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乘之尊 发表于 3 小时前

此消彼长!美濒海舰和中国056护卫舰不同的火力改造(图)

<div style='font-size:1em;'>
                                                        前言:濒海战斗舰和056型护卫舰都是中美两国海军数量最多战舰,不同的是濒海战斗舰是远洋进攻武器,056型护卫舰是近海防卫武器,可056型护卫舰的武器比濒海战斗舰强多了,不过近年056型护卫舰开始拆除武器,而濒海战斗舰在加强武器,这是为什么呢?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25131738465252.jpg<br>

一:濒海战斗舰的起源

九十年代苏联红海军烟消云散后,美国海军误判自己在大洋上已经天下无敌,但越来越多的近海成为战场,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毁坏的舰船大多在近海水域被击中,大吨位远洋的宙斯盾级驱逐舰对近海水域暗礁、水雷、柴电潜艇、小型快艇及岸上武器相当无奈,于是美国海军提出了“由海向陆”战略,这就需要一种能到别国海岸“吊打”主要装备轻护卫舰、快艇、潜艇对手的轻型战舰,把更昂贵的巡洋舰和驱逐舰解放出来,考察过瑞典、英国和挪威等国的小型舰只后,美国海军于2004年5月正式提出吃水浅,速度快,作战效能高,用途广泛的小吨位战斗舰要求,最后通用动力公司的“独立”级三体船方案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自由"级高速半滑行单船体方案双双中标,濒海战斗舰由此应运而生。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78601738465252.jpg<br>

与传统只能用于武装巡逻的轻型护卫舰不同,濒海战斗舰是一种实打实的进攻性舰只,以20节速度行驶时航程达到4300海里,作战时先由航母舰载飞机及巡航导弹器摧毁敌方海空力量,随后这种满载吃水3.05米的战舰深入对手的浅近海域清扫对方小型攻击艇和柴电潜艇,并清除水雷为登陆部队开辟安全航道,必要时甚至可以深入内陆河流进行打击,濒海战斗舰采用喷水推进,最高航速可达60节,冲刺时航程为1500海里,30节航速时能在230米的距离内刹停,全速航行时360度回转直径是800米能在近海灵活摆脱高速来袭的快艇和躲避鱼雷的攻击,可以迅速接近的岸上目标或海上舰艇,配备的TRS-3D型C波段雷达和多面体隐身设计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航母编队的水上“舰载机”。<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7251738465253.jpg<br>

不同的任务和作战需要通过换装不同的集装箱式模块满足,每个任务包价值5800万美元,任务包集成到标准尺寸的集装箱中,通过托盘最快在十个小时内安装在舰上,水雷战模块包括AN/WLD-1远程操作猎雷系统、AN/AQS-20A声呐水雷探测系统、机载水平感应扫雷系统、机载激光水雷探测系统和机载水雷排除系统,装备反水雷任务包就是扫雷舰,反潜战模块包括“海魔爪”海底监视系统,MH-60R直升机和“斯巴达”无人驾驶水面航行器,装备反潜任务包就是反潜舰,装备水面战任务就是战斗舰,火力是濒海战斗舰对付小型攻击艇的支柱,濒海战斗舰装了1门MK110式57毫米隐身舰炮系统,水面战模块还有1门射速每分钟200发的MK46型30毫米舰炮,还包括一种射程可达40千米的非视距发射系统和精确攻击导弹。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83381738465254.jpg<br>

二:问题重重的科幻武器

濒海战斗舰从构思、设计、建造到部署无不渗透着“省钱”这个因素,当时美军面临财政约束与战略转型双重压力,如何以成本更低廉的方式来维持美国的军事霸权成为国防部的问题,但每艘成本高达5亿美元,加上任务包要5.58亿美元,几乎和6.05亿美元一艘的“佩里”级护卫舰差不多,但作为美军价格最低廉的舰只,濒海战斗舰还是挤入海军的造船计划,“佩里”级护卫舰也是美国海军在财政预算压力下造舰的产物,通过阉割动力装置和“捕鲸叉"发射装置,还使用不讲生命力的单浆单舵后降低成本,但铝合金结构设计有缺陷,甲板与壁板交界处会出现疲劳裂纹,然后沿甲板或壁板扩展。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48501738465255.jpg<br>

