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Xbox Series X 主机体验:畅玩 3A 大作只是小菜一碟,XGP 会员服务是
<p style="margin:20px 0px">电子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这个载体装着所有玩家的喜怒哀乐,可以轻易调动起人们的情绪。正因如此,玩家和开发者都沉浸其中,前者沉浸在虚拟世界的故事里,后者则乐于创造令人沉醉的艺术品。</p><p style="margin:20px 0px">纵使如今在手机上就能玩游戏,但对于大部分玩家而言,自然更向往在性能更强的 PC 或主机上获得全身心投入的游玩体验。而在如今一卡难求的时代里,选购一台性能强劲的游戏主机似乎才是一个更简单易得的选择。</p><p style="margin:20px 0px">正好,我们前段时间拿到了一台国行版微软 Xbox Series X 游戏主机,享受过一整个周末和数个下班夜晚里它带给我的愉悦之后,是时候给大家分享我的体验感受了。</p><p style="margin:20px 0px">拥有微软特色的工业美学</p><p style="margin:20px 0px">我手上的这台国行版,在外观上跟国际版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包装和机身背部多了百视通的标识,不太显眼。</p><p style="margin:20px 0px">机身基本延续了 Xbox 一贯的「四方正直」设计语言,这一代更是完美诠释了「工业美学」的理念,我个人很喜欢这种设计,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也符合当下简洁凝练的极简审美。</p><p style="margin:20px 0px">正面有三个按钮,从上至下分别是开机键、光盘退出键和配对键,顶部陈列着整整 144 个散热圆孔,内藏一个散热风扇,圆孔内壁有绿色点缀,所以你在产品宣传片中看到的绿色并不是灯光营造的,而是特殊「涂装」,在机身正上方俯视是是看不见绿色部分的。</p><p style="margin:20px 0px">这种若隐若现的绿色点缀,打破了纯黑机身的沉闷,又不喧宾夺主,是这台 XSX 中最大的设计亮点。</p><p style="margin:20px 0px">背部也很简洁,接口全都设置在靠近底部的位置上,被进风圆孔包围着。接口分别是两个 USB-A 接口、RJ45 网口、电源接口、HDMI 2.1 接口和硬盘扩充口,腰部还有一个锁孔,作用类似于部分笔记本电脑上的锁孔。</p><p style="margin:20px 0px">XSX 的 HDMI 2.1 最高支持 40Gb 带宽,随包装附赠的原装线也是 HDMI 2.1 的,机器已经做好了 4K 120FPS 的准备,最终能否收获这样的游戏体验,全看家里的电视是否支持 HDMI 2.1 功能。</p><p style="margin:20px 0px">正因为用上了 HDMI 2.1 接口,这一代的 Xbox 开始支持 ALLM ( 自动低延迟模式 ) 和 VRR ( 可变刷新率 ) 。前者让游戏画面延迟变低,减少画面撕裂的情况发生,后者让主机和显示器的刷新率保持同步,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画面撕裂的效果。</p><p style="margin:20px 0px">XSX 有两种摆放方式:竖立似冰箱,平放则更像旧时的影碟机,两种摆放方式各有各好处,竖立占地面积小,平放时则有更大的进气量,利于散热。</p><p style="margin:20px 0px">设计之初,Xbox 的硬件团队带着各种黑色泡沫模型去到 Xbox 玩家家中进行探访,问问他们对这个模型的反应和态度,依靠调研确定了 XSX 和 XSS 的最终外观造型,而产品发布之后看到大众的反应多为正面,也说明这一代 Xbox 的设计是成功的。</p><p style="margin:20px 0px">▲ 模型</p><p style="margin:20px 0px">已经组建家庭的玩家经常会自嘲,自己买的不是游戏机而是路由器,并希望借此瞒天过海,才不会被老婆说自己浪费钱。</p><p style="margin:20px 0px">Xbox 的高级设计总监 Nicolas Denhez 在「Xbox Series X|S 设计背后的故事」一文中说到:</p><p style="margin:20px 0px">我们作为设计师,很清楚自家产品会在人们家里呆上好几年时间。</p><p style="margin:20px 0px">正是把这句话牢记于心,Xbox Series X|S 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strong>好看耐看不过时,无人知是游戏机</strong>。</p><p style="margin:20px 0px">另外只看它的大小,人们很难猜到这是一台能以 4K 120FPS 规格畅玩 3A 游戏大作的机器。</p><p style="margin:20px 0px">▲ 看看它与这台 75 英寸电视的对比,很是小巧,另外整机重量为 4.3KG。</p><p style="margin:20px 0px">说完 XSX 本体,来聊聊手柄。</p><p style="margin:20px 0px">试玩过 PS5 的玩家,都会对那副 Dual Sense 手柄赞不绝口,震感层次丰富,更有部分游戏利用新手柄的特性针对开发创新玩法,我仿佛看到了索尼阵营的小伙伴露出的满意笑容。