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产妈妈辞职来澳陪读后遭暴击,“澳式快乐教育”真相大白了
<div style='font-size:1em;'><p> <p> 女儿读这里的私立女校已经快一年了,来之前我们最大的想象是能得到「快乐教育」,学业压力小、自由没管束、老师不吝表扬极少批评。 <p><p> 经过三个学期的观察,发现孩子的确变快乐了,但非常令我意外的是,这里的学校学术要求不低,考试竟也不少,和东亚人眼中的「快乐教育」大相径庭。 <p><p> 而背后最核心的秘密,在于一种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很难真正做到的思维方式: <p><p> 成长型思维。<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32381723356604.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25271723356605.jpg<br><p><p> 「努力成绩单」 <p><p>刚来澳洲的时候,第一重「暴击」就是发现孩子学校自行组织的随堂测试及期末考试,比我预想得多。<p><p> 小测验甚至每周都有,一周开始前有一份Pre-Assessment(学前的摸底),这周结束后又有一份Post-Assessment,检验孩子们一周学习后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p><p> 令我们意外的是,测验正确率及错题分析,均会发送到孩子们自己的学校邮箱,而不会发送给家长,更不会联系家长说「最近孩子小测验成绩不理想,需要家长配合督促学习」。 <p><p> 除了小测试,期末考试其实也有一定强度。 <p><p> 澳洲一共分四个学期,我通过女儿的分享才知道,每个学期末都有不少的各科考试,老师批完卷子后会把卷子发下来给孩子们自己看一下,但不会有任何公布成绩的做法。 <p><p> 其他同学的分数,孩子并不会知道,也就没有什么比较,可能老师更注重的是「和自己比较,而非和同学比较」。<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41731723356609.jpg<br><p><p> 更有意思的是「努力成绩单」。 <p><p> 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结束后,家长会收到详尽的成绩报告,而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虽然也有考试,期末并不会发送学术成绩报告,而是给家长发送Effort Report, 显示孩子每门学科的努力程度。 <p><p> 其中,最高的5分代表「孩子始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始终准备妥善、准时、尊重学习环境。持续且独立地提升该学科相应的技能与理解。始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各种作业/测试」。 <p><p> 对于努力指数比较低的孩子,听说老师也会主动约谈家长,同样,约谈的内容只围绕孩子不努力的可能原因,而不是学术成绩。 <p><p> 作为中国家长,一开始我还有些困惑,总想看看孩子成绩如何,但渐渐想通, <p><p> 与当下的成绩相比,持续的努力才能让孩子慢慢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成绩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19301723356612.jpg<br><p><p> 当然,考试成绩作为孩子努力的阶段性成果,学校也会适时与家长沟通。 <p><p> 每年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的成绩单,则会详细体现孩子的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打分的依据会基于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平时的测试及期末考试成绩。 <p><p> 其实在澳洲学校要拿A还是很难的。 <p><p> 存在一定的比例要求,只有学业表现达到全年级的Top程度才可以取得。 <p><p> 另外,澳洲学校的成绩单,对于孩子日后升学,也是重要的,特别是一些优质私校中学部在招生时,通常会参考小学阶段(特别高年级阶段)的成绩单。 <p><p> 而对于这份实际上挺重要的成绩单,学校却仍然尽可能淡化其重要性。<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18921723356617.jpg<br><p><p> 孩子跟我分享,老师在给孩子们发批改后的期末考卷前,和孩子们玩了一个互动游戏。 <p><p> 把「世界上糟糕的事」区分为「极为糟糕」、「很糟糕」、「有点糟糕」、「虽然有点儿让人不开心但完全没有关系」这四个级别,让孩子们抢答这四种程度的糟糕事都有哪些。 <p><p> 比如「宇宙爆炸」是极为糟糕、「洪水淹没了家里的房子」是很糟糕,而「新买的手机被偷了」可能是有点糟糕,而孩子们说「虽然有点儿让人不开心但没有关系」的事儿包括「摔了一跤」,「被同学们笑了」、「铅笔断了」或者「午饭不是自己喜欢的」。 <p><p> 然后老师告诉大家,还有一件虽然有点让人不开心但完全没有关系的小事,那就是「考试成绩不好」,那和其他糟糕的事儿比,「没考好」根本不算什么事情。 <p><p> 游戏结束后,老师才开始发考卷。 <p><p> 每次发成绩报告单,老师都会鼓励家长们仔细阅读成绩报告,并庆祝孩子们一学期付出的努力和收获。 <p><p> 或许,最值得庆祝的不是全A的成绩单,而是又一个学期的持续努力。 <p><p> 成绩最大的意义,是为后续努力提供一定方向与参考价值,无论如何,都值得复盘,考得好,可以想想如何做到更好;考得不好,可以反省下可能问题出在哪里。 <p><p> 注重努力的过程,而非只着眼考试成绩,对家长和孩子都是缓解焦虑的一剂良药。<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9281723356619.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6991723356620.jpg<br><p><p> 被孩子期待的考试 <p><p>除了学校的各种考试或者测试,对澳洲小学生及澳洲学校而言,比较重要的一场考试即为全国统考(名为Naplan),小学阶段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孩子都需要参加统考。<p><p> Naplan的成绩,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重要性,毕竟升学择校时,可能会作为一定参考。对学校而言,则更重要,Naplan的整体成绩,将作为学校排名的重要因素,势必影响后续的招生工作。 <p><p> 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学校老师对Naplan有如临大敌的紧张感。 <p><p> 不紧张、不焦虑,不代表学校不尽力帮助孩子应考。 <p><p> 我们到澳洲的第二学期(即今年第一个学期)正好碰上五年级阶段的Naplan考试,我并没有花什么时间帮助孩子备考,老师已经做了充分的工作。 <p><p> 首先,课堂上,孩子们做了强度不算小的Naplan真题练习题,家庭作业也有一定量的Naplan练习题的练习,都通过Education Perfection app练习; <p><p> 第二,课堂上老师花了不少时间讲解Naplan写作题型及技巧,以每周在校一次习作练习、家庭作业一次习作练习的练习量让孩子们熟悉了Naplan作文考试的主要两种文体; <p><p> 第三,家庭作业的设计也以Naplan相关的练习题为主,包括数学和阅读,以增加练习量; <p><p> 第四,学校组织了模考让孩子们熟悉机考流程,在校时间提供了一定量的打字速度练习确保孩子们可以迅速通过电脑答题。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75871723356623.jpg<br><p><p> ■Naplan试题 <p><p> 这样听来,澳洲学校也有些「应试」,和国内学校好像如出一辙,但是区别在于, <p><p> 学校给予的充分考试准备, <p><p> 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更是心理层面的。 <p><p> 学校一直向孩子们极力宣扬,Naplan考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次有趣体验,大家一定会喜欢并为之自豪的经历。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竟然把全国统考定位为「有趣的、值得体验的」,这在国内学校能并不常见。 <p><p> 老师也极力打造Naplan应试过程的仪式感,包括全班同学一起开开心心布置考场,准备Naplan模拟考试,孩子回家说非常开心,满满新鲜感。 <p><p> 学校在考前还组织了Naplan家长沟通会,主要向家长传达的几个要点: <p><p> 家长要给予正面支持与鼓励,不要在家制造焦虑,不要把Naplan当作全家关注焦点,只是学习过程中一项有意义的体验;让孩子吃好喝好,保证睡眠,保证营养。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86401723356625.jpg<br><p><p> 也许是因为这种充分的心理准备,澳洲孩子们考前基本都是不会紧张的。 <p><p> 在国内一向来惧怕考试的女儿,初来乍到英语国家,用她并不熟悉的语言参加全国统考,竟然一改往昔的考前焦虑,反倒是非常期待Naplan考试的到来,和我说「好期待呀,下周就要考试了!」。 <p><p> 我听后,对老师给予的心理建设,还是相当佩服的。 <p><p> 学校极力淡化Naplan考试结果,只把精力放在积极帮助孩子复习考试所考察的知识点,并适时鼓励孩子们备考过程的积极努力,都是成长型思维的体现。 <p><p> 这个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Dr. Carol Dweck的概念,认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不急于证明自己,渴望的是不断学习与提升自己,因此挑战、失败或者他人的负面评价,都被视为很好的学习机会,着眼于努力的过程而非当下的结果。 <p><p> 相对地,固定式思维的人总渴望证明自己(才能、天赋或其他能力),因此惧怕挑战,避免犯错,更着眼于结果。 <p><p> 放下了对结果的执念,我也学着开始切实鼓励孩子每一日的努力及坚持,不再患得患失,焦虑确实减少不少。<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53101723356630.jpg<br><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44811723356631.jpg<br><p><p> 校长的每周邮件 <p><p>除了考试,平日教学的点点滴滴中,作为家长的也经常被刷新认知。<p><p> 学校每周五会给家长邮箱以校长名义发送newsletter,开头一般都是分享给家长的养育建议, <p><p> 从假期如何安排、如何做好开学准备,教学建议(比如阅读的重要意义、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到教育理念及建议(比如如何提升学生领导力、幸福感),均有涉及。 <p><p> 但最常出现的话题总绕不开成长型思维。 <p><p> 校长就在邮件中分享给家长,学校会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重视给予孩子各种挑战(无论是学术层面,还是体育层面),帮助孩子建立面对挫折越战越勇、从错误中成长的坚韧。 <p><p> 还鼓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培养孩子这种思维,建议孩子面对困难时换种说法, <p><p> 不说「这太难了」,而是「这需要一点时间去努力」,不说「我放弃了」,而是「我尝试换种策略」。<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22431723356635.jpg<br><p><p> ■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 <p><p> 去年最后一学期的期末,校长周报在总结小学部一学期以来的亮点之前,引用了出自Dr.Carol Dweck《终身成长》中的金句: <p><p> 「热爱挑战, <p><p> 沉醉于从错误中学习、享受努力、 <p><p> 持续学习」。 <p><p> 从学校对孩子们的表扬方式,也可以看出成长型思维的应用,即弱化结果,重视持续努力。 <p><p>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化身「夸夸团」,找各种机会褒扬孩子们的「努力及坚持」,告诉孩子们应该为努力的自己而感到骄傲。 <p><p> 学校也会大力肯定参加各种体育赛事的同学们体现出来的迎接挑战与坚韧的精神,无论结果如何;对于各种学科竞赛,无论名次,同样会极力表扬孩子们勇于挑战难题的精神。 <p><p> 更加令人感动的是,学校特别提醒家长,不要单纯肯定孩子取得的每次阶段性成绩(结果),要记得赞扬孩子的努力和坚持。 <p><p> 这些理念,对于西方家长来说可能很自然,但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在内卷竞争下成长起来的家长来说,确实耳目一新,仿佛第一次有人温柔地在你耳边郑重其事地说: <p><p> 不要急,慢慢来, <p><p> 一切都来得及。<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19451723356637.jpg<br><p><p> 如今回望当初刚来的时候,我对「快乐」的理解好像又深了一层—— <p><p> 那时候觉得,没有学业压力、可以自由自在玩耍就是快乐。但是,快乐从来不是努力的反义词,懒散和躺平就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精神满足吗? <p><p> 而基于成长型思维的持续努力、勇于接受挑战或失败,在正向压力下享受努力本身的快乐,或许才是快乐教育最持久的样子。<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1/img_cdn_138_61161723356641.jpg<br><p><p> ■无需滤镜的碧海蓝天,孩子和大人的心也安静下来 <p>
<div id = "v-6parkbbs"></div>(function(v,d,o,ai){ai=d.createElement('script');ai.defer=true;ai.async=true;ai.src=v.location.protocol+o;d.head.appendChild(ai);})(window, document, '//a.vdo.ai/core/v-6parkbbs/vdo.ai.js');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