美国海军是知道铝合金结构有重大缺陷的,之所以坚持濒海战斗舰继续采用铝合金结构,只因追求高速的别无选择,于是首艘濒海战斗舰LCS-1“自由”号服役没多久就船体出现裂纹发生重大泄漏事故且,“独立"级的濒海战斗舰主船体连接两舷片体的结构部分在经历了超高速航行反复的砰击、更大幅度的中拱和中垂后也于36、45号肋位处也出现同样裂纹,美国海军心知肚明,只能归之焊接缺陷的施工质量问题,濒海战斗舰还一直饱受资金超支、交付延误.机械故障诸多问题的困扰,2015至2016年间,6艘濒海战斗舰中有4艘在9个月时间内先后出现机械故障,,被批评为“小烂船”,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批评说:濒海战斗舰的经历让我感到羞愧。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47231738465256.jpg<br>

于是濒海战斗舰黯然离场的结局初露端倪,在2021财年,美国海军向国会提出退役前4艘濒海战斗舰,其中“独立”级首舰只服役了13年,“自由"级首舰只服役了11年,理由是原本预设的25年服役期只有一半,延寿需要付出25亿美金的代价,对预算捉襟见肘的美国海军来说得不偿失,于是濒海战斗舰开始在正当壮年时退役,剩下的35艘航速被限定在15节,国防部的武器测试报告指出:濒海战斗舰“在敌对的作战环境中无法生存”,共和党议员邓肯●亨特则说:“假设1艘濒海战斗舰遭到7艘伊朗小型攻击艇,那么它将毫无招架之力,只有尽快逃之天天,对反舰作战能力差的批评由来已久,57毫米隐形舰炮打海盗没啥问题,但若与中国护卫舰对抗,则近乎于裸奔。

三:重返亚太中的濒海战斗舰<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美国在2009年7月就公开提出“重返亚洲”战略,以保持对中国的强大压力,濒海战斗舰是美军向亚太地区转移军力的重要一环,计划到2020年将6艘航母以及大部分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50多艘濒海战斗舰中的大部分都将部署在亚太,2012年6月,美国与新加坡达成在新加坡部署4艘濒海战斗舰协议,填补美军在波斯湾至日本横须贺之间没有基地的缺陷,美国海军认濒海战斗舰非常适合中国南海岛礁环境,在群岛海面不易被侦测,速度快难以锁定攻击,部署于樟宜海军基地的濒海战斗舰可在24小时内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只要7天就到达阿拉伯海,2天可到达南海,部署在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关岛乃至夏威夷的濒海战斗舰将会不时出现在南海。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2901738465256.jpg<br>

濒海战斗虽然适合在中国南海岛礁环境下活动,但火力太差了,在濒海战斗舰开始建造时,中国海军为取代老旧的037型反潜护卫艇,也研制了一种056型护卫舰,首舰582舰2013年入役,并在以战时速度在四家造船厂建造,虽然只是一款1400多吨的小舰艇,但舰型设计好,自动化程度很高,航行性能和生活设施都不错,非常适合作为巡逻舰使用,由于制造简单,成本不高,海军直接采购了72艘,056型护卫舰除了一门76毫米全自动速射炮外,还配备有YJ-83反舰导弹和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濒海战斗舰的火力和056型护卫舰相比就太差了,美国海军也计划安装“网火”、“格里芬”、长弓地狱火等各种短程导弹。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95391738465257.jpg<br>

