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外贸半年报:上半年船舶出口激增9成(组图)
<div style='font-size:1em;'><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5/img_cdn_138_67191720974637.jpg<br>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作者:王晨婷,编辑:梁励,原文标题:《解读外贸半年报:上半年船舶出口激增9成,下半年增长靠啥?》,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半年外贸成绩单公布。据海关总署7月12日发布,2024年1—6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突破21万亿元,同比增长6.1%;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2.9%。
贸易规模再创新高,季度走势持续向好。在经济增长整体平缓的情况下,出口再度“挺身而出”,有望成为拉动上半年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尤其机电、船舶等产品出口激增,成为上半年外贸的亮点之一。
不过,对于不少中小外贸企业来说,运输价格普涨、全球贸易冲突增多,上半年的市场并不好做。而在不少专家看来,寻求新的海外市场、提升新质生产力,或许是中小外贸企业破局的关键。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5/img_cdn_138_88891720974638.jpg<br>
△6月进出口总值表(图源:海关总署官网)
船舶出口激增9成
2024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2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其中出口总值增长6.9%,进口总值增长5.2%。
出口方面,机电产品作为我国出口的主力军,上半年累计出口同比增长8.2%。其中,集成电路出口金额突破50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6%,超过汽车出口22.2%的增幅。
半导体正逐步迎来周期性回暖,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根据国信证券研报,受益于产能利用率的回升,生产链公司如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的产出增加,推动了出口增长,国内半导体公司在AI终端增量等方面取得进展,也提高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在众多出口商品中,船舶出口表现尤为抢眼,上半年出口同比激增91.1%,这一增长率在所有重点商品中独占鳌头。
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出口大增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船队更新换代需求的增长。
根据东吴证券报告,全球船队平均船龄达到13.7年,预示着船舶更新替换高峰的到来。而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全球领先。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预计,今年新造船市场的签单景气趋势仍将持续。
与此同时,稀土、肥料等部分商品出口金额出现了下降,同比降幅分别达到41.4%、25.4%。但从数量来看,两者的出口数量并无明显下滑,尤其稀土出口数量较去年同期还增加了10.9%。其核心因素在于受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等市场供求关系因素影响,稀土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
在进口方面,1—6月,我国进口总值同比增长5.2%,这一增长率也显示了国内市场需求的稳健和经济的内生动力。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增长14.3%,食用植物油同比降幅最为明显,为32.1%。
贸易顺差创新高
从进出口商品的主要国别来看,1—6月,我国出口同比增幅最大的是巴西,增长28.3%,进口增幅最大的是荷兰,同比增23.6%。
上半年,我国向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出口额同比增加14.2%,其中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均现两位数增长。对欧盟出口微降0.5%,对美国出口增加4.7%。值得一提的是,在贸易摩擦预期影响下,对美出口连升,一定程度上或对应“抢出口”效应。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5/img_cdn_138_55571720974638.jpg<br>
△进出口商品部分国别总值表(图源:海关总署官网)
虽然上半年整体形势超出预期,但6月进口总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以人民币计,6月进口环比降低4.9%,同比降0.6%。这也使得单月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告诉时代财经,进口的下滑显示当前国内需求仍有待修复,经济增长仍需要政策“油门”发力,后续地产政策优化、财政发力和消费、投资环境优化措施有望加快出台,可期待二十届三中全会后的政策部署。
“展望下半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复杂,这主要表现在外需增势并不稳固,主要市场补库存力度和持续性有待观察,加上地缘政治、贸易壁垒、航运价格等干扰因素增多,企业接单履约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6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近日也谈到,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外需改善带动出口提速,同时优势产品支撑外贸增长。
“不过,根据调研,不少受访企业也反映2024年外贸面临较大挑战,国际贸易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企业成本压力增加,稳订单、拿新单、拓市场是企业最紧迫的任务。”她说。
如何求变?赵萍告诉时代财经,近30%的受访企业感受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出口增添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将助推外贸企业发展。
而在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看来,主导当前贸易的核心因素有两种:一是决定竞争力的成本效应,二是决定风险的脱钩效应。过去十年中,虽然脱钩效应持续加剧,但中国出口的成本效应更巨大,价格变化幅度最大产品种类包括汽车、计算机、机电等,这些产品的价格变化首先来源于技术进步。
刘元春认为,成本效应的作用不仅仅来自国内大市场的统一和国内竞争的有序化,也来源于全球竞争力。未来,中国企业要在把控能力、自主性、成本效应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做更多的文章。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5/img_cdn_138_12481720974639.jpg<br>
△义乌小商品市场(图源:时代周报记者刘沐轩/摄)
展望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的报告预测,以美元计,今年下半年出口增长率将达3.1%,进口增长率为3.2%,全年出口增长率是2.9%。
长城证券宏观分析师蒋飞也告诉时代财经,以价换量虽然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扩展更大规模市场,但对于部分出口企业,其盈利可持续性值得更加关注。总体看,今年我国出口机遇大于挑战,主要是外需的修复和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性极具韧性,预计全年出口增速的预期至4.5%—5%,出口增长有望对GDP重新形成正贡献。
<div>
<div class="OUTBRAIN" data-src="DROP_PERMALINK_HERE" data-widget-id="AR_3"></div>
</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