</p><p style="margin:20px 0px">反观 Xbox Series X|S 附赠的手柄,相较于上一代,前者在视觉上的改动屈指可数,十字键换成了微微下凹的碟形 D-Pad 按键,手柄中间加入一枚截图 / 录制按键,顶部按键和扳机键添加了防滑纹理,最后把 Micro USB 充电口换成了 Type-C 接口。</p><p style="margin:20px 0px">这些细节上的改进,体现了 Xbox 对自家手柄的无比自信。</p><p style="margin:20px 0px">事实也是如此,在舒适度上,XSX 的手柄仍比隔壁 Dual Sense 手柄好上不少,握感饱满,无论用户的手是大是小,手柄与掌心的贴合度都极高,按键陈列位置得当,拇指移动幅度不大但一切尽在掌控。</p><p style="margin:20px 0px">Xbox 手柄的设计逻辑是强调普适性,使用该手柄的用户不只出现在 Xbox 平台,许多还是 PC 玩家,而跨平台还带来了兼容性问题。</p><p style="margin:20px 0px">有鉴于此,微软只好在功能性和实用性之间取得平衡点,设计师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功能革新,而是在原有手柄的基础上小修小补,采用稳扎稳打的做法保住口碑,也并不是坏事。</p><p style="margin:20px 0px">但我实在无法习惯手柄在射击游戏中的操作,无论是速度或是准确度都不能与键鼠相提并论,或许把我扔到「使命召唤 战区」里历练一段时间,才能有质的突破吧。</p><p style="margin:20px 0px">游戏性能强悍,体验喜人</p><p style="margin:20px 0px">这块是我花最多时间去体验的部分,但同时也是无需过多强调的部分,因为 XSX 的绝对性能超乎我们的想象:最高支持 4K 120FPS,这是在微软官网上用加粗字体写着的文字,透露着微软的自信。</p><p style="margin:20px 0px">另外它还支持 DirectX 光线追踪、杜比视界、1TB 的 NVMe 定制 SSD、支持快速唤醒,可以在数款游戏中来回无缝切换,尽可能减少玩家的等待时间,提升使用体验。</p><p style="margin:20px 0px">如果你想得到以上游戏体验,买一台 XSX ( 国行售价 3899 元 ) 外加一台拥有 HDMI 2.1 接口、65 英寸 4K 高刷新率屏幕的电视即可得到,若想在同等价格下组装一台 PC 主机,游戏体验会大打折扣,何况如今 30 系显卡如此紧缺。</p><p style="margin:20px 0px">站在主机这一阵营去看,这是最好的时代,处在另一厢则是最坏的时代。</p><p style="margin:20px 0px">诚然,目前国行游戏并不多,但是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步骤,即可让你的国际友人陪你一起玩 Xbox 游戏。</p><p style="margin:20px 0px">我也在第一时间开通了 Xbox Game Pass 游戏订阅服务 ( 下文简称 XGP ) ,下载了十余款 3A 游戏,很快便沉浸在游戏世界里。</p><p style="margin:20px 0px">打开「极限赛车:地平线 4」,首先 Xbox 会同步我在 PC 端上的游玩记录,据我所知微软第一方游戏都已经打通了平台之间的限制,存档和成就都可以同步,前提是你在各个平台上用的都是微软的账号。</p><p style="margin:20px 0px">进入游戏,即使地平线 4 发布至今已有 3 年多的时间,但其画质仍不落伍,近景细节丰富,远景贴图精细,物品破坏效果逼真,在顶格 60 帧的模式下运行,没有一丝卡顿或迟滞。</p><p style="margin:20px 0px">在我游玩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好像少了点什么,皱着眉头冥思苦想,终于想起来了,缺了点散热风扇转动的声音。</p><p style="margin:20px 0px">如果换作 PC 或游戏本,在打开这类大型游戏那一刻起,散热风噪就开始灌进我的耳朵,即使全神贯注于游戏中,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忽视。</p><p style="margin:20px 0px">而在我体验 XSX 的这段时间里,没听见过它的风噪声,手放在距离出风口 2 公分的位置,我感觉到的只有微微暖风。</p><p style="margin:20px 0px">这意味着在 XSX 这套设计方案下,长条且方正的造型不仅是为了好看,更是构建出一条既长又宽的风道,给主机留足了散热空间,这使得我们对这代主机的散热功力有了更充足的信心。</p><p style="margin:20px 0px">逛了逛游戏商城,我发现其实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能让 XSX 发挥全部硬件实力的次世代大作。</p><p style="margin:20px 0px">而且可以真正达到 4K 120FPS 规格的游戏也并不多,大部分还是以动态刷新率的方式呈现,但就我观察,它应付起这两年的 3A 游戏绰绰有余,面对未来即将发售的「Forza:地平线 5」、「孤岛惊魂 6」、「光环 无限」等次世代游戏,也难不到它。