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须知道的三岁前宝宝教育1/2/3/4
本帖最后由 whizkidzau 于 2016-2-26 17:13 编辑家有小宝,做父母的肯定是将最好的都留给宝贝。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热衷于早教,想要宝宝聪敏机智,拥有良好的性格。但很多父母缺乏早教经验,有时候存在很多误区也不自知。家长应该如何避开这些早教误区呢?
1. 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家长很注重孩子的早期数学教育,很早便让孩子学数数。但有些家长在孩子数数时不准孩子掰手指,要学心算,避免养成靠手指计数的坏习惯。这对孩子来说未免有点太高难度了。
年幼的孩子思维逻辑还没有发展成熟,学习新知识还需要依靠视觉、触角、听觉等感官认知来增加认识。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对于心算这样的“凭空想象”是很困难的,因此你不准他掰手指数数,孩子没有直观的感知,就很难计算1,2,3了。
正确做法:在发展孩子数学概念初期,不妨让他们点着实物数,比如手指、纽扣、水果等等,从具体的东西开始,逐渐让他们学会计算总数,最后玩个小游戏,让他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2. 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有句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很多家长对于早教没有概念,因此很容易就会书本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教。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
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性格、发育程度、思维方式的发展都是有着自身特点的。每个孩子的成长路线都不是一样的,科学地因材施教才是王道!
正确做法:当孩子的表现和早教书写的不一样时,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贴标签或者认为是自家宝宝的问题。你不妨多多观察孩子的表现,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宝宝还没学会走路是不是穿的裤子太多啦?宝宝还不会算数是因为宝宝笨吗?如果你存在疑惑,不妨多多请教“过来人”爸妈,他们也曾菜鸟犯着和你相似的错误,听听他们的意见,学学实际经验比尽信书本更可靠呢!
3. 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婴儿宝宝还小,他们听不懂我们说什么,和他对话他能理解回应你么?因此很多家长干脆就认为没必要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家长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在胎宝宝的时候,其实他们就已经能够分得出妈妈与其他人的声音。
婴儿听觉研究专家表示: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
正确做法:日本妈妈在给宝宝换尿片时会温柔地和宝宝相视对话,他们认为这对刺激宝宝大脑的发育很有帮助。在给宝宝喂奶、换尿布、穿衣服时,你可以和他来个“小对话”: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虽然他们暂时还不会回应你,但尽可能地和他说话其实是一种语言储备。总有天他们积藏已久的词汇、语句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蹦出来,给你惊喜。
4. 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不要以为夫妻之间的争吵对对不懂事的婴儿没影响。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
宝宝对父母的情感很敏感,矛盾冲突很容易让孩子缺失安全感,有的孩子甚至认为父母争吵是因为自己不好,因而对孩子人格的发展有消极影响。
正确做法:不做冲动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应尽可能地克制住即将爆发的不良情绪,不要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更不要将你的怨气发泄到孩子的身上。所以,家长还是尽可能地在心理默数“1,2,3”把将要爆发的情绪稳控下去,找个合适的时机再私下沟通。
如果家长们真的一时冲动在孩子面前大吵一顿,那么家长也应该在孩子面前和好,并好好向孩子解释父母争吵的原因,求宝宝原谅自己的一时冲动,同时也应该要好好地安慰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把心里压抑的感受说出来,再针对性地加以宽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