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有班上,房市还没塌!”澳中经济双双受挫,回国华人感慨:“澳洲还算幸福”
<div style='font-size:1em;'><p> <p> 经济下行,“流失”的除了钞票,还有安全感。 <p><p> 部分澳洲华人回国“疗愈回血”,却发现家乡面貌大变,同样被厚重的经济阴霾所笼罩。 <p><p> 对比两国当下,有人不由得感叹“澳洲还算幸福”,“起码有班上,房市还没塌。” <p><p> “卖不出去干着急,只能大放血” <p><p> 离开3年后,陈女士近期踏上了回国探亲之路。一来缓解思乡之情,二来为了短暂逃离“水深火热”的悉尼。 <p><p> “连续加息十几次,人麻了,要回国松松绑。” <p><p> 然而,经济下行的“威力”似乎远超她的预想。“澳洲日子不好过,国内好像更难。”<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7/02/img_cdn_138_71751688261406.jpg<br><p><p> 陈女士称回国的“轻松”就在刚回去的几顿饭(图片来源:供图) <p><p> 陈女士老家位于北方的一座二线城市。此次回国,原打算将国内的一套房产出售,以缓解澳洲生活压力。 <p><p> 不过,进程并不如预期顺利。 <p><p> “一套估值400万的房子,挂了半年,一个电话询价的人都没有。” <p><p> 无奈之下,她降价八折“急售”,依旧无人问津。 <p><p> “这和之前简直天壤之别,”她沮丧地说道。<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7/02/img_cdn_138_46551688261407.jpg<br><p><p> 陈女士称家乡出现“卖房难”(图片来源:网络) <p><p> 向身边朋友诉苦后才发现,卖房计划无疾而终的不在少数。 <p><p> “一个一线城市的朋友8年前买的房,今年好不容易以相同的价格卖出去,回老家了。” <p><p> “急用钱的,卖不出去干着急,只能大放血。" <p><p> 陈略感唏嘘,坦承现阶段“不亏”已是万幸,不敢奢想盈利。 <p><p> 中国国家统计局显示,截止至今年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41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7%。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5.9%。<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7/02/img_cdn_138_34931688261408.jpg<br><p><p> 2022年-2023年5月中国商品房销售情况(图片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p><p> 此外,刚过而立之年的她发现,国内很多同龄人正面临失业危机。 <p><p> 身边35岁上下的白领男性,不少都转奔个人创业。“朋友在的IT公司,4成男员工都离职了。不是被裁员,就是未雨绸缪转行了。” <p><p> 除了宏观层面上的经济和就业疲软,连吃穿用度的压力也让她觉得吃惊。她向记者提供了今次回国的消费月账单,近4万人民币的开销让她一度不敢相信。 <p><p> “没月供,没奢侈品,就是交通费多了一点,物价高得惊人。” <p><p> 陈称,目前的国内,更适合“有产阶级”,普通百姓要想维持疫情前生活,几乎无望。<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7/02/img_cdn_138_77741688261409.jpg<br><p><p> 陈女士的回国月账单(图片来源:供图) <p><p> 比对澳中两国的生活压力 ,她苦笑称,“都不好过,但起码澳洲的房市还没塌。” <p><p> “澳洲的压力可能在少吃几顿餐厅、不买奢侈品;国内则可能在于保住工作,不出血卖房。” <p><p> “如果在国内央企,体验可能比澳洲好” <p><p> 墨尔本华人孙先生同样为了卖房回国。 <p><p> 不同的是,他并未对国内经济抱有期许。“08年经济危机就持续了6、7年,这一波或许会更难。” <p><p> 从事地产行业的他,更早察觉到苗头不对。<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7/02/img_cdn_138_96161688261411.jpg<br><p><p> “南京的楼盘一塌糊涂,只有极少数的盘还在卖,北上广1000万以上的房产基本没人问。” <p><p> “身边圈子里,10个房产中介倒了5个,都撑不下去转行了。” <p><p> 孙告知,国内房产交易和租赁市场形势严峻,抛售不动产的人越来越多,民众消费信心大幅下降。 <p><p> 他以自家一处3室公寓的出租情况为例,“这个房之前挂出去2周就租出去了,现在已经空了快3年。” <p><p> 孙认为人口流动性骤减,造成的经济影响正逐渐显现。<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7/02/img_cdn_138_36021688261413.jpg<br><p><p> 孙先生空置了近3年的房产小区(图片来源:供图) <p><p> 此外,他称,不仅小生意者面临窘境,体制内职员也受到冲击。 <p><p> “其他不了解,一个公务员朋友从去年开始工资减半,福利也大不如之前。” <p><p> 在失业率攀升的现实下,带编制的“铁饭碗”似乎更“安全”。 <p><p> “相比之下,澳洲还算幸福,起码有班上。”<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7/02/img_cdn_138_99521688261415.jpg<br><p><p> 黄先生回国感受到变化(图片来源:供图) <p><p> 住在布里斯班的黄先生对此颇有同感。 <p><p> 他不久前回北京探亲,此次回程更真切感知到生活的改变。 <p><p> “3年后,北京的滴滴打车已经不用排队了,基本随叫随到。” <p><p> 相比疫情前打车服务等位“半小时起步”的盛况,现在司机已经“不挑活儿”了。 <p><p> 此外,他观察到写字楼附近的餐厅在午间依旧火爆,只是多了不少来等候购买打折餐食的白领。 <p><p> 他认为,这些浅层生活细节,折射出的问题却犀利尖锐。<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7/02/img_cdn_138_40021688261416.jpg<br><p><p> 对比当下澳中生活,他坦言“半斤八两”。 <p><p> “如果非要对比,我只能说,如果在国内央企,体验可能比澳洲好些。” <p><p> “对普通老百姓,国内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可能更‘安全’。” <p><p> “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p><p> 关于当下澳中的经济形势比对,莫那什大学商学院史鹤凌教授认为,“短期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可能更为棘手。” <p><p> 史教授称,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澳中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p><p> 整体而言,高通胀是澳洲目前面临的问题,澳联储预计将于2025年将通胀率控制回3%左右的正常值。<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7/02/img_cdn_138_88851688261417.jpg<br><p><p> 史鹤凌教授 <p><p> 《华尔街日报》早先曾指出,澳洲恐迎来一次技术性经济衰退。 <p><p> 史教授表示,国家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即被定义为技术性经济衰退。 <p><p> “和新西兰一样,澳洲或将‘主动’选择技术性经济衰退,抑制通胀,挽救经济。” <p><p> 对普通民众而言,他认为负面影响并不大,“相反,会感受到物价上涨速度的明显放慢。” <p><p> 此外,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澳洲目前是全民就业状态(失业率低于4%),这一指标确保了大多数民众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p><p> “澳洲少部分高杠杆投资(高借贷)人群面临的压力要更大。”<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7/02/img_cdn_138_8071688261418.jpg<br><p><p> 谈及中国经济正面临的冲击,史鹤龄称,波及人群更广、持续时间更长。 <p><p> “经济学术界判断,可能需要5-10年或以上的经济恢复期。” <p><p> 他表示,此前有专家预测,中国经济走向将呈“U”型,由高至低再回升至高点。 <p><p> 日前,更多人判断会是“L”型(即由高至低,持续低走),这或将成为未来短期内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p><p> “西方国家都在升息,中国选择逆向降息,恐带来隐患。”<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307/02/img_cdn_138_49841688261419.jpg<br><p><p> 此外,他认为,失业率攀升是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p><p>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国青年失业率仍然走高。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19.6%,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p><p> “有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将有1300万大学毕业生,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的预计低于5%。” <p><p> 劳动力作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