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忻博士:小宝贝脾气大?试试这4种方法|情绪课
情景1妈妈:大宝该换尿裤了。大宝:不换,不换不换!妈妈:臭臭真臭,换了就干干净净了。大宝:不臭不臭。
情景2妈妈:大宝不能摔东西。大宝:就要摔!妈妈:乱摔东西的不是好孩子,大宝是不是好孩子?大宝:不是好孩子(还一个劲儿摇头)。妈妈:大宝要不要做好孩子?大宝:不做好孩子。妈妈:呃……无语……真汗……
这是我和我家大宝之间常常出现的交流方式,虽然我知道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可是,有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想和孩子「对抗」一下。您家宝贝也有过这样的状况吧?别着急,让我们先平复一下心情,了解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处事模式,从而和他们更好地相处吧。
方法1. 让宝贝感受到快乐的氛围宝宝说「不」,是感受到自我的力量
在宝宝会爬会走以后,宝宝已经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刚具有自我意识的宝宝,表现出来的行为会让爸爸妈妈很苦恼:这个孩子,怎么开始不听话了,开始和大人作对了?
当宝宝小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和他人是独立的个体。逐渐地,当他会爬了之后,他发现,原来自己可以控制和妈妈的距离。当他说「不」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感受到自我的力量。
所以说,这个「对着干」的现象是孩子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我们不要把「不」当做是孩子的抵触心理。这么小的孩子说「不」,和成人说「不」性质是不同的。他只是很享受自己说话产生的影响,比如,让妈妈生气。
所以,爸爸妈妈不要觉得宝宝不听话了,就一味想要制止他。有时候我们自己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可能效果就大不一样。比如:妈妈:「宝宝,你要吃鸡肉吗?」宝宝想也不想:「不!」
如果遇到这样的回答,你会不会认为宝宝真的不喜欢吃鸡肉?其实,你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宝宝,看这盘鸡肉,真香啊。我一口就能把它吃光光。」于是,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也跟着吃了起来!
情绪是互相影响的。尽可能地和孩子愉快相处,少用一些否定词,少展现一些消极的情绪。孩子也会比较愉悦,反而更能听从父母的建议。所以,我们可以避免用直接的问句,而用愉快的陈述句给建议,可能效果要好得多。
方法2. 鼓励宝贝说出来宝宝不被理解的感觉很糟糕
妞妞想要桌上的勺子,她指着桌子,说:这个,这个。可是妈妈没理解对,以为要杯子,就给了妞妞杯子。
妞妞因为心意没被理解,一下子就哭了。妈妈说:「这孩子,脾气真坏,动不动就哭。你要不要这个杯子?」妞妞继续放声大哭。妈妈手忙脚乱地拿桌上的苹果,勺子,一样一样问:「是这个?是这个吗?」内心却越来越不高兴,而孩子,也很愤怒地哭着。
这样的情景多了,孩子会越来越烦躁,也不好被理解,而妈妈会认为孩子越来越不好对付,形成了一个恶性循坏。
如果我们换一种做法,可能会好得多。为了尽量训练孩子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耐心地说:「想要什么,好好说,妈妈给你拿。你这样哭啊哭啊妈妈不知道你要什么呀。」
鼓励孩子把词说出来。如果孩子还不会说,也要耐心地鼓励孩子尝试,而不是随意评价:这孩子脾气差!孩子对父母的指责是很敏感的,被指责的孩子更不愿意配合父母。
在和同伴交往的时候,我们也要经常提醒宝宝用语言表达。有的宝宝想玩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直接就会上手去拿。结果可能两个人哭成一片。
这个时候,要告诉他:「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应该说,请让我玩会儿,好吗?也可以说,等一下能不能让我玩?」
经过这样训练的小朋友,有要求的时候,会先想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和别的宝宝之间的冲突就少了,和他们相处起来也令人愉快。
方法3. 教宝宝一些简单的手语如果宝宝还不会说话,会遇到沟通上的烦恼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语言还不够好到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虽然有父母的鼓励,宝宝还是会遇到沟通上的挫折,这常常让他很烦恼,只好哭闹。
我们家有两个孩子,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教他们婴儿手语。这样,他们需要什么,就可以清楚地表达而不需要哭闹。
在幼儿园里,老师也会教小朋友很多手语,减少他们因为沟通不良造成的挫折感。往往,小朋友们也显得愉快得多。当宝宝心情好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也好,也越耐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坏。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小宝8~9个月的时候,我教了他「请」的手势。我问他要不要某样东西,如果不要他就摇头,如果要的话,他就会特别积极地做「请」的手势。
方法4. 选择难度适合的游戏宝宝有时想法超前,能力不够,会有挫折感
宝宝常见的受挫折表现是:玩玩具时,怎么也玩不出心中的模样,「唰」,把玩具扔了;吃饭,勺里的东西洒了,气愤!「唰」,把勺子扔了出去!这些表现都要妈妈们很烦恼。有些妈妈会根据这些表现,给孩子定义为「我的孩子耐心很差」或者「性格不好」。
其实这些表现都是由于宝宝有了自我意识,想自己干点什么,可现实是他们的能力常常跟不上自己的想法,这种挫折感会让宝宝忍不住发脾气。
我们在理解宝宝的同时,不妨帮他选择难度适合的任务。
首先,尽量让宝宝玩适龄的玩具。有些玩具对孩子手指的精细动作要求比较高,而我们如果了解了宝宝还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就推迟玩那些玩具。比如,让1岁的宝宝可以玩玩普通的积木。而那些需要孩子插、拔的玩具,就需要宝宝再大一些再接触了。
另外,多陪宝宝一起玩,仔细观察,积极回应。在宝宝遇到困难时,适当地引导,既可以减少他们的挫折感,又可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宝宝对爸爸妈妈的信任,也许下次类似的情景,他就不会先哭闹,丢东西,而会想到先请妈妈帮忙。
更多关于帮助宝宝情绪管理的方法,可参见陈忻老师的讲座:哄也没用,打也没用,孩子「闹脾气」时你究竟该怎么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