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人物采访 发表于 2024-11-11 06:30:59

80后湖南妹离婚后在丽江遇比利时男 二婚很幸福(图)

<div style='font-size:1em;'>
                                                       我叫胡小艾,一个80后的“超生户”,在妈妈盼儿子望眼欲穿的时候,我这个不速之客悄然而至,成了家中的“意外惊喜”。工作后,我开始了在广州与丽江之间的迁徙,像候鸟追逐季节,我追逐着心中的那片蓝天——广州赚钱,丽江享受生活。后来,我在丽江开了一家小茶馆,与过往的旅人分享着茶香和故事。这期间,我也经历过一段短暂的失败婚姻。可是,命运总是喜欢在不经意间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今年3月的一个夜晚,茶馆里灯光昏黄,茶香袅袅,一个比利时男人,带着一股异国风情,悄然走进了我的世界。

我们用手机翻译交流,用手势比画着彼此的心意,那一刻,我的心,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31511731270631.jpg<br>
(我就是茶半山屋的胡小艾)

80年代,我出生在湖南永州,就是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提到的,“产异蛇”的永州。我有两个姐姐,在那个计划生育非常严格的时代,我属于“超生”。我们那里重男轻女现象很严重,没有儿子的家庭会被人瞧不起,甚至被欺负。

在接连生了两个女儿后,妈妈盼星星盼月亮,一直眼巴巴地盼着有个儿子,我的出生,有多么不合时宜,可想而知。
<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本来家里就很穷,又因为各种原因搬过两次家,日子过得就更紧张了。妈妈性格强势,还有点暴躁,我从小就有些胆小、懦弱。记忆中,我很少穿过新衣服,一直都是穿俩姐姐的旧衣服,也从来没有过零花钱。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75491731270632.jpg<br>
(我与比利时老公)

在学校里,我总是有些自卑,觉得和同学们格格不入,做起事来,也一直小心翼翼的。我特别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做什么事,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总是,别人会怎么看待我。所以,每天一放学,我就赶紧写作业,一半是自觉,一半是怕妈妈骂。

初中毕业,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完全可以上高中,考大学。但是,为了能早点赚钱,我还是选择了上中专。

我学习的是旅游管理专业,一毕业,我就去了广州。初到大城市,繁华热闹,生活节奏很快,一切都要适应。我先后干过几份工作,后来,我还考取了人力资源管理助理资格证。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32951731270633.jpg<br>
(2010年夏 当地纳西族朋友家玩)

有一次,我在网上偶然瞥见了丽江的旅游资讯,那里的风景美得令人窒息,瞬间点燃了我心中对远方的无限向往。对于从未远途旅行过的我,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期待。

当我真正踏上丽江这片神奇的土地时,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的阳光温暖而明媚,蓝天如洗,云彩悠然自得,每一幕都美得像精心布置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我瞬间被这份纯净与美好深深吸引,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我要留在这里,让这份美好成为我生活的常态。

带着这份憧憬,我前往了当地的人才市场。凭借着人力资源管理证书,我很顺利地获得了《丽江日报》行政工作的机会。
<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34171731270634.jpg<br>
(2010年夏,带队徒步 虎跳峡景区)

初入职场,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新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份工作远非我想象中的那样充实。每天的工作内容单调乏味,几乎让我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尽管环境优雅,待遇稳定,但内心的空虚与迷茫却日益加剧。

人总是在忙碌与闲适中寻找平衡,而我显然在这份清闲中迷失了方向。几个月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决定辞职回归广州,继续为梦想奋斗。丽江的美好始终萦绕在心头,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那片蓝天、那片阳光,以及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愫。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广州赚钱、丽江游玩的奇妙旅程。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41931731270635.jpg<br>
(2010年秋,带队从雨崩村到尼农)

在广州,我投身于一片繁忙与紧张的漩涡之中,高楼大厦间,我匆匆忙忙的脚步声与城市的喧嚣交织在一起。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算起心中的小账本,期待着那一刻——攒够一笔足以让我在丽江过上一段时间恬淡宁静日子的钱。

