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老板从一米柜台开始卖数据线 干出80亿市值(图)
<div style='font-size:1em;'><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6/img_cdn_138_45611721059228.jpg<br>撰文|覃毅
编辑|谭璐
从华强北的一米柜台走向资本市场,莆田老板张清森花了13年。
7月15日,绿联科技开启创业板IPO申购,发行价为21.2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8.8亿元,发行前市值约80亿。
3C配件商绿联,最初只卖手机、电脑数据线,后来获得苹果和华为授权做原装平替,脱颖而出。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6/img_cdn_138_38811721059228.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1664342&x-signature=He7XBh%2F%2BqWAADouhqx2ew6fv1zE%3D<br>
过去十年,绿联只引进过两轮外部资本,领投的高瓴持股不过5.56%。张本人持股则超过55%,为实控人。
在消费电子风口,张清森还抓住了出口电商的机会,海外营收占比接近五成。
配件生意
数据线类配件产品,是小生意,却让很多华强北老板赚到了钱。
张清森在2007年大学毕业后,从老家福建莆田来到深圳闯荡,看到手机市场爆发式增长,就在华强北开卖手机配件。
当时,华强北是山寨电子产品的聚集地,挣到第一桶金后,张清森面临日渐激烈的竞争。他意识到,要创立自己的品牌。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6/img_cdn_138_65261721059229.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1664342&x-signature=%2Bmf779%2Fpg%2F7jOmEAk%2B%2FaEZsWODQ%3D<br>
进口电子产品的设计标准与国内不同,2012年,张森清成立绿联,决定做适配进口品牌的数据线,逐步打开市场。
渐渐,绿联从数据线延伸至移动充电设备、智能排插、多功能网卡、HUB等品类。
配件生意利润不高,大厂们看不上的“小肉”,成就了绿联。从第一桶金6000万元,到2023年营收突破48亿元。
置身早已饱和的配件市场,绿联所标榜的科技立身,也遭到质疑。
张森清回应称,与安克创新、公牛集团、海能实业等上市公司的同类产品相比,不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有部分产品甚至领先同行。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6/img_cdn_138_15271721059229.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1664342&x-signature=gh%2BknYWWLS9cmLcCcZT%2BG9LwNJY%3D<br>
如充电类产品,绿联在国内外市场已推出140W三端口氮化镓充电器,以及200W六端口氮化镓充电器;在扩展坞产品线,率先推出USB4扩展坞等,可比公司尚未有同等功能产品销售。
招股资料显示其重营销、轻研发的风格。
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占总营收比例不到5%,而销售费用占比超过16%,最高超过29%。
品牌出海
把小市场做大,张森清摸着石头过河。
创立之初,绿联就利用华南地区丰富的3C消费电子加工资源,采取外协生产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
这样也助于公司做强品牌,专注产品的原创设计、供应链管理,以及销售渠道的开发维护等高附加值环节。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6/img_cdn_138_1221721059229.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1664342&x-signature=kjMhLvJOR0sUK5kcl5k%2FmIwZWXQ%3D<br>
张森清注重搭建销售渠道,线下布局全国经销商网络,线上覆盖天猫、京东、亚马逊、速卖通、Shopee、Lazada等主流电商平台。
过去3年,电商平台贡献主营收入的七成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张森清第二年就开始出海,线上渠道成为主要阵地。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6/img_cdn_138_39141721059230.jpg<br>
基于前期的生产外包模式,绿联的产品已进入欧美、日本、中东、南非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过去3年,其境外销售收入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41.12%、37.25%和40.71%,八成来自线上。
其中,亚马逊是公司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2023年营收超15亿,占比达 32.69%。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6/img_cdn_138_67931721059230.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1664342&x-signature=GElgNfQoELSJm78pfRQll1lz%2BMc%3D<br>
绿联在招股书中坦言,出海风险之一是线下销售渠道占比过低。
有出海卖家向《21CBR》记者解释,“出海已不再等同于卖东西,很多品牌都要深耕海外本地化,线下渠道成了必争之地”。
电商渠道也不再拥有早期红利,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2021年至2023年,绿联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83亿元、6.66亿元和9.12亿元,其中,平台服务费占比为40.09%、34.28%和36.05%。
压力变大
3C配件市场,越来越难挣钱,绿联的经营压力变大。
“这些年,手机、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加速普及,下游配件市场饱和,加上产品替代性很强,绿联的先发优势不再明显。”有电商行业人士如此表示。
招股书显示,经营成本的上升响尤其明显。过去3年,绿联主营业务的毛利率都在37%左右。
对比同行,安克创新和公牛集团后来居上,毛利表现更胜一筹,均超过40%。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6/img_cdn_138_58321721059230.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1664342&x-signature=cJ9VPF%2BGjoyDcaqIELQFY8vb1hM%3D<br>
消费电子行情低迷、跨境电商市场波动,配件生意的库存压力不小,过往3年,绿联的库存商品分别为2.86亿元、3.43亿元、4.78亿元。
绿联方面称,自己与其他公司的业务模式不同,比如海能实业,主要以ODM形式将产品供应给企业客户,成品备货压力和规模相对较小。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16/img_cdn_138_151721059231.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1664342&x-signature=v8pW6vd0KAhSOaKZaHrMHukApfI%3D<br>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绿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亿元,货币现金仅9.92亿,流动负债合计5.72亿。
张森清拟通过IPO募集的资料,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好在,今年形势向好。一季度,绿联营收12.84亿元,同比增长27.06%;净利润约1.02亿元,同比增长10.44%。
上市后,张森清或许能赢得翻身的窗口。
<div>
<div class="OUTBRAIN" data-src="DROP_PERMALINK_HERE" data-widget-id="AR_3"></div>
</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