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五记组合拳!“中方反击较为克制,留了余地”(图)
<div style='font-size:1em;'>特朗普重返白宫再掀“关税战”,中国、墨西哥与加拿大首当其冲。而在加墨获得30天缓冲期后,中国成了特朗普政府目前唯一保留加征关税的对象。
外媒注意到,就在美方10%关税正式生效当天(2月4日),中方一口气打出五记组合拳予以反制: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两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钨、碲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在世贸组织起诉以及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中国迅速对美国采取了“以牙还牙”的贸易反制,加剧了市场担忧情绪。多家外媒认为,相比于美方全面加税的举措,中方反击“似乎是相当克制的”,经过精心考量,旨在向美国传递某种信号,同时又不会造成太大损害,这给双方未来谈判留下了时间和空间。
也有学者指出,尽管中方暂时采取了温和的回应措施,但事态发展取决于美方下一步的政策调整:若特朗普将中方的反应视为留有余地的审慎之举,这可能为对话奠定基础,可如果特朗普将此视为直接挑战,美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贸易限制措施作为回应,这将加剧冲突。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5/img_cdn_138_87921738715411.jpg<br>
2023年8月7日,美国奥克兰,集装箱船进入奥克兰港。视觉中国<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路透社4日注意到,中方对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回击相当迅速。在美方关税生效“几分钟内”,中方就宣布对80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煤炭、液化天然气等8项商品加征15%关税,对原油、大排量汽车等72项商品加征10%关税。使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摊牌风险升级”。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在一份报告中称,“贸易战尚处初期,进一步加征关税的可能性很大”。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达成避免加征关税协议的可能性似乎不大。缓和局势的途径依然狭窄,需要双方做出较大妥协。”
在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后,国际原油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0.7%,至每桶75.41美元。美国原油基准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下跌1.8%,至每桶71.90美元。天然气期货价格下跌2.3%,至每百万英热单位3.274美元。香港股市涨幅收窄,欧元、澳元、加元以及墨西哥比索均下跌。报道称,这反映出市场对全球贸易战长期化风险的担忧加剧。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驻香港高级经济学家加里·伍(Gary Ng)说:“与墨西哥和加拿大不同,美中两国显然更难在特朗普提出的经济和政治要求上达成一致。此前市场对迅速达成协议的乐观情绪仍不稳定。”
“即使两国能就某些问题达成一致,关税仍有可能反复被用作手段,这可能是今年市场波动的一个关键因素。”伍说。
报道同时指出,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全面征税相比,中国的反制措施范围有限,延续了中方较为克制的回应方式。此外,中国对美国部分出口商品加征的新关税将于2月10日起生效,这为中美双方达成协议争取了一些时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中方在春节七天长假的最后一天公布这些措施,可能标志着中美打响新一轮针锋相对的贸易战。不过,这并不排除双方进一步对话或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CNN提到,中国的这些举措对美国经济和企业的潜在影响似乎各不相同。例如一方面,中国是全球主要的钨精矿生产国,产量占全球80%以上,因此出口管制造成的影响不小。另一方面,此次加征关税的商品在中美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小。
金融分析机构凯投宏观的中国经济主管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4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这些举措相当温和,至少相较于美国的行动是如此,而且显然经过精心考量,旨在向美国传递某种信号,同时又不会造成太大损害”。<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他补充道,中国加征关税的对象顶多涉及每年从美国进口的200亿美元商品,约占进口总额的12%,这与美国针对的4500多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规模“相去甚远”。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5/img_cdn_138_42181738715412.jpg<br>
2月3日,同加墨通话后,特朗普暂缓向两国加征关税计划30天。CNN
CNN称,目前特朗普仅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与他竞选期间威胁的60%的税率差距较大,如果双方无法就更广泛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可能还会有后续动作。预计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乌克兰冲突、TikTok等问题将在两国预期的谈判中起到重要作用。
彭博社4日报道指出,中国迅速对美国采取了“以牙还牙”的贸易反制,不过中方的举措“似乎是相当克制的”。
“在(特朗普)宣布推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市场认为美国也有一定可能会推迟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使得股市今早出现上涨。”GAMA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宏观投资组合经理拉吉夫·德梅洛(Rajeev De Mello)说,“如今这些希望破灭,关税战已然打响。中国将被迫做出回应,不过会按照自身节奏,并针对特定行业。”
盛宝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查鲁·查纳纳(Charu Chanana)表示,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一个问题——谈判是失败了,还是我们仍应观望。但即便没有利好消息,市场似乎也反应过度了,当前形势凸显出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市场正变得愈发紧张不安。
新加坡投行大华继显(UOB Kay Hian)香港执行董事史蒂文·梁(Steven Leung)表示,贸易谈判复杂多变,很难预测是否能达成结果,所以这需要一些时间。中方最新的声明“只是走向谈判桌前的一种姿态”,“当双方就贸易谈判时间达成一致时”,市场应该会趋于稳定。
半岛电视台援引香港城市大学国际经济法教授朱利安·蔡斯(Julien Chaisse)的话说,“中国的报复性关税是一种经过审慎权衡的回应,而非彻底的升级举措”。
