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输了?大过年的 网友却因拼好饭和吴京吵起来?(图)
<div style='font-size:1em;'>大过年的,有人突然和吴京吵起来了。一个采访视频中,吴京细数着自己的种种丰功伟绩,似乎在向对谈人发起挑衅:中国蚯蚓我吃遍了,你吃过么?我干了两件中国电影没人干的事,你干过么?
另一头,只见网友使了一招虚空索敌,来了个剪辑蒙太奇反问吴京道:美团拼好饭我吃遍了,你吃过吗?我一顿饭用了两张外卖膨胀券,你用过吗?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11821738594828.jpg<br>
几轮“对骂”下来,吴京的气势仿佛越来越低迷,反而是深度共情让网友的天平逐渐倾斜到了同命人,发自内心觉得这一次战狼是真的输了……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15431738594829.png<br><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79441738594830.png<br>
拼好饭、膨胀券,外卖只选有店面……这些只有打工人才懂的加密对话,背后都是关于吃饭这件小事的字字血泪。<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01 33元的4菜一汤属于年轻人的青年大学习
30元的预算能在外卖平台上吃到什么?
北上广的打工人低头不语,加上膨胀券的话……恐怕勉强能吃顿黄焖鸡米饭,还是标配单人餐的那种。
“月薪两万,吃不起外卖”的耸动标题不是危言耸听,一个月赚那点窝囊费,年轻人的恩格尔系数早就飙到了天花板。
而这个时候,擅长各种家常菜的烹调师@阿蔡美食教学,则成了大家很新的“青年大学习”。
不玩梗、不挂小黄车,全程只是安安静静地分享菜谱。他的/30/40/50/60元四菜一汤系列教学,更是无数人如饥似渴的电子教材。
在外打工这么多年,今年突然开始学起了做饭。在被餐厅价格和外卖质量纷纷背刺的今天——吃顿好的——成了他们糊弄人生中为数不多愿意坚守的底线。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9051738594831.jpg<br>
一个做菜的厨子,光是抖音平台就有2500多万粉丝,蔡师傅打破的不仅是大家对下厨的畏惧,还有咱普通人和餐饮界的信息差。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83511738594833.png<br><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蔡师傅的教学视频总是从买菜开始。
鸡和鱼都要买瘦长的,太肥的不好吃;丝瓜要挑打了霜的,味道又嫩又鲜美;同样大小的白萝卜就选份量重的,水分大口感好。
教人做饭的博主很多,像蔡师傅这种从逛菜市场开始教学的人还真没几个。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12551738594834.png<br><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30601738594835.jpg<br>
处理食材的时候,什么部位不能吃,什么部位要仔细处理,这些手把手的新手教学,曾经多少人是嗤之以鼻,如今都在反复回放逐帧学习。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21911738594836.jpg<br>
评论区里一片的“原来如此”、“恍然大悟”,果然上网冲浪能学到真东西。
当初离开家的时候,爸妈只记得叮嘱我吃好喝好,可从来没人告诉咱这“吃好喝好”背后竟然有这么深的一门学问。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40971738594837.png<br><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41241738594837.png<br><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74331738594838.png<br>
光是免费菜谱不算稀奇,蔡师傅还让大家感受到了真正的菜价。<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成本65块钱的四菜一汤,充分利用了一只鸭子的每一个部位,端上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家常小炒。
网友们掐指一算,这样的配置到了餐馆里少说也要300块钱。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30021738594840.png<br>
一顿有鱼有虾有时蔬的营养午餐,所有食材加起来仅需要50元,但有了新生儿的加持、摇身一变成了月子餐之后竟然能卖出7倍的价钱。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6351738594841.png<br><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22861738594843.png<br>
就算是牛马,也得偶尔喂自己吃点精粮。
久而久之,网友们也开始“得寸进尺”,希望蔡师傅能推出更加物美价廉的食谱。“有没有5元宿舍六个人吃的餐?”
“师傅,我工地又50个工人,能不能出一期30块钱50人的工作餐?”
