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被奉为国宝的中国造 在小县城批量生产(组图)
<div style='font-size:1em;'><p></p>近来,“开窑建盏”成了为网络直播的新宠儿。
网友乐于隔着屏幕享受开盲盒的快乐:只见工人从窑炉里搬出一叠匣钵,现场撬开,取出茶盏,主播现场鉴定“窑宝”,再低价让网友“捡漏”。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91011719826208.jpg<br><p></p>● 抖音上销售建盏的直播间
直播间里,常常听到主播用超级夸张的语气强调——“窑宝”的华美难得,紧接着给出一个超级惊爆价:不要998,今晚98就带回家。
不少网友都以为自己赚到了宝贝,殊不知这背后的水深:直播间很多“窑宝”,都是德化批量生产的廉价品。
真正的建盏,得来哪有那么容易。
隔壁日本人提到建盏,常常双眼放光:国宝!很珍贵的!
据说,最美的曜变建盏,世界上仅存三件半——中国只有半件,日本独占三件。
中国的网红茶碗,怎么成了日本的国宝?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51471719826208.jpg<br><p></p>
建盏原产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属于宋代的八大名瓷之一。
它的外形如斗笠倒置,宽口小足,轮廓线条饱满柔美,于大气舒展中又透着几分灵巧秀气。
格外与众不同的,是建盏烧制出来的颜色——不同于青白瓷的淡色浅韵,建盏以黑为盛。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69641719826209.jpg<br><p></p>
涂上深色黑釉的建盏,由于釉料中的釉石成分含量不同,经高温烧制后,会自然形成不同釉纹和颜色,每一件都千变万化、独一无二。
在深色釉面上,有的点缀着大小斑点,如鹧鸪鸟胸部散缀圆珠白点的羽毛;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8661719826211.jpg<br><p></p>
有的细刻着一丝一丝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兔豪;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31711719826212.jpg<br><p></p>
还有的像油滴,在光照下泛着银光……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11911719826214.jpg<br><p></p>
正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建盏浑然天成的美,不仅碰撞出“鹧鸪斑”“兔毫”“油滴”等众多品类,还在宋代收割了无数追捧者,并成为皇家御用的茶器。
宋徽宗对它格外倾心,曾写诗盛赞:“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在建盏纷繁的品种中,属南宋时期的“曜变建盏”最为珍奇。
日本1511年出版的《君台观左右帐记》里,曾这样记载“曜变”之美:
“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的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28821719826215.jpg<br><p></p>
● 相阿弥著《君台观左右帐记》
由于曜变建盏烧制极难,成品率极低,早在宋代就价高且难求。
后来随着曜变建盏烧制技术的失传,它变得更加珍贵,成了烧制领域的不解之谜。
2009年,当杭州市上城区原“东南化工厂”遗址挖掘出曜变建盏的残片后,瞬间轰动业界。梦幻绚丽斑纹,犹如浩瀚星空——尽管残缺不全,依旧震撼人心,被评为“最接近宋代曜变的神物”。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1131719826217.jpg<br><p></p>● 杭州出土的“四分之三”件宋代曜变建盏
在重视茶道的日本,曜变建盏是国宝级别的存在。
宋代不少建盏东流日本,无论是幕府将军还是世家财阀,都悉心保管——时至今日,全世界最完整的三件曜变建盏,均藏于日本。
第一件是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的“稻叶天目”,被日本人称作“天下第一碗”,早在镰仓时期就传入日本。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63471719826218.jpg<br><p></p>● 1951年曜变建盏“稻叶天目”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有着“碗中宇宙”的美誉
建盏内壁有集中的曜变斑点,随着外部光线的流转,这些蓝色圆斑也不断变幻色彩,白、紫、青、靛……四溢的彩光衬着青黑底色,恍若小小碗盏中暗藏深邃星空,璀璨得让人挪不开眼。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82801719826220.jpg<br><p></p>● 曜变建盏“稻叶天目”局部
第二件是日本藤田美术馆藏的曜变建盏,以多彩闻名。相传在1918年,藤田家花了足足5万日元,高价收购此杯,而今价值已无法估量。
古陶瓷学家陈显求曾这样形容它的惊艳处:“开始时并未引起我的特别注意,然而数分钟后,阳光突然耀眼地从太空射来……碗内的釉面上放射出道道霞光。”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54471719826222.jpg<br>