“这些举措表明,中方有意让华盛顿付出经济代价,同时又能在谈判上保留灵活性。”他说,中方选择2月10日作为关税生效日期颇具战略考量,这为中美可能开展的对话留出了时间,为最后一刻的外交斡旋创造了空间,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双方保持对话沟通,那么就有进行调整、部分豁免或作出互惠姿态的余地,从而防止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话虽如此,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华盛顿对这些举措作何解读。”蔡斯同时表示,如果美国将中方的反应视为留有余地的审慎举动,这可能为对话奠定基础,而非导致进一步升级,但如果特朗普将此视为直接挑战,其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贸易限制措施作为回应,这将加剧冲突。
在2月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强调,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发言人指出,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性质恶劣,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美方做法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方多次以单边主义凌驾多边主义,受到广大世贸成员的强烈谴责。中方对美方做法坚决反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发言人表示,中方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我们愿与其他世贸成员一道,共同应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维护国际贸易有序、稳定发展。
央视玉渊谭天:中国可能还会根据美方的措施动态调整相关反制措施
2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谭主认为,这次行动展现了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做法,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立场和态度,同时也为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协商解决问题留有了足够的手段。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这条公告,是在2月4日中午13:01分挂网。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2月4日中午13: 01分,正是对华加征关税正式生效的时间。
而中方也在第一时间,用对美反制关税的行动,对美方的行径进行了有力回应。<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教授应品广同样注意到了时间点这一细节,他认为,这体现出中方对“特朗普2.0”做了全面、成熟的研判,从而就能及时、精准地进行反击。
要知道,这一次,美方是以所谓芬太尼问题为由,对华加征关税。近年来,美方时不时把自身的芬太尼滥用问题“甩锅”给中国,借此对中方实体进行制裁。事实上,美国芬太尼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对芬太尼类物质的严重滥用和监管不力。
中国是全球禁毒政策最严格、执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中方于2019年宣布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物质,是全球第一个采取这一措施的国家。美方自己都承认,“自从中国2019年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以来,几乎没有发现从中国进入美国的芬太尼或芬太尼物质。”
此次,美方再炒冷饭,还将所谓芬太尼问题和与之毫不相干的关税问题扯在一起,手法之业余、牵强,尽显美方欲加其罪,何患无辞的霸权主义本性,中方对此当然坚决反对。
面对美方如此行径,中方第一时间用对美反制关税的行动予以回击,充分展现了中方坚决斗争,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立场和态度。
这一行动,足够硬气。
具体来看,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公告,中方决定:
||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
||对原产于美国的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中方的行动,体现出三个特点。<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一是精准。
谭主找到了这样一组数字:
根据测算,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的煤炭,约占美国对外煤炭出口总量的12.8%。
应品广表示,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这都是美国的相对优势产业,加征关税会使其在中国的竞争力大幅下降,或迫使美国寻求替代的出口地。
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下,这无疑是不大现实的。
打蛇打七寸,中方的反制,就是要让美方感到疼。
除了精准,此次行动的另一个特点,是顾全大局。
美方宣布的是,对所有自华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而中方宣布的是,对美国特定的几项商品加征关税。关于中方反制的效力如何,谭主刚刚已经做过解释。
谭主认为,之所以没有采取和美方相同的举措,正是中国与美国的差别所在——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捍卫者。
应品广就表示,加征关税是没有底线的。中方作为贸易大国,如果将对美关税提得过高,会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产生影响,这是中方不愿意看到的。因此,10%或15%,其本质上体现出中方的顾全大局。<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但同时,这次对美加征关税的幅度也意味着,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中方还有足够的空间予以反制与打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告诉谭主,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政府可能还会根据美方的进一步措施动态调整相关反制措施。
谭主认为,此次行动中方的态度是很明确的:
美方想打,我们奉陪到底。
当然,如果要谈,中方的大门也是敞开的。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中方始终认为,中美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对抗冲突不应是我们的选择。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美方需要考虑的是,别在一个坑跌倒两次<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aaad='true' data-aa-adunit='/339474670/6ParkNews/InContent'></div></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