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副业是擦边网红?为了赚钱参赛有多拼?(组图)
<div style='font-size:1em;'>img { height: 159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249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479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467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267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376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272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249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203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585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636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219px; width:auto;}
img { height: 203px; width:auto;}
巴黎奥运就这么闭幕了。
这半个月里,它整顿了每天只有“xxx穿搭教科书”“xxx腰臀比惊艳”的热搜榜,身体力行地证明啥穿搭也不如身披国旗,啥头肩比腰臀比腿身比,还得看运动员。
它给所有观众人均留下七八个天菜理想型,种草五六个想玩的运动,以及接下来小半年茶余饭后的八卦关键词。
比如“副业”。<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有的运动员,副业是奢侈品代言人,领奖的时候袖子得往上撸一截,露出赞助商给的大金表;有的运动员,副业是品牌主理人,有比赛的时候比赛,没比赛的时候随时随地织毛衣,给自己的纺织品牌带货;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971723570209.jpg<br></p>还有的运动员,副业是OnlyFans网红。
作为一个以大尺度著称的网站,被认为唯一能叫板业内真顶流Pornhub的OnlyFans,乍一看实在和奥运会联系不起来。<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运动员,咋就到成人内容界找副业去了?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44151723570210.jpg<br></p>
上周,法国撑杆跳选手安东尼·阿米拉蒂(Anthony Ammirati)“一杆成名”。但不是因为跳得有多高,恰恰相反,他没能顺利过杆,失败原因是裤裆卡在杆上,把杆带下来了。<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缔造这样一个名场面后,他的社交平台账号光速涨粉,全球网友用他的掉杆时刻进行大量二创,在他的评论区发表一吨一吨掉节操的留言。
不光是网友拿人家玩梗狂欢,成人娱乐公司CamSoda像鲨鱼察觉血腥气一样敏锐嗅到搞钱的机会,对阿米拉蒂开出25万美元的邀请,希望他能来直播60分钟,“展示真正的长处”。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82921723570211.jpg<br></p>主赛场就是OnlyFans。<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8月7日,另一位撑杆跳运动员,来自加拿大的阿莉莎·纽曼(Alysha Newman)在女子撑杆跳高比赛中摘得铜牌,这也是加拿大在该项目上获得的首枚奥运会奖牌。<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45271723570212.jpg<br></p>
之所以要先强调不发色情内容,是因为OnlyFans就是以尺度大闻名的。
这是一个提供订阅付费服务的内容创作者平台,创作者可以与粉丝分享独家内容,粉丝可以花钱让创作者提供定制内容,食谱、瑜伽教程、旅行日常,什么内容都有。<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OnlyFans对内容的“放行”标准非常宽松。如果说连“钱”都得用“米”做暗号的带货“啵啵间”是豌豆公主级敏感肌,那OnlyFans就是百毒不侵城墙皮。
OnlyFans前任首席执行官Amrapali Gan曾在2023年对《财富》杂志申明,公司1000多名员工里80%以上主要从事内容审核和创作者支持,平台上所有内容都会被真人而非AI审核。
主要审核内容是否不涉及仇恨言论、暴力或任何形式的非法活动。至于合法情况下做什么,OnlyFans比其他平台都要宽容。
于是这里成了天然的成人内容沃土。
加之近几年其他主流社交平台“净网”力度越来越大,连海外搞黄扛把子“汤不热”Tumblr都与大尺度恩断义绝,OnlyFans更成了许多从业人士的救命稻草。
说不清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反正OnlyFans业界地位快和P站平起平坐了。
2018-2022年,OnlyFans营收增长超过43000%,从580万美元一路飙升到25亿美元,截止2023年7月,公司估值达到180亿美元。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5971723570213.jpg<br></p>图源“增长黑盒”推动平台增长的核心资产——创作者的数量也是一路飙升,在2019年到2020年从34.8万增长至161.8万,同比增长超过360%,截至2022年,平台已经拥有超过300万创作者,包括不少明星,比如说唱歌手Cardi B就在上面演她的即兴小品。
还包括奥运选手。
