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中金高薪员工跳楼?降低欲望,是这个时代的解药(图)
<div style='font-size:1em;'>01
日本自90年楼市泡沫之后,就进入了“低欲望社会”,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都是我们嘲笑的对象。
但今天看来,“低欲望”,或许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解药。
这两天,很多人都被中金高薪女员工离世的消息刷屏。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4/img_cdn_138_72321720058412.jpg<br>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4/img_cdn_138_58671720058413.jpg<br>
据网络流传的信息,这位女生年仅30岁,毕业于浙江大学,读书时期经常拿奖学金。
说她因为“高杠杆买房+炒股失败+产后抑郁+夫妻双双降薪”导致了想不开,走上了不归路。
一则网图显示,其贷款余额超过了1000万!每月需还贷款5万多!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4/img_cdn_138_75541720058414.jpg<br>
对于网传消息,中金公司回应称:“我司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和员工家属共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妥善处理好相关事宜。”
同时表示:“对于网传我司员工跳楼谣言,希望大家尊重逝者隐私,不信谣、不传谣。”
大概意思就是跳楼是假的,但人确实是离世了。
中金是什么企业?
中国证券行业中收入最高的企业,没有之一。
2021年,中金员工平均薪酬就达82.38万元/年。
2022年,有个中金员工的家属在网上炫耀月收入为8万多而被停职。
但2023年的消息却显示,中金公司员工人均薪酬由116.42万元,下降至70.04万元。
但即便如此,年薪70万的水平,放在哪个城市,放在哪个国家,都是高薪水准了。
至于这位姑娘,浙大毕业,进入中金,上海买房,放在同龄人中,也是前1%的存在吧?
但问题是,有时候形势比人强。
在该奋斗的时期,不奋斗,确实可惜,失去了机会。
可在不该奋斗的时期,拼命奋斗,也有可能把自己玩死。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4/img_cdn_138_89061720058415.jpg<br>
02
这位女高材生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太想进步了”。
如果时间是10年前,她高杠杆买房,高杠杆炒股,通过几波杠杆实现财富自由,对不对?
大概率对。
因为那时候处处都是风口,房价也处于高潮前的平静。
我一炒房的远房表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从链家的一个房屋推销员做起,通过几波机会的把握,短短几年就实现全国n套房的财务自由。
但现在,你让他炒房试试看?
所以这位姑娘的矛盾,就是在不该折腾的时候瞎折腾,不该激进的时候,高歌猛进。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4/img_cdn_138_16021720058415.jpg<br>
房贷贷了1100多万,杠杆率高达80%,这是什么概念?
按30年还款周期算的话,每个月要还5.6万。
她有没有想过,中金工资虽高,可不是铁饭碗,万一裁员怎么办?
万一哪天生个病,不能工作的了怎么办?
老公变心了,离婚了不能帮她一起还贷了怎么办?
楼市遇冷,房子价格腰斩了怎么办?
这些都是变数。
但我想,她在掏钱买房的那时候,是很大程度低估这些变数和风险的。
杠杆率随随便便就加到了300%以上,金融人对于市场和经济规律的敬畏之心是缺失的。
其次,她对自己的定位也过于拔高了。
现在都说“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中金有那么优秀吗?
2022年的股市预测,10大预测错了9个,2023年,10大预测全错。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4/img_cdn_138_28131720058416.jpg<br>
很多时候,公司赚钱,不是因为平台能力真的有多强,而是基于曾经的历史机遇,特殊的行业背景,资源的垄断地位决定的。
银行高度绑定地产,证券高度绑定银行。
今年,连建行都下调10%的薪水了,中金凭什么不降?
很多90后、00后,对这个时代挺懵的。
因为我们的父辈,我们的小时候,都是生活在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周期内,总觉只要努力,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但纵观历史长河,一个国家能持续几十年的经济不断增长的情况,实属罕见,美国就前前后后经历过7次以上大的经济危机。
至于现在,有人总结我们是进入了一个“历史垃圾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个人无力改变宏观走向,会目睹辉煌的崩塌,财富的暴雷,神话的破灭,以及层出不穷的斗争和社会矛盾。
你躺在家里节衣缩食,不炒股不买房不投资不创业,就可能直接战胜80%在外面搞事业的人。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4/img_cdn_138_57891720058417.jpg<br>
03
而要走出这个垃圾时间,也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
你看日本走了多少年?
日本有个作家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叫东野圭吾。
他的推理小说作品之所以畅销,不仅仅是因为精妙的构思,更是切中了时代的痛点——在日本泡沫经济的时代,底层人为金钱而奔波,日本社会道德黑暗、人性扭曲。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4/img_cdn_138_86091720058418.jpg<br>
在这个时间,对于那些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来说,最大的解药,就是降低预期。
不要有太高的希望,就不会失望,这样心理就不容易抑郁。
你看日本的几百万的尼特宅男,就是在一种低欲望的生活中,延年益寿。
你看刘昊然和易烊千玺就很聪明,在最适合奋斗的年纪,选择了直接入编。
钱少一点没关系,图的是一口安稳,这也是一种“目光长远”。
对于个人来说,在这个时间段,“求生存”的重要性,要大于求发展。
身心健康的的重要性,要大于赚钱的重要性。
套现离场的收益,要大于满仓进场。
04
那么,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呢?
我认为,越是在“垃圾时间”,越要尊重规律,越要鼓励创新。
尊重规律,是客观认识经济的周期性,不要盲目搞大项目、大计划,不要过度干预市场运行。
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前功尽弃,积重难返。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4/img_cdn_138_99471720058418.gif<br>
鼓励创新,则是允许一些新思想、新模式、新事物的运行。
历史上走出垃圾时间的引擎,无不是因为科技和生产方式的创新。
比如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创新的本质?
其实就是允许新事物的“无序扩张”。
很多人觉得“无序扩张”是一个负面概念,但我们想想,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欧洲的启蒙运动,历史上哪一次思想、技术的创新不是伴随着“无序扩张”?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04/img_cdn_138_11631720058421.jpg<br>
从法律角度上讲,只要一个人、一个企业的行为合法合规,“无序扩张”和“思想创新”真的有区别吗?
而如果我们干的事,都是有序的,都是能看得到的。
那这叫什么“创新”呢?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才叫创新。
“有序”是常规之法,而不是破局之道。
所以有时候也要换个角度,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鼓励民间的活力,越要营造一个思想包容的社会环境。
这样,社会的活力,国际的投资,创新的能力,就能齐头并进。
最终拧成一股生机盎然的力量,带领我们走出这个历史的“垃圾时间”。
<div>
<div class="OUTBRAIN" data-src="DROP_PERMALINK_HERE" data-widget-id="AR_3"></div>
</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