</p><p style="margin:20px 0px">周末两天,我玩过了「战地 1」、「极品飞车:热度」、「战争机器 5」、「地平线 4」等数款游戏,对 XSX 的绝对性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绝大部分 3A 游戏中,XSX 都能呈现出上乘水准的画质和流畅性。</p><p style="margin:20px 0px">微软在宣发阶段,曾将快速切换 ( Quick Resume ) 功能单独拎出进行强调,简而言之有了这项技术,玩家得以在多款游戏中快速切换,且不影响存档进度,两款游戏之间的切换加载时间目测在 10 秒之内,我本以为这项功能很是鸡肋,为什么玩家需要在多款游戏中来回切换呢?专心认真地玩一款游戏不香吗?</p><p style="margin:20px 0px">直到我开始玩「极品飞车:热度」才明白这项功能的用处。</p><p style="margin:20px 0px">作为极品飞车这一经典 IP 的最新一作,「极品飞车:热度」的画面素质和游戏性似乎回归到了第 9、14 代的水平,白天比赛赚钱,夜晚比赛赚声望的玩法机制,让游戏节奏松弛有度,而不是一味地向玩家倾倒肾上腺素和多巴胺。</p><p style="margin:20px 0px">这一代依旧是以警察与车手作为故事背景,然而这代的警车,尤其是游戏初期的警车实力太强,游玩过程中经常出现夜晚数场比赛攒下的声望,被警车围堵逮捕后清零,前功尽弃,这给玩家过强的挫败感。</p><p style="margin:20px 0px">看到声望清零后的我,立马失去了继续游玩的兴趣,这时快速切换功能便派上用场。不到十秒的时间,我就能从受打击的状态中抽离出来,继续投入到下一款游戏中。</p><p style="margin:20px 0px">除此之外,在大部分场景下,快速切换更像是微软用来炫技的花瓶功能。</p><p style="margin:20px 0px">与显著提升的游戏体验相比,XSX 的系统界面则稍显落伍。</p><p style="margin:20px 0px">依旧是熟悉的磁贴式 UI 界面,似乎微软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实现更强的游戏表现力上,而忽视了改进 UI 界面的必要性。</p><p style="margin:20px 0px">XGP,微软游戏产业的杀手锏</p><p style="margin:20px 0px">在微软的次世代游戏布局下,Xbox Series X|S 游戏主机只是其中的一环,这两兄弟固然重要,也很有实力,但真正驱动玩家选择 Xbox 阵营的因素,或许是微软正在大力推进 Xbox Game Pass 游戏订阅体系。</p><p style="margin:20px 0px">打开 XSX,Game Pass 元素无处不在,系统界面有 Game Pass 专区,游戏商城中,许多游戏都有 Game Pass 的角标,提醒着用户 XGP 的游戏库里已经有很多游戏了。</p><p style="margin:20px 0px">不仅有 Xbox 的传统优势「枪车球」游戏,还多了不少独立游戏和日系游戏,「勇者斗恶龙」、「八方旅人」、「如龙系列」、「尼尔 机械纪元」,只要玩家开通了 XGP 服务,统统都能玩到。</p><p style="margin:20px 0px">据不完全统计,目前 XGP 游戏库中有近两百款游戏,我目前在玩的游戏,几乎全部来自 XGP。</p><p style="margin:20px 0px">▲ 我下载了 12 款游戏后,这台 XSX 主机只剩下 150G 存储空间了。</p><p style="margin:20px 0px">而今年 E3 游戏展会上,微软 & 贝塞斯达宣布了数十款新作,其中近乎 3/4 的游戏都会首发加入 XGP,包括「光环 无限」、「地平线 5」、「微软模拟飞行」等,XGP 的游戏阵容不断扩充,玩家享受到的福利更丰富,也更凸显 XGP 的价值。</p><p style="margin:20px 0px">XGP 对微软游戏产业而言的重要性,正如 Prime 会员之于亚马逊。</p><p style="margin:20px 0px">今年四月,第三方统计数据表明,XGP 用户数已达 2300 万,当会员体系拥有足够庞大的用户量后,会吸引更多的游戏工作室加入 XGP 体系,促进 XGP 的游戏库不断扩充,推动用户数进一步增加,就当下而言,在这个体系之下,玩家 - 微软 - 开发者三方共赢,微软找到了属于它的正向飞轮。</p><p style="margin:20px 0px">当然,XGP 体系的优势不止是拥有丰富的游戏内容资源,它还具备 Xbox、PC、移动端设备的跨平台整合优势,譬如我在前文写到的,同步 PC 端和 Xbox 端的游戏记录、成就奖杯。还有对云游戏的布局,借助 xCloud 云端技术,Android 设备可以玩到 Xbox 平台上的 3A 大型游戏,多平台统一的最终形态,或许就是云游戏。</p><p style="margin:20px 0px">微软对此提前进行了技术布局,还有一众游戏作品和工作室作为其后盾,当云游戏战局真正打响之时,人们会发现微软早已占下了其中一个山头。</p><p style="margin:20px 0px">而在 xCloud 彻底普及之前,Xbox Series X|S 两兄弟依旧是 Xbox 玩家的最佳伙伴,本世代 Xbox 主机在 XGP 日益丰富的游戏库加持下,未来可以取得何等成绩,令人期待。</p><br>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ps5玩得爽爽的,等光环无限真的来了再入手xsx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