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电影 发表于 2025-1-25 13:00:15

头号影评人把自己所有的DVD都卖掉了,2万美元(组图)

<div style='font-size:1em;'>
                                                        对于我来说,今天看到的最震撼的新闻,莫过于乔纳森·罗森鲍姆(Jonathan Rosenbaum)在年前把他所有的、近 6000 部 DVD 收藏都卖掉了,作价 20000 美元,约合 14.5 万人民币。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25/img_cdn_138_14571737774012.png<br>

indiewire报道

震惊在于,我是多熟悉这个人。

曾经,在 2000-2010 年代的 DVD 黄金时代,罗森鲍姆曾经是我们这些影碟青年的航向标之一。

他在 1987 至2008 年长期是《芝加哥读者》(Chicago Reader)的首席影评人,也曾担任法国《电影手册》的撰稿人和年度十大的评委多年。<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最重要的是,他在过去 20 年里,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影碟文化。

他在加拿大的《Cinema Scope》杂志长期开辟 DVD 推介专栏,为影迷和读者推介近期最值得购买的 DVD。

如果你还曾是 CC(The Criterion Collection)的粉丝,你肯定对他不陌生,许多 CC 出品的影碟附带的推介手册了,都见到他的身影。

他为 CC 出品的《大幻影》(Grand Illusion,1937)、《罗生门》(Rashomon,1950)、《瑟堡的雨伞》(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1964)、《精疲力尽》(Breathless,1960)、《镜子》(The Mirror, 1975)等影评手册上贡献了精彩的推介文章。

他是物理介质时代不遗余力的推手,他曾是我们买碟的风向标。

可是 2024 年即将结束之际,他一股脑把自己毕生所有的 DVD 的收藏,都卖掉了。

去年 9 月,他在 Craigslist(一个分类广告网,类似闲鱼)上发布一则消息称: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一直是一名影评人(1987-2008年担任《芝加哥读者》的首席影评人),并为《Cinemascope》杂志撰写了十多年的「全球 DVD 挖掘」(Global Discoveries on DVD)专栏。此外,我还在博洛尼亚电影节(Il Cinema Ritrovato)的DVD评审团工作多年。

我拥有大量状况极佳的DVD和蓝光收藏。最近,我清点了其中5564张光盘,并可以根据要求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一份SLXS格式的内容详细表。一些盒装套装甚至从未开封。这是一个致力于世界电影史的收藏,但大多数电影来自好莱坞。

另有两部 16mm 的稀有电影拷贝,考虑一并出售。」<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25/img_cdn_138_49831737774013.png<br>

一口作价 20000 美元。

这些DVD收藏曾是他多年来辛勤积累的成果,罗森鲍姆坦言出售它们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我曾经拥有大约12000张DVD」,他回忆道,「这是一个让我感到非常骄傲的收藏,但我意识到我不再需要它们了。我的妻子和我正在搬家,我们需要精简我们的生活。」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25/img_cdn_138_43311737774014.png<br>

罗森鲍姆的 DVD 清单,共5566 套

决定出售收藏并不是一个轻易做出的决定。

「我考虑过很多,因为这些DVD不仅仅是光盘;它们代表了许多关于电影的记忆和经历,」罗森鲍姆解释说。「但最终,我意识到重要的是那些电影,而不是拥有它们。」

罗森鲍姆生于 1943 年,今年他 81 岁了,和妻子现居巴黎。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坦言,他急需一笔钱来偿还债务。<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在 Craigslist 发布当天,这则帖子即在推上疯传,当天,这笔交易就成交了。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25/img_cdn_138_85921737774015.png<br>

买家是一位他认识的芝加哥儿科医生兼影迷,这位医生打算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让孩子们观看这些电影。他们现在不定期地在网上碰头,一起讨论电影,以及这些 DVD 日后将如何善用,比如,将会在医生的观影室里举行观影会,一起成立一个电影俱乐部。

罗森鲍姆对此非常满意,并且他相信这些DVD能够被很好地利用。

「我认为这非常棒,因为它们可以接触到更多人,尤其是孩子们,」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把电影分享给那些可能没有其他机会看到它们的人。」

其实在放在网上发售之前,罗森鲍姆曾接触过芝加哥大学电影研究中心,对方愿意在接管全部 DVD 收藏,但这笔交易一直迟迟未能落实,罗森鲍姆最后「出此下策」。

除了要偿还债务和断舍离,另外一个促使罗森鲍姆放弃他毕生 DVD 收藏的重要原因,他在很久之前,便已是忠实的下载党。

他是全球最隐秘也是最知名的资源网 KG 的最铁杆用户之一。

在 KG,他除了能找到他所有的 DVD 收藏的片目之外,另外一些在 DVD 根本找不到的资源,鼠标点点也能轻松拥有。

比如他最钟爱的智利电影大师劳尔·鲁伊斯(Raoul Ruiz)一些早期罕见的电影,连 DVD 都没发行过,KG 却能轻松下载到。<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25/img_cdn_138_65431737774016.png<br>

全球最好最牛的资源站,没有之一

罗森鲍姆说:「现在我还考虑卖掉我所有的书,那么我可以赚多一倍的钱。这意味着我可以乘坐商务舱去巴黎。」

对于罗森鲍姆卖掉他所有的 DVD 收藏,大众的反应都是差不多的,Reddit 上,网友都表示吃惊。

要知道,即使在流媒体和下载时代,物理载体仍然拥有为数不小的拥护者。

这些拥护者,又大多是年轻人。

这个我深有体会。

疫情时,我在闲鱼上出一些我买重复的或者不需要的 DVD 或 CD,买家绝大多数是 90 后或 00 后。

他们对于这些旧时旧物的追捧,真是令人意外。

到了今天,也许已经不再存在哪个载体观看体验更佳,或哪个介质更适合保存的讨论了。<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像罗森鲍姆这样,与录像带、LD、DVD 共同成长的,物理载体更多意味着习惯和情怀;

而对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旧体验」(DVD Is the New Vinyl)。

罗森鲍姆不再年轻,这些身外之物对于他来说,越来越像累赘。

所以不难理解他的选择。

这个故事对于我来说,更多的启发还是,除了留在你的脑海和生命里,其他一切,都是冗余之物。

尤其在这冗余太多太多的年代。

你们呢?

你们是如何和自己的收藏癖作斗争的?

你们还会继续买碟吗?<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头号影评人把自己所有的DVD都卖掉了,2万美元(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