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死于非命令普京震惊 从此改变了俄罗斯?(图)
<div style='font-size:1em;'>唐驳虎主笔
俄罗斯记者谢尔盖·谢林在自己刚出版的新书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斯大林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同样作为政治强人的普京,则将只会为俄罗斯“留下一片废墟”。<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3/img_cdn_138_64671738521039.jpg<br>
【俄罗斯记者谢尔盖·谢林:卡扎菲之死让普京“十分震惊”】
这位在战争爆发后流亡在外的俄罗斯记者称,卡扎菲之死让普京“十分震惊”,并使他认定“西方正在追捕自己”,因此他必须尽可能一切“自救”,而不考虑这会给俄罗斯或全世界带来怎样的后果。
谢林指出,正是这种“恐惧”让普京走上了一条与斯大林截然不同的道路。他认为,斯大林是改造了苏联,将其适合于自己;而普京则将联邦机构视为制约,并“设法将其摧毁”。因此斯大林留下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后普京时代将“只剩下一片废墟”,一切都会重建。
客观而言,文章的观点过于悲观了。
<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诚然,战争的爆发让一些像谢林这样的俄罗斯人对本国的现状感到失望,但这场战争并未摧毁俄罗斯政治、经济制度的基本盘,总体方向并未被扭转。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3/img_cdn_138_23031738521039.jpg<br>【谢林:普京将只会为俄罗斯“留下一片废墟”】
比如政治方面,总统对国家杜马(下院)和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大幅增强,但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普京的个人魅力和手腕之上的,是在“统一俄罗斯党”长期占据杜马多数议席的情况下实现的。
实际上,叶利钦时代留下的政治游戏规则不仅没有改变,甚至在2020年的修宪中进一步朝着扩大杜马权力,限制总统权力的方向发展——以前总理和内阁人选由总统选择,杜马只能批准;修宪后杜马可以驳回总统的提名,总理提名的内阁人选,也需要杜马审议。
经济方面,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混乱的、无下限的私有化时代后,普京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重新国有化”运动——但程度是有限的,以个案为主。
与此同时,在市场化方面,普京也采取了不少适当的措施。整体来说,相较于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经济制度还是优化了不少的。
而在意识形态方面,尽管在过去3年大幅向右转,向沙俄传统和东正教“倒退”,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不论是“大俄罗斯主义”亦或是“斯拉夫保守主义”,都不太可能走得太远,终究要回归均值。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3/img_cdn_138_58741738521040.jpg<br>【相较于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经济制度还是优化了不少的】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制度以及政府机构并没有被“摧毁”,很多现象的出现,是普京的“强人政治”所带来的。而想要延续这些现象,就必须有一个同样的“政治强人”来接班。
这也是为什么普京的“接班人”一直难产——选不出来。而且即使存在这种有潜力的人,恐怕也不敢完全展现出自己“强人”的一面。
<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这位俄罗斯记者之所以得出“普京将会给俄罗斯留下一片废墟”的结论,还是因为战争。持续近3年的战争,让一些俄罗斯人彻底改变了对这个国家的看法。
不过我们作为旁观者,在看待俄罗斯的未来时,还是要把时间拉长,以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3/img_cdn_138_57391738521041.jpg<br>【谁也没想到战争会爆发,而且一打就是3年】
俄罗斯“成为废墟”的最大风险期,其实还是在叶利钦时代:经济形势比现在糟糕一百倍,社会治安一片混乱、内政上“寡头治国”、外交上几乎毫无建树,还有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惨痛失败。这个坎迈过去了,俄罗斯再怎么折腾,基本上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了。
所以在战争爆发前,尽管谢林这些人也对普京不满,但对俄罗斯的未来,他们的情绪并没有那么悲观,甚至对后普京时代是抱有期待的。
但谁也没想到战争会爆发,而且一打就是3年——真折腾出事了。
如今3年过去了,俄罗斯尽管现状不容乐观,但也没发展到“崩溃”亦或是“一片废墟”这么夸张。就像刚才提到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战争本身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结束战争。以谢林为代表的俄罗斯政商、文化精英,无非是担心俄罗斯重现1918年德国战败后的“魏玛式危机”,但出现“魏玛式危机”的前提,是对外战争的彻底失败。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3/img_cdn_138_17021738521042.jpg<br>【战争本身不是关键,关键是普京要如何结束战争】
如果说普京能以一个比较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那么俄罗斯未来出现“大崩溃”的概率其实是很低的。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缓慢恢复国力,发展的同时仍有积弊,存在危机但不至于崩溃。
<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但如果普京要坚持打到底,那结局就说不准了。别看特朗普现在各种冷落乌克兰,喊话俄罗斯“赶快谈”,将来如果特朗普真要动起手来,恐怕要比拜登政府狠上不少。
因此就看普京的选择了,发起战争很困难,但更困难的是结束战争。特朗普上任的第一天,就曾告诫普京“不达成协议,不结束战争就是在毁灭俄罗斯”——客观而言,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