终于,当那个数字在账本上跳跃起来,我知道,是时候再次踏上那片让我魂牵梦绕的土地了。

丽江,这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总是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无尽的安慰与宁静。我放下行囊,漫步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感受着那份久违的闲适与自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脸庞,带着一丝丝凉意,仿佛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随风而去。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22801731270636.jpg<br>
(2014年,与当地村民一起上山收野生蜂蜜)<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在广州与丽江之间,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忙碌与宁静,繁华与古朴,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几年后,我彻底结束了这种候鸟式的生活,定居在丽江。

我在丽江干过很多工作,但最令我情有独钟的,莫过于户外旅行领队这一角色。那时正值青春年少,这份工作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边玩边工作的奇妙冒险,我觉得自己很酷。

在领队的日子里,我经常带着游客们攀登巍峨的梅里雪山,带队从雨崩村到尼农。当时,同事还给我取了个外号“雨崩公主”,一是常走雨崩线的女孩子,二是我每次都全副武装防晒,并且自费骑马。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82021731270638.jpg<br>
(采集野蜂蜜)

记得有一次,我们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大雪封路,车子被困在雪地里,寒冷刺骨。我们只能用小手帕捂着膝盖取暖,度过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夜晚。更惊险的是,半夜时分,车子竟然从雪山的斜坡上缓缓滑下,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说起趣事,有一次带团住在村子里,夜晚月光如水,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突然,一位男游客半开玩笑地说:“我今晚上给你暖被窝。”我那时年少单纯,也没多想,就随口应了声“好啊”。结果到了睡觉前,我竟然真的喊他去给我暖被窝。他也真的钻进去给我把被窝暖热了。

然后,我就说:“可以了,你回去吧!”他就走了!这件事后来成了我们之间的一个笑谈,而那位游客也因此成了我的忠实客户。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40471731270639.jpg<br>
(2017年8月 茶艺师培训 开班茶会 左一本人)<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在带团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我的同事们经常会带着客人去买些土特产来增加收入,但我却从未这么做过。我认为既然说好的是纯玩团,就应该让客人们尽情享受旅行的乐趣,而不是被购物所打扰。

我这样就比同事们少挣了很多钱,他们也觉得我有些“不知变通”,但客人们似乎对此并不反感。他们更看重的是旅行的品质和体验,而不是那些花哨的购物环节。

因此,在那些年里,当同事们纷纷买房买车时,我依然每天拿着150块钱的带团费。虽然收入不高,但我的内心却感到无比安宁。我做人做事就图个坦荡心安。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53571731270640.jpg<br>
(茶艺培训课同学们切磋交流)

之后,我投身于V商行业,专营土特产,并有幸邂逅了茶叶这一瑰宝。通过茶叶,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茶友,我们经常一起分享茶文化的魅力。

后来,在朋友的多次劝说下,我萌生了开设茶馆的念头,但我深知以自己当时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起这样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空间。毕竟,我是个凡事都要心里有底的人,不像有些人,哪怕对茶一无所知,也敢贸然开店。

于是,从2017年5月起,我决定拜师学艺,踏上了长达五年多的茶艺学习之旅,直到2022年10月,我才觉得自己真正有所成长,更加坚定了开茶馆的决心。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26241731270640.jpg<br>
(我第一次学茶)

这五年里,我紧随师傅的脚步,从参观茶园,了解茶叶的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我还积极参加茶博会,博观各种茶艺会,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茶叶和茶艺表演。那些日子里,我仿佛被茶香包围,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茶的气息,每一次泡茶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我的老师,一位气质高雅、谈吐不凡的茶艺大师,她总是以一身精致的中式服饰示人,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从容与优雅。每次她泡茶时,那份专注与宁静都让我深深着迷。我学着她的样子,调整呼吸,让自己沉浸在茶香之中。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也开始注重着装和气质,努力让自己在泡茶时能够融入那份宁静与和谐。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69511731270641.jpg<br>
(瞧,我多专注)

