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 发表于 2024-10-1 05:01:07

容亏80%!地方给国有资本“松绑” 力度前所未有(图)

<div style='font-size:1em;'>
                                                          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创投行业,地方国资委坐不住了,纷纷出手为国资创投松绑,力度前所未有:

广东:对国有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湖北:对科创天使投资损失容忍率提高至50%;

上海:对科技领域投资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决策、规定实施,且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的,不作负面评价;

更宽容的是佛山南海区,拟设立的一笔天使投资基金,更是允许基金出现最高不超过80%的亏损!要知道,过去国资创投的损失容忍度一般只有20-30%,这种程度的松绑可谓突破天花板了。

近日,中央定调,继续为国有资本松绑,促进创业投资发展。9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专门提到“容错”:<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要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

国资基金的管理人们,可以松口气了。作为创投主体的国有资本,也终于敞开了容错的大门。什么信号?

1

长期以来,包括创业投资在内的风险投资,是所有资产类别中收益率最高,也是风险最高的。

吊诡的是,作为中国创投市场主体的国有资本,却非常厌恶风险。这与市场逻辑,完全相悖。

国资创投,为何“不敢”亏钱?因为在这些创投基金创立之初,有一条红线已经划在了资金管理者的脸上:

国有资产,必须增值保值。

然而,风浪越大,鱼越贵。常在风投市场走,哪有从不湿鞋的道理?但创业公司们说破了天,国资资金的心思还是放在“保本”上。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曾说过:

“对国资管理机构来说,如果直投了100个项目,其中99个都成功了,但是有一个项目投资失败了,就需要为此承担责任。”<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要知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会导致严厉的追责,轻则被谈话、诫勉,重则被免职、降级。如果又“不凑巧”被查出其中还存在什么利益输送,也免不了被立案调查,最后喜提“银手镯”、“铁窗泪”。

特别是这两年来在国资领域,各种巡查、审计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所以可以理解,那些手握亿万国家资产的基金经理们的压力。

由于厌恶风险,国资背景的创投基金,在投资创业企业时,往往都会要求和企业签署回购协议。

简单来说,就是若被投企业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指标(上市、业绩等),投资人有权要求其赎回股份。

礼丰律师事务所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沪深交易所成功申报IPO的项目中,约有65%的企业在其协议中设置了回购权条款。此外,有市场机构的抽样统计,回购权的使用比例达80%以上,近年甚至达到90%以上。

90%是什么概念?连对赌回购的发源地美国硅谷,这两年已经不怎么提回购协议了。数据显示,回购权在硅谷私募股权投资项目中的使用比例近年来逐步降低至不足4%,甚至在2023年第四季度降至2%。

这种对创业失败宽容度上的差异之大,让人望洋兴叹。

2

那么,从中央到地方,为何都选择在这一节点,为国资创投松绑?

一个背景就是:<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很多创业公司正在面临回购危机,快要撑不住了。

前文提到的礼丰律师事务中提到,截至目前,大约13万个创投项目、涉及约1.4万家公司将陆续面临退出压力。

连一些创投圈里的明星企业,都在面临资金困局。比如,估值超过90亿元的光伏行业独角兽一道新能近期撤回了IPO申报,招股书显示其签订了回购条款。

而一些国资背景的创投公司,则忙着打官司。近期,被称为国内创投龙头的深创投,批量起诉了一批被投企业。从天眼查披露的信息来看,多数与被投企业无法完成回购准备起诉对方有关。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01/img_cdn_138_48191727722867.jpg<br>

“回购潮”来势凶猛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很多2014-2016年间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都已经陆续进入退出期了。

2015年,是创新创业的高潮。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一时间国内新创企业数量如井喷态势,股权投融资一路水涨船高。

很多的科创企业,都是在那几年拿到了融资的第一桶金。大家都以为,这是个创业的春天。

然而,到了该收获的时候,却发现田地里是一地鸡毛。很多创投基金背后的国资LP(有限合伙人)都坐不住了。

就两个字:还钱。<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其实,即便触发了对赌协议中的回购条款,也并非一定要对簿公堂。出资人和被投资方还可以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而直接起诉创业公司、要求强制执行实乃下策,其效果无异于焚琴煮鹤,把还没成熟的创新果实强摘下来吃掉。而对于很多科创公司以及创业者本人来说,都是毁灭性打击。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01/img_cdn_138_7211727722868.png<br>

这种苦涩,创业锤子科技失败后,拼命直播还债的罗永浩一定很有共鸣。

事实上,对赌回购在今天已成了双输之局。礼丰律师事务所在对数百个裁判案例的抽样统计发现,进入司法程序的回购案件执行效果不容乐观,平均执行回款率仅为6%。绝大多数进入司法程序的回购案件,都收不回本金。

但对于国资管理机构来说,该打的官司还是得打。因为国有资产保值的红线必须执行,起码要在审计上有所交代。

能不能收回本金,也许不那么重要,能够过关才最重要。

3

那么,中央及地方政府密集出手,能否重振当前萎靡不振的创新创业市场?创业的春天,又要来了吗?

很多专家对此的观点是:谨慎观望。<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招商启航总经理王金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可能完全不考核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重点还是建立更加细化的考核标准。

因为对国资基金的考核,还涉及到财税、审计、纪检监察等多个部门。仅一个“尽职免责”,就有很多的解释空间。

规则不够清晰,仅凭一纸“免责声明”,显然不会让广大国资基金管理者放下顾虑。

但不管怎么说,这终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国家已更加重视容错机制的建立。

想要干事创业,就必然要允许失败。科创成果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很多知名的科技巨头也经历了漫长的“死亡谷”,最终才得以拨云见日。对此,承担“挑大梁”作用的国有资本,应更有远见和耐心。

在今天的中国,耐心变得无比重要。<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容亏80%!地方给国有资本“松绑” 力度前所未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