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人买地盖房,难扛建筑商两度加价近$9万!无奈放弃“大房梦”,“气得肝疼”
<div style='font-size:1em;'><p> <p> 澳洲华人买地建房,却被建筑商接连两次要求加价,最终不得已终止了合同。 <p><p> 在苦等一年之后,Bony夫妇的“大House梦”最终打了水漂。 <p><p> 她向记者吐苦水称,“真是噩梦一场,气得肝疼。” <p><p> 与此同时,一位从业20年的华人建筑商透露,建材成本整体飙涨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建筑商处境艰难,被迫将压力转移到客户身上。 <p><p> 固定价格合同里的“变动”条款 <p><p> 去年5月,Bony夫妇在堪培拉南区买下一套土地加建房组合(House and LandPackage),即俗称的“购地建房”。 <p><p> 该组合包括一块423平米的土地,外加200多平米的建房开支,最终打包以近$80万澳元的价格成交。<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7/img_cdn_138_51541656253204.jpg<br><p><p> 房屋效果图(图片来源:供图) <p><p> 她签署了两份合同,分别是与开发商Meriton之间的土地合同,以及与建筑商Robin Maccneil的盖房合同。 <p><p> Bony告诉记者,土地合同注明交割日期为2021年7月,最晚不超过2022年6月;建房合同签订的是固定价格合同(Fixed Price Contract),在她看来,这意味着不管成本是否变动,买卖双方按既定价格交易。<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7/img_cdn_138_77211656253205.jpg<br><p><p> 不过,记者留意到,合同包含一项“变动条款”,即建筑材料、电器家具和安装,以及运输等费用若上涨,建房价格会相应上涨。 <p><p> “这是第一次买地建房,我找的律师没有提醒这条,原先不知道。” <p><p> 两度提价近$9万,“气得肝疼” <p><p> 就是这个条款,让Bony的盖房之路最终无疾而终。 <p><p> 据她讲述,因土地交割日期延后至今年5月才完成,同期建材成本上涨。建筑商要求在原合同的基础上加价,折合约8万澳元,方会开始施工。<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7/img_cdn_138_25061656253206.jpg<br><p><p> Bony表示,“当时听了简直是晴天霹雳,8万块哪那么容易?问了builder,对方说即便是固定价格,材料上涨,他依然可以涨价。也没给我们证据,同期买的邻居也就加了5万。” <p><p> “如果他之后要是再涨8万,可怎么办?”Bony陷入了焦虑中。 <p><p> 还没能作出决定,她上周再次接到建筑商通知,二度要求加价$8000澳元,用以支付桁架、窗户和砖上涨的成本。邮件称,“这是我上周另一个项目的供应商告知的,我不得不修改合同以应对。”<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7/img_cdn_138_4931656253207.jpg<br><p><p> (图片来源:供图) <p><p> 为尽量保持与当初的预算持平,Bony再三考量,唯有缩小建房面积。 <p><p> 之后,建筑商希望与之重新签署一份成本加成合同(Cost Plus Contract),但被Bony拒绝,尽管她在与律师商量后,一度决定同意上述两轮涨价。 <p><p> 双方最终取消盖房合同,她亦开始考虑将土地挂牌转手。 <p><p> Bony告诉记者,这场盖房经历对她好比“噩梦一场”。 <p><p> “本想着我的大House今年初就能盖好了,”她说,“真的太后悔买House and Land Package了,气得肝疼。” <p><p> 华人建筑商:“建材涨价成常态” <p><p> 在澳从事建筑业近20年的华人建筑商Nick告诉记者,从去年3月份开始,建筑原材料上涨确实成了“常态”。 <p><p> “各类建材,整体来看,价格比疫情前涨了30%左右。”此外,延迟完工3到6个月的情况颇为普遍。 <p><p> 据他告知,以建材供应商最近的报价来看,木材价格涨了30%、砖涨了30%、水泥涨20%。钢材涨幅最大,约为50%。 <p><p> “供应商涨了,建筑商当然也要涨,这没办法的。” <p><p> 不过,他也表示,针对一个不到200平米的房屋,两次加价近9万澳元,在他看来“的确有点多”。<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7/img_cdn_138_18281656253208.jpg<br><p><p> 针对建筑原料价格上涨,Nick认为主要包括3大原因: <p><p> 疫情影响海运,加上苏俄战争,导致原材料供应紧张,譬如盖房的结构木材长期缺货,这也导致部分工期的延长; <p><p> 其次,政府此前的建房补贴计划刺激需求,也导致了人手紧张。疫情影响到华人来澳,华人建筑公司的华工也大幅短缺。“我们原来团队20多人,同时做4、5个项目,现在就剩下7、8个人,同时能做2、3个就不错了。” <p><p> 此外,土地注册时间延长,政府建筑审批延迟,这都导致施工延误和价格波动。 <p><p> Nick告诉记者,即便建筑商上调盖房报价,仍然“很艰难,生意难做”,公司盈利比疫情前下滑约10%。“别以为我们涨价自己赚了,都付给了分包商和供应商,能维持就不错。” <p><p> 同时,工期的延长导致资金链断链的风险加大。他称现在暂不针对新客户报价,“因为不知根知底,怕现金流断了”。 <p><p> 他希望提醒华人盖房者,选择建筑商要谨慎,需考虑预留10%的资金,以防原材料上涨导致措手不及。 <p><p> 建筑公司处境艰难,破产数激增近4成 <p><p> 据SBS报道,在住房需求飙升、成本上涨及劳动力短缺的影响下,房屋建筑公司2022年的处境愈发艰难。 <p><p> 住房建筑协会表示,去年12月新屋销售增长11.3%,创下自3月以来的最高月度销量,该行业将经历“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年。 <p><p> 该协会上周曾表示,建筑公司希望将不断上升的成本转嫁给客户。然而,越来越多的建筑商已经破产。在联邦政府的HomeBuilder建房补贴计划和各州的激励措施推动下,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可能会加大对建筑商利润率的压力。<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206/27/img_cdn_138_3751656253210.jpg<br><p><p> CreditorWatch商业风险报告指出,预计现金流持续下降将是2022年破产风险的关键驱动因素。ASIC最新数据显示,建筑业的破产数增加了38%。进入外部托管的建筑企业从2021年第三季度的237家,增加到去年第四季度的328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一季度的法院诉讼量也增多了58%。 <p><p> 澳洲建筑巨头Probuild日前宣布破产,“震动”了全澳地产界。其破产缘于公司收入直线下降,同时利润率过低和债务过高,导致资金链彻底断裂。 <p>
<div
data-id="outbrainSmartFeed"
class="OUTBRAIN"
data-ob-contenturl="DROP_PERMALINK_HERE"
data-widget-id="AR_38"
data-ob-installation-key="ADNIMKAJDGAG4GAO6AGG6H5KP"
></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