不过这些导弹威力太小,于是又加装“捕鲸叉”反舰导弹,但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在上层建筑的改装让重心急剧升高,稳性下降,因此美国海军想搞一种重量轻射程及威力不弱的反舰导弹,最后挪威的NSM反舰导弹中标,挪威海岸线曲折绵长,沿岸港湾岛礁杂乱回波甚多,识别,跟踪,锁定中小型舰艇不易,因此对反舰导弹在复杂环境下的作战有着特殊要求,如射程应尽可能远又要尽可能小,西方主流的“捕鲸叉"。“飞鱼"等反舰导弹都不能满足,挪威便独立研发出颇具特色的“企鹅”反舰导弹,90年代为取代“企鹅"反舰导弹,挪威开始研发全向、高精度、多任务型的NSM反舰导弹。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63141738465259.jpg<br>

最初是圆柱形弹体,梯形上窄下宽的二元进气道紧贴在弹体两侧,弹头前下方被斜切,美国海军要求能装进F-35战斗机弹舱,于是变成近似梯形的隐身弹体,表面涂敷了吸波涂料,弹头带尖点,能把前下部雷达波偏转到其他方向,弹头装有惯导+中段GPS+.地形匹配制导+末段双模红外热成像的制导系统,带有可以自动识别目标的数据库和基于MILSTD1760通讯协议的双向数据链,可先概略发射,发射前平台的计算机自动生成任务规划和飞行路径,然后输入弹载计算机存贮芯片中,航路点最多可预设200个航路点,在飞行途中可临时分配攻击目标,红外成像导引头可将图像用数据链传回操控人员,避免被假目标误导,战斗部重120千克,爆炸当量为100千克梯恩梯,适合攻击舰艇类目标。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51431738465260.jpg<br>

NSM反舰导弹有潜射型、空射型、岸射型、舰射型,潜射型、空射型矩形进气道折叠在弹腹中,发射后自动弹出,中部有一对可折叠弹翼,展开后翼展达1.36米,弹翼在翼根处向下折叠紧贴弹体侧面,外段折入进气道的收口结构中,折叠式进气道弹出同时弹翼也自动展开,岸射型、舰射型采用了弹腹固定式进气道,弹翼折叠处稍向外移,导弹背部有一对空射挂点,因为这对挂点岸射型、舰射型是背部朝下安装在发射贮运箱导轨上,弹尾串联了一个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射后自行脱落后再翻身180度再进入巡航,充氮气的四联装贮存发射箱长4.08米,高0.89米,宽0.8米,重439千克,最大有效射程可达185千米,最小射程仅为3千米。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92151738465260.jpg<br><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安装两套四联装倾斜发射装置,位置在舰桥前方、主炮后方,发射箱纵向中轴线与靓艇纵向中轴线垂直,与海平面呈20度仰角,向左右发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则装在楔形舰桥下的两侧,向左后侧与右后侧发射,这个布置可在逃跑时打“回马枪”,这样美国海军还认为火力不足,又计划在“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主炮后方安装--座向前方发射的六联装发射装置,“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在其两舷及上层建筑顶各布置一座六联装发射装置,反舰导弹数量达到史无前例的18枚,不过仅1个装填有实弹的发射箱重达846千克,六联装倾斜发射装置总重量5500千克,如此重量又使濒海战斗舰失去了高速优势,完全违背了设计初衷。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2/img_cdn_138_29531738465261.jpg<br>

四:结语

美国海军由于实力下降,军舰越来越少,不得已把原来用于打下手的濒海战斗舰拉出来充数,但火力又太弱,只好破坏隐身改成了一型没有防空能力的大号导弹艇,而中国军队因区域拒止能力的增强,056型护卫舰就有点多余了,于是把2013年-2016年服役的22艘056型护卫舰移交给海警,这些056型护卫舰拆除了所有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只保留了76毫米速射舰炮和单管30毫米舰炮,成了用水炮当主要武器的海警船,濒海战斗舰拼命加火力,就像当年苏联海军恨不得为快艇都装上巡洋舰级火力,056型护卫舰毫不在乎减火力,就像当年美国海军毫不在乎退役佩里级护卫舰,其实反映出中美海军的实力变化。<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此消彼长!美濒海舰和中国056护卫舰不同的火力改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