● 日本藤田美术馆藏的曜变建盏
第三件曜变建盏收藏于日本大德寺龙光院中,相传在万历年间传入日本,从1606年开始就作为寺庙的佛器供奉使用,几乎不公开示人,最为神秘。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59211719826223.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65941719826225.jpg<br><p></p>● 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曜变建盏仅仅在1990年、2000年展出过
这件曜变建盏虽然色彩偏暗淡,却具有别样的“幽玄之美”。
很难想象,宋代盛行的“中国制造”,有朝一日竟会成为日本的国宝。
曾经风靡一时的建盏,究竟遭遇了什么,以至在国内很长时间都陷入沉寂呢?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58721719826225.jpg<br><p></p>
当初,建盏能成为宋代的茶器爆款,与茶文化密切相关。
唐宋时期,还没有现在的炒茶,茶叶加工尚处于饼茶阶段。
唐中期,无论宫廷还是市井,都喜欢煎茶——先把茶叶制成茶饼烘干,饮茶前,取适量茶块在茶碾中碾碎、筛渣,备用。有诗云:“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57921719826226.jpg<br><p></p>● 宋代 刘松年《撵茶图》
准备好茶末后,另一头煎水也很讲究:先将水倒入釜中煮,等容器内冒出鱼眼大小的水泡时,加入食盐调味;“缘边如涌泉连珠”时,舀出一瓢水备用,并将茶末倒入沸水中搅动,同时把刚刚单独舀出的那瓢水缓缓倒入,增加“汤花”。
陆羽的《茶经》这样记载出汤瞬间:“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硬是把茶喝出了满满的仪式感——心境、视觉、味觉都得到享受。刘禹锡还专门写诗记录自己喝茶的快乐:“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醒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然而,这种喝茶方式,有个很大的“缺陷”——复杂、繁琐,太慢了……非常不适合忙忙碌碌的打工人。
于是到宋代时,老百姓开始暗戳戳地改良,点茶新风渐渐从福建建阳一带传开来。
什么叫点茶呢?有点像煎茶的精简版——将茶叶碾碎成末后,放置杯中,然后分几次注入沸水,搅拌,直到茶汤表面形成汤花。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83591719826227.jpg<br><p></p>● 宋代“点茶”步骤图
仔细一品,现在日本的抹茶,借鉴的就是类似吃法。
有意思的是,宋人极其看重汤色,认为茶水以白色者为佳,不知哪里来的胜负欲,还因此掀起了斗茶热——比比谁的汤色更鲜亮,谁的茶汤更清香,谁的茶汤“拉花”更好看。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47351719826228.jpg<br><p></p>● 宋代 赵孟頫《斗茶图》
这种推崇白色茶汤的斗茶风气,自然会影响到人们对器具的选择。
为了方便观察茶汤颜色,深色的黑釉建盏在一众浅色茶器中脱颖而出。
口宽底窄的建盏器型也暗合了斗茶需求:有足够的空间搅拌起泡,口沿柔和微宽,利于比对茶汤和咬盏的持续时间。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74921719826229.jpg<br><p></p>● 点茶做出的白色茶汤
此外,建盏在制作过程中无需过多人工刻画,全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随机生成图纹,深沉底色之上暗藏着包罗万象的玄机——方寸之中,意境悠远。这恰恰与宋代人平淡极简、超凡脱俗的审美意趣相吻合。
“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建盏的质朴沉稳,狠狠戳中了宋代人顺应自然、不假雕饰审美之心。
于是,建盏在宋代走进了千家万户,甚至成为皇家御用,宋徽宗就是建盏的头号铁粉。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97811719826230.jpg<br><p></p>● 图片来源:《鹤唳华亭》剧照
然而,宋亡之后,建盏却迅速走向了没落。
这其中缘由,与朱元璋有着密切关系。
朱元璋作为一个草根皇帝,对皇室的奢靡浮华很是反感。他上位后不久,就下令废除团茶,禁止用大盏、大壶喝茶,积极推行喝散茶,主张茶叶经简单煎泡后,直接饮用。
统治者的“节俭”主张,让点茶之风很快消散殆尽,建盏也随之成为“无根之木”,失去用武之地,渐渐淡退出历史舞台。
建盏因为点茶,从建阳走向皇室;也因为点茶,从辉煌趋于没落。
明朝时期,当点茶法被彻底弃用后,建窑也悄悄熄灭了炉子里的最后一把火——一代茶器明星从此陨落,无人问津。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33251719826231.jpg<br><p></p>
就这样,建盏隐身匿迹于历史长河中,沉默了七八百年。
直到1981年,中国专门成立的公关小组,历经三年的技术探索,成功复烧出仿宋兔毫盏,建盏才得以重回大众视野。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37441719826231.jpg<br><p></p>● 建阳水吉镇龙窑遗址
