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华人移民妈妈在澳洲的二次成长—加入家委会为孩子做榜样
<div style='font-size:1em;'><p> <p> 我叫程瑶,在澳大利亚学习工作快二十年了,是两个小龄孩子的妈妈。疫情前后,我经历了在澳大利亚定居最艰难和最孤独的一段时间。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4/22/img_cdn_138_4991682146205.jpg<br><p><p> 瑶和她的两个孩子。(Supplied) <p><p> 那时我的小女儿毛毛出生没多久,大女儿球球也开始每周一天的学前班的生活。作为澳大利亚第一代移民,身边没有父母的帮忙,我和先生开始了手忙脚乱的带二娃生活。 <p><p> 我的社交基本变成了零,我也似乎“习惯”了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的隔绝。我甚至觉得,在没人帮忙与孩子频繁生病的情况下,与人交往、认识新的朋友都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负担。 <p><p> 我的大女儿球球也因为频繁生病,和新冠疫情影响,个人社交技能直线下降。她原本是一个很开朗自信的孩子,慢慢地变得很安静,在学前班里也不愿意积极发言。 <p><p> 这可不是我眼里的那个开朗自信的老大!可19岁来到澳大利亚读大学的我,从来没有在澳大利亚上过学前班和小学,作为孩子妈妈,该怎样帮助她呢? <p><p> 庆幸的是,球球的学前班老师Carly老师点醒了我。她告诉我孩子父母要积极主动和其他家长沟通,帮助小朋友之间熟络建立友谊,这样孩子才能慢慢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p><p> 是时候要做点改变了!那么还有哪个方法能比加入孩子的学前班委员会更快速有效呢? <p><p> 照顾两娃的我开始兼职“管理”孩子的学前班 <p><p> 澳大利亚的儿童学前班多隶属政府教育部门,其运营由家长委员会全权负责,委员会成员由学前班家长报名单人。我主动申请成为球球学前班的家长委员会成员(kinder committee member),担任学前班社联负责人,负责组织校外的家庭社交活动。 <p><p> 我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家长委员会的会议时,隔着电脑屏幕,放眼望去十二名委员会成员中,只有我一个来自中国的妈妈,这不免让我有点紧张。在会上,每个成员都需要一小段自我介绍,我说得结结巴巴的,声音还有点颤抖。 <p><p> 我特别提了一句:“我从来没有过在澳大利亚上过学前班和小学,对这个系统一无所知,希望大家能多担待。” <p><p> 委员会的主席对我说:“很高兴你可以加入我们,我们其实也和你一样,平时的身份是孩子爸妈,平日里也会有自己的工作,但是我们期待可以和你,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p><p> 主席和其他委员对我的热烈回应让我顿觉轻松,反正有问题可以大家一起解决,那就撸起袖子干吧! <p><p> 首个任务就遭遇难题 <p><p> 我在委员会组织的第一个活动,是和当地咖啡馆联手举办家庭游乐日,需要招募十名志愿者家长,在当天给咖啡馆做“服务生”。但是在活动开始前两周,好几个志愿者因为疫情临时无法参加活动,我们的人手远远不够。焦灼万分的我决定每天学前班放学时,在学校门口“蹲点”,抓家长来帮忙。<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4/22/img_cdn_138_94151682146207.jpg<br><p><p> 幼儿园志愿者在幼儿园咖啡馆日工作。(Supplied) <p><p>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先假装自己也在一边等孩子放学,偷偷观察大家,有的家长在低头看手机,有的还带着其他的孩子,有的在看学前班门口的告示,还有几位家长似乎是自来熟,已经沉浸在聊天模式中了。直觉告诉我这几个看上去比较活泼的家长也许更好沟通。 <p><p> 我鼓起勇气走向前大声说:“ 大家好,打扰了!我是Yao,是学前班家长委员会成员之一。我们的家庭日活动还需要一些志愿者,这是大家为学前班出力的时候,也方便促进孩子间的感情!而且你们的付出还能帮助我们得到一部分咖啡馆当月的收入。数额不大,但这些资金可以用在学前班的一些急需的维修项目上!欢迎大家和我联系哟!” <p><p> 我感觉自己几乎是一气呵成全盘托出。没想到,有家长立刻说:“谢谢你提醒我!我一直都想着要报名来着,结果忘记了!”我喜出望外,直接的沟通的确能比隔着屏幕更高效! <p><p> 活动前一晚,志愿者人数终于凑够了。那天晚上,我花了几个小时,做好了志愿者排班表,也松了一口气。第二天,活动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进行,好多家庭都带着孩子来玩,球球和其他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 <p><p> 而我在一边和志愿者在咖啡馆“上班”的同时,也开始和他们一起轻松地攀谈。我聊起球球最近爱看的动画片布鲁伊(Bluey)。好几个妈妈也很有共鸣,说“对啊,这部片子真的是老少咸宜!适合全家一起看!”我们兴致勃勃地聊起来自己最难忘的片段! <p><p> 那天活动我一直忙到四点才回家,虽然很累,但自从活动以后,我每次接送球球去学校的时候,许多小朋友的爸妈,会主动和我打招呼,我们会自然地打开话匣子聊起来。 <p><p> 自然而然地,我也开始帮球球和她玩得要好的小朋友安排了好几次聚会游戏(playdate) ,让她和小朋友一起在公园玩耍,或者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玩。球球慢慢认识了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还被邀请去参加了好几个朋友的生日派对。 <p><p> 自信心大涨的我在学前班大型活动中开始发挥统筹和领导力 <p><p> 第一次活动成功以后,我的自信心大涨,又“不知天高地厚”地给学前班筹办了一个大型万圣节舞会! <p><p> 在活动策划会议上,我也不再畏首畏尾,而是直接大胆地给大家派发任务:“舞会开始前,我需要三个人先去布置场地,租用的儿童爆米花机至少需要两个人一起负责。活动结束以后,我还需要几个人留下来和我一起打扫场地……” <p><p> 听完我的陈述,大家开始自告奋勇地填补职位空缺:平日负责会计和筹款的Helen和Carly主动担起查票和售票的职责;负责学前班日常维护的Elloise说可以负责带孩子玩游戏。<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4/22/img_cdn_138_16591682146208.jpg<br><p><p> 球球和朋友们在一次聚会上。(Supplied) <p><p> 我们的舞会当天一共有近200人参加。舞会期间,我看到球球和小朋友们一起吃喝玩乐、大汗淋漓不亦乐乎,原来这就是澳大利亚小朋友的快乐。而童年不曾在这里度过的我,能为他们的快乐做出一点小小贡献,感到非常的欣慰和骄傲。 <p><p> 参加家长委员会,我最初是为了能给女儿球球和同班的小朋友创造更多相处的机会。我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她大胆与人沟通,建立自信,这一点对我们移民家庭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非常重要。 <p><p> 这个难忘的“第一次经验”, 也让我再次树立了与人沟通的自信、重新拓展了我自己的社交。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不再是一个圈外人,我的付出和努力,为学前班和当地家庭做出了实质的贡献,这大概就大家口中所说的sense of community, sense of belonging(社区归属感)吧。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