今年5月,2016年和搭档在里约为英国拿下首枚奥运会跳水金牌的杰克·拉夫尔(Jack Laugher),刚宣布入选2024英国奥运代表队不久,就被曝入驻了OnlyFans,跟他一块儿做网红的还有队友诺亚·威廉姆斯(Noah Williams)。
拉尔夫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自己在OnlyFans上发布穿着泳裤、三角内裤、平角内裤的“SFW(Safe For Work,工作场合也能看)内容”。
除了英国队这俩,在OnlyFans上创作内容的跳水运动员,还有德国的蒂莫·巴特尔(Timo Barthel)、墨西哥的迭戈·贝莱扎·伊萨亚斯(Diego Balleza Isaias)和澳大利亚的马修·米查姆(Matthew Mitcham)。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41801723570214.jpg<br></p>
新西兰赛艇运动员罗比·曼森(Robbie Manson)则称赞OnlyFans增强了他的运动表现。
“我保持它的艺术性,我从中获得乐趣,尽量不把自己太当回事。这也是我在赛艇中试图保持的东西......这种方法帮助我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个人最佳成绩。“他告诉美联社。
曼森发布在OnlyFans上的内容是“裸体或暗示裸体”,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中,比较贴切的形容词是“擦边”。
“擦边”的目的很简单,赚钱。
完全实行“内容货币化”的OnlyFans,产出着数不胜数的造富神话。
这和营收模式分不开。创作者发布独家内容,粉丝花钱观看或定制观看,订阅费由平台抽取20%,剩下80%归创作者所有,这在内容创作平台中已经是相当厚道的分成比例。
此外还有一个推荐计划,如果创作者引荐新的创作者,可在一年内收取他们月收入的 5%,这个钱由平台支出,不影响创作者的收入。
这种模式把平台和创作者绑成一条船上的蚂蚱。在OnlyFans上能赚到比别处更多的钱,就有更多人想成为创作者,并更愿意把独家内容留给OnlyFans。
海外商业媒体Business Insider今年采访8位OnlyFans创作者,得知其年收入从14.3美元到540万美元不等,其中粉丝最多的有70万,最少的只有2400个。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41031723570215.jpg<br></p>说唱歌手Iggy Azalea的OnlyFans内容之于运动员,这似乎也是门不错的生意。
罗比·曼森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直言,在OnlyFans上赚的钱是他作为运动员收入的“两倍”;
阿莉莎·纽曼靠OnlyFan买了房还多了笔积蓄,她说自己“从来不喜欢非全职运动员永远赚不到多少钱的现状”;
马修·米查姆则透露,通过在OnlyFans发布包括半裸照片等内容,拿到了三倍于作为顶级运动员时的收入,他因难以获得常规赞助选择“下海”,现在称自己为“轻型性工作者”,“卖的是那个滋滋声而不是牛排本身”;
杰克·拉尔夫账户的订阅费是每月10美元,他最近一篇关于巴黎奥运的帖子获得了超过1400个赞,而他和队友诺亚·威廉姆斯之所以开发这个副业,正是为了攒钱参加这届奥运会。
墨西哥的伊萨亚斯2023年入驻OnlyFans,一边糊口一边为奥运攒钱,在未获巴黎奥运参赛资格后,他计划关闭自己的账号,他沮丧地说:“我坚信,没有运动员会因为喜欢而这样做,这总是因为你需要。”
想参赛得做“擦边”网红筹钱,运动员原来这么“穷”吗?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52611723570215.jpg<br></p>
由运动员创建的组织“全球运动员”(Global Athlete),谴责了“运动员涌向OnlyFans”背后严峻的奥林匹克资金分配状况。
该组织的总干事罗伯·克勒(Rob Koehler)一点没客气:“国际奥委会现在每年创造超过17亿美元的收入,他们都是从运动员身上赚钱的,却拒绝支付参加奥运选手的报酬……大多数运动员几乎付不起房租。某种程度上,这类似于现代奴隶制。”
措辞或许太过夸张,但运动员的困窘真实存在。
虽然金字塔顶的明星运动员,可以通过比赛奖金、商业代言等年入千万百万,参赛和训练都有奖金津贴和赞助商全程保驾护航,但组成塔底的普通运动员,常常不得不自费参赛。
这些费用包括教练工资、训练设备、理疗、营养支持等等,甚至健身房长期会费,一个月随随便便就是成千上万,同时还得生活。据美联社报道,有些代表团会提供训练资金,运动员自行承担医疗费用和日常开支,有些代表团需要运动员一切自费,包括让家人朋友来观赛的门票。
每逢奥运等重大赛事,“运动员退役后难寻出路”总会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在退役之前,要维持运动员的身份、保持能参赛的水准,也很难。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百名运动员通过众筹才站上赛场。
在2012伦敦奥运摘金的美国拳击运动员克拉丽莎·希尔兹(Claressa Shields),从2015年5月开始众筹1万美元左右的资金,以完成里约比赛。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97481723570216.jpg<br></p>克拉丽莎·希尔兹如今众筹依然是常见选择,今年5月,美国水球队长玛吉·史蒂芬斯(Maggie Steffens)在Instagram上筹钱,坦言:“大多数奥运选手需要第二份(或第三份)工作来支持追逐梦想。”
美国拳击手莫雷尔·麦凯恩(Morelle McCane)在巴黎奥运止步16强,为了站上奥运赛场,她从17岁开始打零工,包括到小朋友的生日派对上扮演小丑,去托儿所看孩子,以及在收发室兼职。
现年29岁的她向媒体解释:“高薪工作希望你长期稳定坐在工位上,所以你只能找一些能快速上岗、保持收入、不妨碍训练的活儿。”
2020年,“全球运动员”组织对48个国家/地区的近500名精英运动员进行调查发现,5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财务状况不稳定。大多数人还表示,他们没有从国际奥委会或各自国家联合会那里获得“适当数量的经济补偿”。