“老师,我们厂2000多人……”
面对逐渐无理的要求,蔡师傅会告诉你:“先学会做人再学做菜。”<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34831738594844.png<br><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62111738594845.png<br><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84751738594846.png<br>
想要学会做人,首先得是个活人,于是有人发明了维持生命体征餐。
甭管是什么食材,都随手往锅里一丢,连改刀都不必,食物煮软了自然有它易于分解的时候。
就这样,营养丰富又美味的一锅端就做好了,东北人深谙其中的奥义。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消费可以降级,但讲究人不甘心生活品质一起降级,用一块羊肉做出了四菜一汤。
从羊油烤饼到彩椒羊肉串,一块几十克的羊肉在锅里反复加班,到头来是一点膻味不剩全都是班味。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31661738594846.jpg<br>
万能一锅炖、一切皆可餐、羊油当道菜、10元吃一天……不断出现的另类美食博主,不只是段子,也是生活。
宁愿自己在家吭哧瘪肚(东北成语,形容做事情非常费劲)地烹饪,也不点外卖了,仅仅只是因为贵吗?<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02 为了吃顿“好饭”这届年轻人太难了
曾经的干净饮食:低油低糖低盐低脂的健康餐。
现在的干净饮食:不加蛇虫鼠蚁。
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干净饮食”这个词就经历了被污名化的过程。
重油重盐已经不能算不健康了,顶多算是高热量放纵餐。
真正的不健康,是隐藏在小作坊里藏污纳垢的烹饪用品、是没有保障的食材来源、是质量堪忧的餐具包装。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94131738594848.png<br>
拼好饭、国潮外卖……2024年,塌房最多的行业恐怕就是外卖了。
每一个看到自己常点的外卖商家登上央视黑名单的打工人,都应该明白这种无能为力的绝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到了年底,又有猪肉铺老板冒着“背弃行业”的风险向大家科普了淋巴肉的猫腻:那些不能吃、卖不掉的淋巴肉,都被不良商家低价收过去卖给消费者。
饺子馅、包子馅里尤为常见,剁成馅了根本分不清是什么部位。吓得大家是倒吸一口冷气:我这辈子到底吃了多少毒素进去?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80531738594849.png<br><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56111738594850.jpg<br>
于是,宁愿在家吃点不那么色香味俱全的,也不想让那来路不明的外卖变成“病从口入”的祸根,最终落实到体检报告上变成一个个上下摆动的箭头。
糊弄做饭,本质是为了不糊弄健康。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12141738594852.png<br>
自己做饭虽然放心,但顿顿下厨终究不是都市牛马的长久之计。
抱着对身体的担忧和对财务状况的心知肚明,一些匪夷所思的用餐方式开始出现了。
社区食堂是最先被攻陷的地方。
曾几何时,这是年轻人不屑一顾的“老年食堂”,仿佛只有图便宜、瞎凑合的老年人才会光顾。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80501738594853.jpg<br>
风水轮流转,今天,当社区食堂敞开怀抱面向所有人群的时候,它们迎来了年轻人热情的光顾,顺便也意外地收获了盈利。
就连曾经被认为是硬伤的“口味清淡”也变成了优点,这才是中国宝宝自己的干净饮食。
有的时候,和老人在同一个环境下就餐甚至变成了一种神奇的疗愈。
老人无法对儿女讲的酸楚、漂泊异乡的年轻人无法对至亲言语的艰辛,仿佛在陌生人之间达成了和解。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1781738594854.jpg<br>
挤不进人满为患的社区食堂,校园小饭桌也是回味美好时光的好地方。
你别嫌我老,我也别嫌你吵,吃进孩子嘴里的食物,有家长们帮你免费质检,食品安全多了一层隐形保障。小朋友的餐饮搭配本来就清淡营养,几个月吃下来说不定还能来个无痛减肥。
曾经被爸妈送进小饭桌时因为失去了午餐自主权骂骂咧咧,现在却主动对它投怀送抱,果然人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能知道什么是珍贵。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小饭桌的生意悄然做了十几年,终于有人听到了成年人的吃饭困境,灵机一动开了一个造福打工人的“大饭桶”。
这些“大饭桶”的掌勺人,往往是小区里的大爷大妈,或是全职在家带娃的妈妈,闲暇时间为同小区的年轻人做点家常菜,他们自己能赚点零花钱,打工人也能减轻不少就餐压力。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40791738594856.png<br>
饭量更大了、菜色更丰富了、价格自然也更贵了,但成人小饭桌也是有增值服务的。
他们是真懂得体谅打工人的艰辛,不仅可以通过小程序下单,还能给你免费送上门,完全杜绝了无效社交可能带来的精神压力。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90501738594857.jpg<br>
如果社区食堂和小饭桌都不能让你彻底放下对食物的焦虑,10元代炒或许是一种三全齐美的选择。
自己采购主要的食材,拿到市场摊位让厨师进行加工,每道菜只需要支付几块钱的加工费,就能得到一份新鲜出炉的现炒佳肴。不仅是明厨明灶现场制作,还从根源上杜绝了预制菜爬上餐桌的可能。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99611738594859.png<br>
网友们纷纷拍手叫绝:解决了外卖不健康、自己做不好吃、吃完了不想洗碗的三大世纪难题。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59581738594860.png<br>
10元代炒,是打工人的米其林,是藏在菜市场里的私房菜馆。
你无法想象“猛火”和“锅气”两个词在中国人心中的含金量,是代炒重新燃起了年轻人对于美食的热情。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58851738594862.png<br>
上门做菜、宝宝饮食、市场火锅……这一两年来还流行过太多新型饮食方式。
回溯这一段看似荒唐不经的吃饭简史,也是记录年轻人这段摸索、重塑、找回生活掌控力的过程。
为了生活,我们让渡了太多的本该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与自由,那么吃饭这件小事,终究还是要自己做主。
03 吃顿好的夺回最小单元的自我
2024年,“吃饭”成为年轻人之间讨论的高频话题。
后浪研究所针对近1000位年轻人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在外出就餐时讨厌的行为中,环境脏乱差以81.2%的得票率位居榜首,而并非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预制菜。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4/img_cdn_138_81521738594862.jpg<br>
吃饭可以是一件小事,也可以是一件大事。
好好吃一段饭,意味着需要充裕的时间去准备食材、充足的空间去烹饪制作、甚至是美好的心情去享受美食。
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掌控力和满意度。
苏轼曾经写下了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意思是说,人间真正的美味还是食物的清淡。
之所以能写下这样的诗句,是因为苏东坡已然尝遍了世间百味和人生百态,才得出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感叹。
而人生蓝图尚未展开的年轻人,如今也对“清淡菜肴”和”糊弄饮食“趋之若鹜,竟然只是因为想要吃得干净、过得凑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永远不要放弃对吃饭的热情。
教2500万人做四菜一汤的蔡师傅说过:“外在很多东西我们都无法改变,只有做饭和吃饭这件事,是只要努力,就有好吃的。”
从吃饭开始,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夺回最小单元的自我。<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