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公司Figure与OpenAI终止合作 30天内放大招(图)
<div style='font-size:1em;'>北京时间2月5日凌晨,机器人公司 Figure AI创始人兼 CEO Brett Adcock在 X 平台上宣布“终止与 OpenAI 的合作”。他同时强调, Figure 在完全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机器人 AI 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Brett Adcock 未透露终止合作的具体原因,但承诺“将在未来30天内展示一些在人形机器人上前所未见的东西"。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5/img_cdn_138_81501738735268.png<br>
OpenAI 一直是 Figure 的长期投资者。两家公司于2024年宣布达成协议,希望共同"为人形机器人开发下一代 AI 模型"。
迄今为止,Figure 共募集了15 亿美元。去年八月,两家公司曾宣布 Figure 02 人形机器人将使用 OpenAI 的模型进行自然语言交流。
合作看起来十分完美,OpenAI拥有最强大的模型,而Figure拥有制造机器人硬件的技术积累。<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onpage=true data-adpath='/339474670,23140269075/6ParkNews/InContent_0'></div></div>
一、Figure机器人需要自己的AI大脑
但是,为何他们的蜜月期持续没多久就宣告结束?
根据外媒Techchrunch的报道,Adcock指出与OpenAI的合作问题在于整合。OpenAI 是一家业务范围极其广泛的公司,拥有强大的通用模型。然而,将人工智能引入机器人等物理对象的具身 AI 并非OpenAI的主要关注点。但是,Figure需要正确的解决方案是构建一个专注于驱动特定硬件的端到端 AI 模型。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5/img_cdn_138_24641738735270.png<br>
网友也提出了相关的猜测,有人认为,在不久前,OpenAI宣布要造自己的机器人,所以与Figure的合作没有意义了。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5/img_cdn_138_19321738735270.png<br>
还有评论说,Figure不希望只做一个硬件公司,让自己的机器人拥有“别人的大脑”。他们必须要自己主导驱动机器人的AI模型,这是不可避免的。Figure机器人的智能确实令人惊艳,但这个能力不是Figure自己的,它归功于Open AI,其它机器人想追赶上也并非难事。所以,对于Figure来说,构建自己的大脑在所难免。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5/img_cdn_138_64461738735271.png<br>
另外就是成本的猜测,网友相信,OpenAI的模型很贵,而强大的开源模型会让Figure能节省不少成本。最近爆火的开源模型DeepSeek,毫不意外地又出现在了评论区。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5/img_cdn_138_5111738735272.png<br><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onpage=true data-adpath='/339474670,23140269075/6ParkNews/InContent_1'></div></div>
另外,Figure也有了不错的商业化进展,早在去年,宝马就宣布开始在其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部署 Figure 机器人。今年一月份,Adcock又宣布签订了第二个商业化订单,并预期了下一步量产10w个人形机器人的增长潜力。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5/img_cdn_138_98641738735274.png<br>
二、OpenAI的硬件野心
OpenAI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采取了多元化投资策略,同时也投资了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 1X 。目前大多数人形机器人公司都专注于仓库和工厂应用,但是 1X 专注于家庭领域。
Adcock在X上也指出过,Figure的重点之一也在于家庭。但是,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这并非 Figure 的优先重点。汽车制造商比个人消费者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实力,而Figure已经打开了这部分市场。
OpenAI 可能也在探索自己的人形机器人硬件。根据外媒报道,1月31日,OpenAI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了一份涉及人形机器人的商标申请。申请文件提到了"用户可编程人形机器人"以及"具有通信和学习功能、用于协助和娱乐人类的人形机器人"。
虽然知识产权申请并不能保证未来一定会推出相关产品,但很难忽视这两条新闻在不到一周内相继出现的意义。Adocock在1月31日,也连发了多条推文,指出公司的商业化进展,或许都在为今天的“分手”消息埋下了伏笔。
<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05/img_cdn_138_6041738735276.png<br>
另外,Open AI CEO Sam Altman最近在接受日经新闻的采访时也表示,不仅仅是机器人,OpenAI还在考虑做一款能够颠覆智能手机的AI硬件,并直接指出对标的产品是iPhone。
OpenAI和Figure,两家野心勃勃的公司都希望将软硬结合的生态掌握在自己手中,野心似乎都是要做AI时代的苹果。<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onpage=true data-adpath='/339474670,23140269075/6ParkNews/InContent_2'></div></div>
在专有软件开发领域,采用类似苹果生态系统的封闭式开发模式具有显著优势。这种方式能够确保软件与硬件系统的完美契合,实现最优化的性能表现。不过,这条路径不仅技术门槛高,还需要投入海量的研发资源。
但是,一切都才刚刚开始,AI时代野心勃勃的独角兽们,还没见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Phone4。
附:Figure与OpenAI的合作时间线2024年2月
合作开始:2月29日,Figure宣布完成6.75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微软、英特尔、OpenAI Startup Fund等。同时,Figure宣布与OpenAI建立合作伙伴关系,OpenAI将为人形机器人构建专门的AI模型。
2024年3月
合作成果展示:Figure发布了Figure 01机器人的演示视频,具有视觉能力并能表述所见画面,它伸手拿起桌上的苹果,并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人类提问后,这台人形机器人“思索”2~3秒后便能顺畅作答,手部动作速度则接近人类。据视频介绍,机器人采用了端到端神经网络,且视频并未加速。
2024年8月
Figure AI展示新款机器人Figure 02的外观、手部灵活度和平地行走动作,视频中Figure 02还在宝马斯帕坦堡工厂生产线上组装产品。
据介绍, Figure 02 GPU和CPU的AI推理能力相比上一代提高了3倍,Figure 02的麦克风和扬声器连接到与OpenAI合作训练定制的AI模型,能通过连接到定制AI模型的板载麦克风和扬声器与人类对话。
2025年2月<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onpage=true data-adpath='/339474670,23140269075/6ParkNews/InContent_3'></div></div>
合作终止:2月4日,Figure创始人Brett Adcock宣布终止与OpenAI的合作,称Figure在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机器人AI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计划在未来30天内展示一些“人形机器人上从未见过的东西”。<div class='google_ads' style='min-height:330px'>Advertisements<div data-onpage=true data-adpath='/339474670,23140269075/6ParkNews/InContent_4'></div></div>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