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 发表于 2024-6-14 03:30:15

牛奶性寒 不能多喝?原来 中医早已经把它说透了(图)

<div style='font-size:1em;'>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6/14/img_cdn_138_63471718299816.jpg<br>

日前,为了鼓励我国居民科学摄入牛奶增强体质、预防“隐性饥饿”,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的通知。核心信息指出,“充足摄入奶及奶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尤其有利于肌肉和骨骼健康。 建议每天摄入300至5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鼓励多摄入……”

根据中国历史典籍记载,早在汉代时期中原贵族便将动物乳汁作为房中补身之物。然而由于古代保护耕牛的政策压力,中医无法把动物乳汁和乳制品纳入寻常百姓的养生系统中,牛乳在当时只能成为士大夫和地主阶层彰显身份和养生秘诀的奢侈品。然而,现在网上有言论称“牛乳性寒不能饮用”。这种说法对吗?

寒温虽无定论,但皆主补虚羸

曾国藩晚年常于夏日将牛乳与党参膏、桂圆同服,舒缓因视力衰退和酷热带来的晕眩不适。李鸿章则更喜欢将牛乳作为冬日补品,他在家信中告诫兄长李瀚章“牛乳冬春可饮,入夏不宜”。

两位历史名人对牛乳的用法截然相反,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牛乳性味归属问题。曾国藩认为牛乳性属寒凉,可缓解夏日酷热带来的眩晕不适,与党参膏、桂圆等性温之品同用可缓解牛乳因寒凉对身体造成的不适。而李鸿章却认为牛乳性温,可作为冬日之补品。那到底,牛乳在中医中是属性寒还是性温呢?

针对牛乳性味归属问题,中医古籍的记载也是众说纷纭。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首次提出牛乳,微寒;羊乳性温。《本草纲目》可视作药物使用经验的集大成,其有关牛乳的记载有:气味属甘,微寒,无毒。牛乳性平,生饮令人利,热饮令人口干……。《本草经集注》和《本草纲目》都认为牛乳微寒,《千金翼方·养老食疗》却所述牛乳性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强,润泽,面目光悦,志气不衰。到底为何会有如此差异呢?

虽然性寒、性温在中医体系中无定论,但有一点是无争议的:主补虚羸。

性寒一说源于乳糖不耐

我们现如今都知晓营养学中有“乳糖不耐受”这一概念,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喝牛奶后会出现腹胀、腹泻、排气等症状。主要是由于这类人消化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把牛奶中的乳糖完全分解被小肠吸收,残留过多的乳糖进入结肠又不能在结肠发酵利用所致。可古人却不了解这一情况,他们通过观察发现人们喝完牛乳后常常会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的症状。而他们的经验认为通常进食过多寒凉性食物后会出现腹泻。所以他们将牛乳的性味归属为寒性。甚至有人因此曾提出“珍爱生命、远离牛奶”的口号。认为牛奶是阴寒之品,只有婴儿的纯阳之体能承受,而成年人饮用牛奶后需要消耗体内的阳气来温化,所以成年人都应尽量少地饮用牛乳。这种结论无疑是对中医理论的过度曲解。

现今我们多认为牛乳味甘性平,富有营养,尤善补益,现在和豆浆一样,作为中国膳食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入我们的生活。而且对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首先不会把牛奶当水喝,另外大多数人也没有一直喝冰牛奶的习惯。所以科学饮用牛奶,对我们的健康是加分的,尤其对于老人小孩或者病后虚弱等群体,牛奶本身的营养价值更是不容忽视。对于严重乳糖不耐受人群,日常生活中提倡尽量避免空腹喝奶,避免喝冰牛奶,尽量加热饮用,喝牛奶时建议配合进食适当碳水,比如搭配面包饼干,或在牛奶中加入些麦片等。亦可少量多次喝或尝试改吃酸奶、乳酪等乳制品。

补虚劳、安心神的常备之物

牛奶作为日常饮食重要组成部分,到底有什么功效?

首先,牛奶能补虚劳,润大肠。对于牛奶的功效,中医古籍都记载牛乳可以补虚劳。《证类本草》陶弘景云:“牛乳、羊乳实为补润,故北人皆多肥健。”他认为北人身材壮硕当归功于牛羊乳,便在《本草经集注》中写道牛乳功效为补虚羸,止渴,下气。但牛乳在中原十分稀缺,故牛乳以其“物以稀为贵”成为上层社会的奢侈补品。明朝陈嘉谟《本草蒙筌》记载牛奶“养血而补虚羸”。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牛奶功效与人的奶水相同,书中提及若婴儿喝不到母乳,可以用牛羊乳代替。《本草纲目》提及牛乳可补虚羸,止渴;养心肺,解热毒,润皮肤;治反胃热哕,润大肠,治气痢,除疸黄。

以上可见,自古以来牛乳均属于补益之品,用于大补阴血,为滋补虚损常用食品。现代研究表明。牛奶中确实蕴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且牛乳中的脂肪主要是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酯,胆固醇含量较少,而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以及高血脂均是因为胆固醇。故相较于肉、蛋类,牛乳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适宜的营养食物。《医学入门》中在益气牛乳方中写道:“此方补血脉,安心神,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强,面目光悦,志意不衰。故为人子者,常须供之以为常食。”

此外,牛乳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了有润大肠的作用。现代研究显示牛奶中所含的乳糖具有调节胃酸、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腺分泌的功能,并能促进肠道有益的乳酸菌生长繁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有利于钙和其他矿物质吸收。

第二,牛奶宁心安神。在如今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生活环境下,很多人面临着失眠、焦虑的困扰。我们常说睡前一杯牛奶可帮助睡眠。现代研究表明牛奶确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其含有两种人们过去未知的催眠物质,一种是能够促进睡眠的以血清素合成的色氨酸,另一种是具有类似麻醉镇静作用的天然吗啡类的物质。面对高强度工作的人群还可以饮用桑葚牛奶补益肝肾、缓解焦虑。具体做法:桑葚50克,牛奶200毫升,沸水冲泡桑葚,加盖闷15分钟;牛奶温热后加入泡好的桑葚水即可饮用。桑葚泡牛奶,具有非常好的养颜益寿、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的功效。

所以,合理均衡的肉蛋奶的摄入,对促进机体的健康有积极的作用。牛奶因为富含丰富的营养也已作为中国居民营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我们的生活。“牛奶性寒,建议远离”这种说法过于偏颇。对于多数人群,每日饮用适量牛奶对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

(作者系上海长征医院中医科医生)                       
                        <div>
                                <div class="OUTBRAIN" data-src="DROP_PERMALINK_HERE" data-widget-id="AR_3"></div>
                        </div>
                        </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牛奶性寒 不能多喝?原来 中医早已经把它说透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