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封城”周年记:“零号病人”再次出面受访,“有人说我毁了新州”
<div style='font-size:1em;'><p> <p> 被指引爆悉尼疫情并导致“封城”的豪车司机Michael Podgoetsky,时隔1年后再次接受媒体采访,讲述了自己这一年来所承受的各种压力。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6/img_cdn_138_33821656244203.jpg<br><p><p> 被指引爆悉尼疫情,“零号病人”再次受访 <p><p> 报道称,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Michael都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人。他和妻子住在Bondi一幢老式公寓楼内,平时以开出租车为生。 <p><p> 闲暇时,两人会在海滩上散散步,或是一起看电影。现年64岁的Michael表示,自己在前苏联出生,所以非常珍惜现在的和平与自由,“能够来澳生活就如同中彩票一样”。 <p><p> 但在去年6月,Michael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所有悉尼人都知道一名“豪车司机”在接送FedEx机组成员时,感染了传染性极强的Delta毒株。<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6/img_cdn_138_83121656244205.jpg<br><p><p> Michael Podgoetsky(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p><p> 随后,这名司机还看了电影,并前往Vaucluse区的Belle Cafe以及Westfield Bondi Junction。 <p><p> 《悉尼晨锋报》报道称,Michael被认为是悉尼Delta疫潮的零号病人,这一轮疫情直接导致悉尼封锁3个半月。 <p><p> 不少人都将此事归咎于Michael,围绕他是否遵守了防疫规定的猜测此起彼伏。警方经过调查后,排除了Michael操作不到导致感染的可能性。 <p><p> 但在事件发生后,Michael的全名和家庭住址被曝光,记者们不断地试图采访这位引发“封城”的出租车司机。 <p><p> Michael表示:“我和妻子都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我们根本没法应对。有邻居打电话给我,威胁要曝光我的名字,还批评我毁了整个新州。” <p><p> “封城”一年后,悉尼民众仍旧伤痕累累 <p><p> 2021年6月26日,时任新州州长Gladys Berejiklian宣布从当天下午6点开始,在整个大悉尼地区实施居家隔离令。 <p><p> 对于不少生活已经逐渐恢复正常的悉尼民众而言,那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有点超现实:每天都在关注着新增确诊人数,时刻注意不要违反防疫令和宵禁令,并且忍受着无休无止的隔离。<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6/img_cdn_138_73771656244207.jpg<br><p><p> (图片来源:网络) <p><p> 《悉尼晨锋报》报道称,防疫措施避免了更多人死亡,但它也人们带来了长期创伤。 <p><p> 不少人无法在疫情期间参加亲友的婚礼或葬礼,没法在医院里见上至亲至爱最后一面,也不能在第一时间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p><p> 此外,还有不少人必须长期忍受居家隔离所带来的孤独和寂寞。<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6/img_cdn_138_51971656244209.jpg<br><p><p> (图片来源:网络) <p><p> 新冠疫情也将影响这一代的儿童,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变,社会发展停滞不前。或许,他们要在许多年后才能深切感受到此事带来的影响。 <p><p> 被指引爆悉尼疫情的Michael也是深受影响的民众之一。他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未曾预料到的漩涡之中,而且无法从中脱身。 <p><p> “现在回想起来,我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人们向对待犯人一样对待我。” <p><p> 疫情期间澳人为何疯抢厕纸?专家这样说 <p><p> 《悉尼晨锋报》报道称,现在很难知晓当年的澳人是如何挺过西班牙流感,以及如何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 <p><p> 但现在,不少学者都在研究澳人在疫情期间出现的应激反应,例如抢购厕纸。 <p><p> 南澳大学的研究人员Jon Stratton就表示,疫情期间不少国家都出现民众疯抢厕纸的情况,这种现象在澳洲尤为明显。<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6/img_cdn_138_86131656244211.jpg<br><p><p> (图片来源:网络) <p><p> 他在一篇期刊文章中写道:“这种现象与西方文明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坐式马桶和厕纸是西方文明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众对于失去厕纸的恐惧,恰好反映出他们对于社会秩序崩溃、文明崩溃的焦虑。” <p><p> 悉尼大学心理学副教授Sabina Kleitman则表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多为年轻人、中年人(40-49岁)和女性。 <p><p> “疫情已经给民众带来了心理上的伤痕,有些人试图通过发泄甚至是酒精来摆脱这种伤痛,但没有效果。” <p><p> “疫情期间,幽默感强的人往往心理状态更好,但与此同时,这类人往往不太愿意遵守防疫规定。” <p><p> 《悉尼晨锋报》报道称,长期“封城”也给青少年带来了重大影响。<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6/img_cdn_138_98321656244213.jpg<br><p><p>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p><p> 有教育工作者表示,不少儿童返校后显得很暴躁,与朋友相处时显得很不安,对于各类挑战的情绪反应也比疫情爆发前更大。 <p><p> 此外,大量儿童在疫情期间重度使用电子设备,对于那块屏幕的依赖程度加深。 <p><p> 后疫情时代,商家仍在苦苦挣扎 <p><p> 疫情期间,悉尼不少知名企业或餐厅被迫停业。但随着防疫措施陆续放宽,挺过来的商家表示,生意正在逐渐复苏。但是,疫情带来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退。 <p><p> 在Double Bay经营美发沙龙的Joh Bailey表示,店里的生意已经恢复正常,但和不少企业主一样,他正与人手短缺作斗争。<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6/img_cdn_138_17731656244215.jpg<br><p><p>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p><p> “我现在也不知道工人们都跑去哪儿了。在店里,顾客以及员工之间的社交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p><p> “我认为,每个人都对那段封城时光感到悲伤,大家变得不再那么容易与人亲近。”<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6/img_cdn_138_14831656244217.jpg<br><p><p> (图片来源:网络) <p><p> 《悉尼晨锋报》报道称,现如今,Michael Podgoetsky每天早上依然和妻子会去Belle Cafe坐坐,两人已经不再引人关注。 <p><p> Michael表示:“即使经历了这一切,我依然对于能够成为这个国家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能在澳洲生活,我感到很幸运。” <p>
<div
data-id="outbrainSmartFeed"
class="OUTBRAIN"
data-ob-contenturl="DROP_PERMALINK_HERE"
data-widget-id="AR_38"
data-ob-installation-key="ADNIMKAJDGAG4GAO6AGG6H5KP"
></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