财务状况不佳,无非是“入不敷出”。
一方面,运动员要维持竞技水平,支出成本是巨大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理疗、营养支持、日常生活,成本也和项目本身有关。
郑钦文勇夺奥运金牌成就“Queen Wen”传奇,从此多少家长看自己小孩的眼神都不同了,瞳孔里是网球梦在燃烧——但梦想的小火苗在得知培养一个Queen需要多少钱时被无情浇灭。
据流行说法,“两千万”,是郑钦文成王之路的标价。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28661723570218.jpg<br></p>《时代周报》查阅郑钦文曾训练的IMG网球学院网站,发现2024至2025学年,如果一名约11岁的女生就读该学校Middle课程,学费为8.99万美元/年(约合人民币64万元/年)。
另一网球名将张之臻的父亲张卫华,曾算过一笔账:“家长把10岁左右的孩子送到国外的俱乐部练习网球,一年吃住和训练费用大概要100万人民币。如果家长一直跟着,还要多50至60万开销。”
因为太贵,网球即使作为爱好也尚未走向大众化。
此外像射击,一发子弹1.5元,一个靶0.5元,哪怕上拼多多配货,一训练就是成百上千发子弹打下来,一天光器材估计就得耗个一千块;类似的还有射箭、游泳,都需要大量“耗材”。
马术、帆船、皮划艇这些“贵族”“中产”气息浓厚的运动更不用说了,一年没个上百万下不来。
俄克拉荷马州大学教授Kirsten Hextrum,写过一本《特殊入学》探讨大学对运动员的偏好,指出,“小众且高度专业化的体育项目,往往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撑”,比如把孩子送进击剑俱乐部的父母,每年得砸近4万美元。
在巴黎斩获金牌的江旻憓,其中产家庭背景和600万奖金也引发了讨论。顺着她,不少人了解到,时至今日的香港,击剑特长在报考名校时仍是加分项,足见击剑对香港精英阶层之“老钱”意味。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32121723570220.jpg<br></p>到了要环球参赛的阶段,差旅费也难以忽略。
支出巨大,收入却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代言、赞助成就了许多运动员的致富神话,但郑钦文、谷爱凌,注定是少数中的极少数。
网球成本高,所幸职业化程度、商业价值也高,不是所有运动都如此幸运。
2021年东京奥运会见证了一位举重运动员的含泪退役,退役理由只有一条,没钱了。当时,希腊运动员西奥多罗斯·亚科维迪斯赛后哭着表示,自己在运动生涯中几乎没有收入,每个月仅从体育联合会领取200欧元补贴,还不够做物理治疗的。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73671723570221.jpg<br></p>美国击剑运动员伊莱·德什维茨(Eli Dershwitz)没有600万奖金,他每天训练5小时,再去击剑俱乐部教课5小时,以支付训练账单。他表示,美国击剑协会和美国奥委员会发放的津贴和奖金,不够维持生活,同时自己又没有机会通过职业比赛,或签署利润丰厚的代言合同赚大钱,“击剑不像篮球、网球或高尔夫”。
国际奥委会(IOC)的规定,让拉赞助这事儿变得门槛更高。
《奥林匹克宪章》第40条细则第3款曾经规定,“除非获得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批准,任何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训练人员或官员,都不能让自己、自己的名字、照片或者运动表现在奥运会期间被用于广告目的”。
本意是防止奥运会过度商业化,落实下来让一些本就不受大牌青睐的运动雪上加霜。
2016年之前,IOC甚至禁止非赞助商在奥运会开幕前9天至闭幕后3天的封锁期内,播出由奥运选手出演的广告。举个例子,由于赛百味不是奥运会赞助商,所以代言人菲尔普斯出演的赛百味广告,不得在2012年奥运会上述广告封锁期内播出。
2019年,规定更加放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代表队工作人员和其他代表队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确定的原则,在奥运会期间将其姓名、照片或者体育赛事用于广告宣传”。但对于赶上奥运会才能有点“热度”“流量”的小众项目,仍然是杯水车薪。
IOC本身其实是很有钱的。
掌握“奥运”这个超级无敌巨大IP,IOC的吸金能力无需赘言。2017-2021年东京奥运周期,IOC总收入为76亿美元。
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组织,IOC的收入扣除必要的运营经费、推广奥运项目发展的经费后,按照官方说法,90%将被继续用于支持奥运会的举办、促进世界范围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以及支持运动员发展。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14/img_cdn_138_53381723570222.jpg<br></p>但根据“全球运动员”组织的调查,2013年到2016年,国际奥委会平均年收入达到17.4亿美元,而参与奥林匹克竞赛的运动员,却总共只能从中分到4.1%。
要知道奥运会通常有上万名参赛选手,各个项目摊一摊,不同成绩摊一摊,每个人能拿到手的钱实在有限。
入不敷出,打零工早就是家常便饭,在OnlyFans或其他社交平台做网红,是这个时代新的零工。
当被美联社问及运动员转向OnlyFans时,国际奥委会发言人马克·亚当斯说:“我认为运动员和所有公民一样,被允许做他们能做的事。”
<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height:auto;">Advertisements
<div class="OUTBRAIN" data-src="DROP_PERMALINK_HERE" data-widget-id="AR_3"></div>
</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