学习茶艺的过程并不容易,但每一次泡茶都让我感到身心愉悦。我从如何正确握持茶具学起,到如何控制泡茶的水温和时间,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老师还教我如何用心去感受茶叶的香气,如何用手指去感受水温的微妙变化。

我学着老师的样子,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让茶香在鼻尖萦绕。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世界,所有的喧嚣都被隔绝在外。每一次泡茶,我都能感受到茶叶在我手中绽放出的生命力,那种与茶叶之间的默契和联系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掌握了茶艺的精髓。我开始懂得如何根据不同的茶叶调整泡茶的方法,如何控制茶汤的口感和香气。每一次泡茶,我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仪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我的身心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地滋养和放松。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42691731270643.jpg<br>
(茶艺培训课)

才艺准备充分后,我便着手寻找理想的茶馆房子。几经波折,终于谈妥了我一眼看中的半山房间,开始自己设计装修,并为其取名“半山茶屋”。

“半山茶屋”位于半山之上,环境清幽,高低错落的布局让它与山林融为一体。茶馆内部保留了古朴韵味,同时融入了现代简约元素,既传统又时尚。<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每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半山茶屋”时,我便开始忙碌起来。一扇扇地打开门,一扇扇地打开窗,让清新的空气和窗外的景色一同涌入茶馆。我精心布置每一处细节,确保每一件茶具、每一幅画都摆放得恰到好处。然后,我会泡上一壶好茶,等待客人的到来。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81051731270644.jpg<br>
(茶艺师培训结业考核)

在茶馆里,我不仅是主人,也是茶艺师。我热爱茶文化,在品茶的过程中,也喜欢和客人交流各种茶叶的特点和泡茶的技巧,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感受。

与此同时,我还组织各种与茶相关的文化活动。

比如:师门内的茶艺接龙,大家围坐一堂,以茶会友,共享茶艺的乐趣;还有节令性的采茶品茶活动,让大家从采摘到品鉴,亲身体验茶文化的魅力;更有新茶的品鉴会,每一次都能吸引众多茶友前来,共赴这场关于茶的文化盛宴。这里,是茶的世界,更是文化的港湾。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40371731270645.jpg<br>
(2018年1月,丽江新城,我开的第一个小茶店)

我的茶馆开张已一年多了,这一年,我遇见了很多不一样的客人,经历了很多温暖的故事。

今年大年初一,我的茶馆迎来了一位“回头客”。他戴着眼镜,气质温文尔雅,穿搭带着一丝古风韵味。记得他之前曾来过一次,我们交流很顺畅。这次,他特意来感谢我,并送上了一管精致的香,香管上挂着亲手制作的小挂件。这份意外的礼物,让我这个年过得倍感温暖与喜庆。

在我的茶馆里,曾来过一位韩国宝妈。她不仅被我这里醇厚的茶香所吸引,更对我们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情有独钟。回国后,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这份独特的体验。于是,我的茶馆不断有韩国客人来寻找那份美好记忆。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78591731270645.jpg<br>
(第一次去茶山)

今年3月20日的晚上6点多,曾与我在茶叶店工作的朋友,带着一位比利时客人走进了我的茶馆。那天,我忙了一天,早已筋疲力尽,还有客人要招呼。而我的那位朋友,她性格活泼开朗,就自个儿招呼起了她带来的客人。其实,我还有一丝顾虑,就是我的英语不好,面对外国客人,我确实有些手足无措。

那天,我姐姐、姐夫以及他们的朋友从外地赶来,这个我朋友知道。所以,待了一会,她就要走了。然而,比利时客人却似乎意犹未尽,表示还想再坐一会儿。于是,我的朋友找了个借口,早早地离开了,这下我只能自己招呼这个人了。