2009年,建盏烧制技艺被正式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这一技艺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建盏关注度的提升,拍卖市场的行情也水涨船高。2016年9月,在纽约佳士得“临宇山人珍藏”拍卖会上,一件“油滴天目”建盏拍出了1030万美元(约合7400万人民币)的高价。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9931719826232.jpg<br><p></p>● 拍出1030万美元高价的建盏
2017年9月,在福建建阳举办的建盏拍卖会上,非遗传承人李细妹的建盏作品《万山可染》也拍出了2600万人民币,创下现代建盏作品的成交新纪录。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57181719826234.jpg<br><p></p>● 李细妹建盏作品《万山可染》
天价建盏的出现,不仅吸引来更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也带动了建阳建盏产业的火速发展。
十年前,建阳生产建盏的厂家还不到20家,而今,十分之一的建阳人都靠建盏谋生。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50971719826235.jpg<br><p></p>● 图源:建阳新闻
建盏开始出现在各类精品茶馆、茶叶店、收藏市场以及送礼推荐中,越来越多的茶客都想拥有一只“与世无双”的建盏。
直播间里也涌现出很多“建盏开窑”的盲盒直播——网友忍不住好奇,新开出窑的这一盏,会是怎样的色彩,会有怎样的奇遇。忍不住,就想为这“出窑万彩”的未知,激情下单。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87411719826236.jpg<br><p></p>● 抖音上销售建盏的直播间
然而,直播号的大量出现,并没有把建盏文化真正地传递给观众,主要火力都集中在了营销上——甚至单价9.9元的建盏上网一搜,比比皆是。
真正的建窑建盏,烧制过程工序繁复,从选瓷矿到瓷矿粉碎、配料,再到练泥、拉坯、上釉、焙烧,前后足足需要13道工序,任何一道都是对匠人手艺的考验。
如此精益求精的建盏,可能以9.9元的价格批量销售吗?
2024年5月,建盏以163.35亿元强势进入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单,在众多非遗瓷器中,异常醒目。
市场越是火爆,越可能暗藏危机。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82331719826237.jpg<br><p></p>
如果复兴的建盏文化不能与大众需求相融,仅仅停留在开窑买刺激的粗浅层面,那喜欢建盏的粉丝,早晚会流失。
也许,在建盏文化探索与保护之路上,还有很多的荆棘要除。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69861719826238.jpg<br><p></p>
这些年,许多热爱建盏的手艺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披荆斩棘”。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建兴,早在1979年便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最早一批建盏恢复科研小组。
整个小组克服诸多困难,尝试数百配方后,终于成功复烧出仿宋兔毫盏。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46061719826239.jpg<br><p></p>● 孙建兴
这之后,由于经费耗尽,科研小组被迫解散,遗留下不少建盏未解之谜。
进退两难之际,孙建兴选择自掏腰包,继续实验。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成功还原出各色油滴、茶叶末、铁锈、柿红等30多种釉水配方,为建盏振兴贡献出巨大力量。
另一位建盏传承人陆金喜,则用19年的持续守候,复原烧制出失传七百年的曜变建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非物质文化传承杰出贡献奖。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20231719826240.jpg<br><p></p>● 陆金喜
阙梅娇,作为建阳建盏23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中唯一的女性,凭借独到的审美追求和不懈的努力,自成一家,创造出许多惊艳的油滴建盏,并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1/img_cdn_138_13761719826241.jpg<br><p></p>● 阙梅娇
除他们外,还有很多很多的名字,都成为了建盏复兴路上的开拓者。
一群人的坚守,换来的,是更宽广的大道。
而今,建盏烧制技艺正由初期的未知,走向越发成熟的传承与大胆的再创造。
一窑一世界,一器一枝花。
小小杯盏,从遥远的宋代走来,历经岁月浮沉,又重焕生机。
曾经飘洋过海的中国造,被日本视为国宝,但根,终究在中国。
建盏复兴,是手艺人的执着,更是文化的深切守望。
中国制造,隔着千年的时光,成为了惊叹号。
<div>
<div class="OUTBRAIN" data-src="DROP_PERMALINK_HERE" data-widget-id="AR_3"></div>
</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