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海外“普通华人”的破局 也是奥运魅力所在(图)
<div style='font-size:1em;'>北京时间7月27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预赛轮开打。57岁的智利队华裔选手曾志英0比4不敌46岁的黎巴嫩选手玛丽安娜·萨哈基安。两人的年龄加起来超过100岁,她们在场上多回合的较量不疾不徐,却激励了众多网友,“我又想打乒乓球了”。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7/29/img_cdn_138_5911722191418.jpg<br>曾志英在比赛中。/图源:新华社
虽然这两位选手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当世顶尖高手,但是她们共同完成的这场比赛注定在奥运会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她们以优秀的赛场表现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向世人展现了梦想的强大力量。
曾志英来到奥运赛场并不容易。今年5月19日,在泛美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单打资格赛女单决赛,曾志英4比0横扫危地马拉选手科尔德罗,夺得巴黎奥运会女单参赛资格。而她由业余选手迈向奥运会参赛者的过程,可谓于无声处“起”惊雷。
曾志英出生于河南,9岁开始练习乒乓球,1983年,17岁的曾志英入选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曾志英主打削球打法,说起来还是河南老乡邓亚萍的前辈选手。1988年,邓亚萍进入国家队,这时曾志英在国家队已经度过了5年。我们并不知晓她和邓亚萍的交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1989年,年仅16岁的邓亚萍首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时,在国家队表现平平的曾志英面临的是另外的局面:这一年,因为机缘巧合,她获得了前往智利教乒乓球的机会,后来在智利落地生根,组建了家庭,也完成了转籍。
多年间,中国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播撒的“种子”无以计数,而曾志英就是这样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沉寂过,休眠过,但突然有一天,这位“家庭主妇”选择了回归赛场。这种情形,有梦想者皆能理解。梦想可能会蒙上灰尘,但随时可以擦拭一净。2019年,53岁的曾志英以业余选手的身份恢复了乒乓球训练。而这时,她已经离开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整整30年。在竞技体育的时空里,30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但曾志英以默默前行的方式向体育精神致敬。2023年,她在南美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女单、女团冠军及女双亚军。可以想见,这粒“种子”不仅实现了个人的价值,还在南美地区开拓了乒乓球的一片新领域,从而丰富了世界乒乓球的力量“拼图”。这是个体奋斗和共同愿望结合的典型案例。
虽然在奥运会的比赛中,她输给了对手,但是她并没有输给时间,她完全可以重新再来。人们往往以年龄说事,来渲染一种高龄代表着“过气”的氛围,然而,曾志英的例子说明,年龄只是一种时间的堆砌,并不是实力的绝对“说明书”,只要训练得当、持续不懈,一个有基础、有才气的人也可能会“冒出来”。事实上,曾志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会一直打下去,即便不打职业比赛,也会打业余比赛”。也许,在四年之后的奥运会上,我们还能领略她的风采。
群雄“华山论剑”的奥运会,是世界最高竞技舞台,同时也是梦想家们的演绎平台。这些年,不独曾志英,亦有诸多“高龄”运动员来此“秀肌肉”。例如61岁的倪夏莲作为巴黎奥运会年龄最大的参赛者,亦分入孙颖莎所在的上半区。如果她遭遇到孙颖莎,将呈现另一种意义上的“关公战秦琼”。奥运会的有趣之处就在这里,它让不同世代的人也能同场竞技,让那些一度隐入尘埃的“扫地僧”也能复出。
在托起崇高体育梦想的同时,奥运会无疑也在做一份“缝缝补补”的工作,这种无形中的助力和激励,使得一些不甘寂寞的人也能得到出彩的机会,可以为“爱”疯狂。“永远不要说永远,很难想象自己离开球场的日子”,倪夏莲的话印证了这一点。
离开三尺灶台,站到聚光灯下,无疑是曾志英们的幸运。但在另一个层面,曾志英、倪夏莲们这些“白发高人”何尝没有让奥运会增加一份荣光?这样的相互成全,正是百年奥运从时间深处走向辉煌、走向未来的真正动力。
为奥运会的大场面迷醉,也为“普通人”的破局欢呼,这才是观赏巴黎奥运会的正确打开方式。
<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height:auto;">Advertisements
<div class="OUTBRAIN" data-src="DROP_PERMALINK_HERE" data-widget-id="AR_3"></div>
</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