我深吸一口气,提起精神,走向了他。他礼貌地要求加我联系方式,并随后发来信息说:“我很想在你这里找个工作。”我以为他只是觉得这里环境舒适,想做做义工,便急忙岔开话题,告诉他我这里并不缺人手。然而,他却并不在意我的回绝,转而和我聊起了酒吧和音乐。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42591731270647.jpg<br>
(他走进了我的世界)

就在这时候,我的姐姐和姐夫已经到店了。然而,比利时客人却依然揪着我不放,继续和我聊天。我姐姐她们就出去买东西了,回来后,已经9点多了,他还在和我聊个不停。

我实在不好意思让姐姐饿着肚子等我,于是鼓起勇气说我们要去吃饭,顺便问他是否愿意一同前往。我本想这是下逐客令,没想到他却开心地接受了邀请。

我们吃完饭,已经接近深夜11点了。由于姐姐他们租了车,我便询问比利时客人住在哪里,表示可以送他回酒店。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99571731270648.jpg<br>
(我的茶室)

在路上,我忍不住偷偷向姐姐吐槽:“这个人怎么那么没有眼力见儿呢,人客套一下都看不出来。”姐姐却笑着说:“你没有发现吗?他好像喜欢你。”我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自己只顾着忙碌,竟然没有仔细打量过这个外国客人。

送他回酒店后,我本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他回去后,当晚就关注了我的视频hao,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给我发来了早安的问候,还附上了他酒店窗外的风景照。他称赞我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言语间充满了欣赏之情。我当时以为这只是应酬的话,并没有太在意。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每天都来店里,有时还会送我一枝花。每天早晚的问候更是从未间断。第四天,他前来道别,说他要回去了。还给我送了两套冰岛茶,并提议要买我一个杯子作为纪念。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12751731270649.jpg<br>
(我第一次穿马面裙)

我觉得人家送我茶了,礼尚往来,便送他一个杯子。奇怪的是,当他要离开的时候,他的身体竟然微微发抖,仿佛有万般不舍。

回想起这段经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比利时客人真的对我产生了感情。而我,却因为忙碌和迟钝,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找一个外国人。我觉得不同国家,生活习惯不一样,加之我的英语不好,根本没法儿顺畅交流。

他回到比利时后,依然问候“早安”、“晚安”,他那边是英语,我这边是汉语,然后各自翻译。慢慢地,我们开始介绍各自的情况。我得知他比我大四岁,也曾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更让我惊讶的是,他在比利时开了一个中国茶馆。这样,我们的话题就更多了。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20511731270650.jpg<br>
(隔着千山万水的相遇)

后来,我依然发汉语,他也用汉语回复。我很奇怪,以为他怎么设置的,可以直接将英语转换成汉语。直到后来见面,我才知道,他是先输入英语,然后再翻译成汉语发给我。这中间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五月初的一个清晨,我鼓足勇气,决定打破文字交流的局限,主动发起了视频通话。虽然心中有些忐忑,但我知道,这是我迟早都要面对的。由于时差,我这边是清晨,而他那边的天空可能还挂着星辰,但他的笑容却如同阳光一般,瞬间照亮了我的屏幕。

刚开始,我的口语并不流利,甚至有些词不达意,但他总是耐心地听我讲完,然后温柔地纠正我的发音,告诉我更地道的表达方式。我也会自己查词典,尝试翻译更准确的词句,让我们的对话更加顺畅。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44081731270651.jpg<br>
(我在老公的茶馆)

有时候,我们什么也不说,我看着他做饭,他看着我洗漱。随着交流的深入,他像一位热情的导游,开始为我介绍比利时的风土人情,从古老的城堡到繁华的街市,从传统的美食到现代的艺术……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国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发感受到他的真诚与细心。他虽话不多,但每一个举动都让我感到安心与踏实。他几次邀请我去比利时,而我,由于种种顾虑——办理护照签证的繁琐、从未踏出国门的胆怯、语言沟通的障碍,以及传统观念中男方应主动到访的想法,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64541731270652.jpg<br>
(2024.9 我组织的宋代点茶雅集)

