月特斯拉在欧洲销量暴跌,Model 3 销量从上月的 28184 跌到 1244,暴跌 95%。前几天,外媒又有爆出特斯拉中国 5 月订单仅 9800 台的消息——这一消息如今无法确证,与乘联会给出的数据大相径庭。</p><p style="margin:20px 0px">瑞士信贷也不失时机的提供了总结,当地时间 6 月 3 日,瑞士信贷分析师丹列维 ( Dan Levy ) 发布报告称特斯拉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从 3 月份的 29% 骤降至 4 月份的 11%,这是特斯拉自 2019 年 1 月以来最低的月度全球市场份额。</p><p style="margin:20px 0px">但是,有人踩就有人抬。最近,美国投资机构 wedbush 分析师 Dan Ives 发布报告称仍看好特斯拉股价在目前中美的新能源大潮中涨到 1000 美元。而最近,受到一系列消极事件影响,特斯拉股价已下滑到 610 美元附近,而今年 1 月,最高点时达到 900 美元。</p><p style="margin:20px 0px">超前的教训</p><p style="margin:20px 0px">近期特斯拉在中国的几个热点话题,除了销量就是持续了数月之久的 " 刹车 " 风波,最近温州和台州两起事故报告出炉,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特斯拉的 " 清白 "。</p><p style="margin:20px 0px">一是 5 月 17 日台州一起特斯拉事故撞了 2 名警务人员造成一死一伤,该事故当时引发巨大热议,6 月 6 日,法制日报发布报道称,这起事故经过专业机构检测与特斯拉品牌车辆本身无关,警方查明认定驾驶员陈某龙负全责。</p><p style="margin:20px 0px">另一件事是去年 8 月温州的停车场事故,引发十几辆车的碰撞损失和车主本人重伤。5 月底,温州市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针对这一事故的调查结果,根据美国特斯拉总部后台相关数据与当事车辆上的 EDR 数据对比,得出了 " 事故发生前,驾驶员持续踩下油门踏板,并未踩下刹车踏板 " 的结论。</p><p style="margin:20px 0px">除去最引人关注的维权女车主的那起事故尚未有最终定论,近期这两起事故结论都有利于特斯拉,原因都是司机的误操作,跟之前美国针对特斯拉调查的结果一样,特斯拉无罪。</p><p style="margin:20px 0px">在这件事上,我仍然坚持这样的观点:特斯拉拥有伟大的产品,但是不代表这些产品不会出问题,而且一旦出了问题,不是说司机没错还是特斯拉无罪就了结的事。</p><p style="margin:20px 0px">从国外到国内,出现大量误操作案例,尤其针对熟练驾驶油车的老司机更是如此,这也引发了单踏板到底安不安全的疑问。前不久还有网友在工信部网站提问,工信部官方回复是:制动能量回收与单踏板驾驶模式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新技术之一。这些技术并不是特斯拉特有技术,用户在购买和使用相关新能源产品时,应熟悉新能源车辆技术特性,确保行车安全。</p><p style="margin:20px 0px">的确,很多其他的车型都有单踏板模式,但为何特斯拉出现误操作案例的概率较高?</p><p style="margin:20px 0px">有分析认为是因为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改变了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习惯,习惯单踏板以后,制动踏板使用的频率较低,在紧急情况下,处于应激反应 ˙ 中的司机发生误操作的可能性更大——其他品牌也存在类似可能性,但是特斯拉的特殊之处在于性能更强、动能回收更强,这导致一旦发生意外造成的破坏性就更大,也因而有这么多显著的案例。</p><p style="margin:20px 0px">当然,这一说法至今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但无论如何,有关政府部门、技术机构以及特斯拉自身,都有责任追究大量误操作背后的原因。</p><p style="margin:20px 0px">特斯拉发生的这些事故,是技术超前的代价,这个代价是用户和特斯拉甚至社会共同付出的。当技术超越习惯,超越认知标准的时候,不是一句司机误操作,机器无责任就可以定论的,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 AI 技术?</p><p style="margin:20px 0px">在这件事上,特斯拉无罪,但是有责任。</p><p style="margin:20px 0px">特斯拉不相信眼泪</p><p style="margin:20px 0px">尽管国内 5 月销量上扬,但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特斯拉市场份额下滑恐怕是事实,这也是特斯拉将面临的真实挑战。</p><p style="margin:20px 0px">而这一问题的根源无非就是,竞争者多了起来。倒退 3 年,特斯拉的颜值、续航、性能秒杀市面所有量产车,加上硅谷精英、极客老板的品牌人设和直营魅力,特斯拉全球征战,战无不胜。</p><p style="margin:20px 0px">但是随着对手的进化蜕变,更多产品出现了。德系三强电动化布局重且激进就不说了,中国也有一大堆新势力品牌摩拳擦掌,另一些传统跨国老品牌也不甘寂寞推陈出新。</p><p style="margin:20px 0px">当然能掀起什么浪花难说,但是总归是营造出一个百花齐放的景象,消费者的选择多了起来。</p><p style="margin:20px 0px">欧洲市场上,特斯拉不敌大众甚至极星,说明了汽车品牌的偏好仍然是老生常谈。如果说对于传统燃油车,谈颜值有点鸡肋,那么对于电动车,谈智能目前也挺鸡肋,尤其当特斯拉的主销产品已经来到 20 万这样的大众区间,极客精神和标签也不那么受用了。</p><p style="margin:20px 0px">特斯拉想要持续进击,就必须更努力,才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同时又足够成熟的汽车公司,这份努力里面可能更多关乎伦理和文化这类因素。</p><p style="margin:20px 0px">当然,这也要看,它到底想不想成为一家足够成熟的汽车公司。</p><p style="margin:20px 0px"></p><br>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