然而,情感的力量是强大的。随着我们感情的日益加深,对他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尽管他计划10月再次来中国,但我已迫不及待想要见到他,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他和他的家庭。

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主动出击,将计划提前。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一次对这段感情的深度探索和考验。我想,如果等到10月他来了,我再去比利时,万一发现些什么不真实的东西,那将会更加尴尬和难以收场。而现在,我权当是去旅游一次,去感受异国风情。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50941731270654.jpg<br>
(我和朋友在我的茶室)

于是,在,6月6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踏上了比利时的国土。一切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美丽而宁静。我还见到了他的父母,他们热情而友好,尤其是他的母亲,没有过多地询问我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而是给我看了他小时候的照片和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切。

我们之间的相处异常和谐,无论是性格还是生活习惯都高度契合。我们都喜欢安静的环境,都懂得照顾对方的感受,都是典型的恋爱脑。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67641731270655.jpg<br>
(2024年6月,老公的茶室)

还有一件事,也很巧合。我去了比利时才了解到,他也是2017年5月开的茶馆,我也是那时候开始学茶艺的。

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更是让我感动。而他的前任也是中国人,这使得我们在饮食和文化上没有任何冲突。唯一让我感到有些奇怪的是,他每天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后都要洗澡,但当我提出疑问时,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这是他的习惯。

后来,他向我袒露了他和前任的一些往事。他说前任可能是为了身份和他在一起的,并不喜欢茶馆的氛围,很少去他的茶馆。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81981731270656.jpg<br>
(2024年6月,在比利时)

后来,我还了解到,尽管他们分开了,但他还是给前任开了一家奶茶店,而且就在他的茶馆所在的街上,并且他们工作上还有一些往来。他的茶馆,还是中国网店的线下取货点,他前任也会来取快递。

起初,这让我有些不舒服,但当我看到他如此坦荡和真诚时,心中的芥蒂也就烟消云散了。

我在比利时待了半个月,等到我离开时,我们已经约定了要结婚。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46131731270657.jpg<br>
(2024.6比利时 与老公游布鲁日)

在漫长的等待中,9月份,他提前来了丽江。因为之前他说过,对我搞的具有古典审美的雅集茶会很感兴趣,所以,在他来之前,我已经悄悄做了准备,赶在6号他生日当天,作为礼物送给他。

我们还一起租车去旅行,去感受中国山川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然后,在提供了很多证明,打了很多电话,发了很多邮件,办理各种复杂手续后,9月19日,我们终于在昆明领了结婚证。这还只是中国的结婚证,将来还要到比利时再次办理比利时的结婚证。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35291731270658.jpg<br>
(雅集茶会,与朋友一起)

这个手续复杂,不仅因为是涉外婚姻,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姓名太复杂了。有的证件上是简称,有的是全拼,对不上号。他的姓名大概分4部分:名字、父姓、母姓,还有简称。

10月底,我们就要去比利时了。我们原来的计划是他来中国,我们一起在丽江经营我的茶馆。去了比利时,我发现他的茶馆客源比我的更稳定,收入也更高。所以,我目前暂时保留我在丽江的住房,放弃茶馆,跟他一起去比利时。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1/img_cdn_138_96271731270660.jpg<br>

(我在比利时)

我做事考虑比较多,一直到一切谈好,要领结婚证了才告诉家人,不想他们替我担心。

至于将来孩子的问题,我还是觉得怀孕太辛苦,养育孩子也需要更多付出,这些都不是我能承受的。他也尊重我的选择。至于将来养老,那就只能靠国家了。好在比利时的福利很不错。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期待着我们永远相爱,爱到永远。

【口述:胡小艾】

【撰文:陌上花开】

【编辑:乌溪雾】<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0后湖南妹离婚后在丽江遇比利时男 二婚很幸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