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少儿汉语热 [打印本页]

作者: 泡泡    时间: 2018-6-7 12:55
标题: 少儿汉语热
一场邂逅

“你好,可以交个朋友吗?”

我抬起头,惊奇地发现两个外国小姐姐站在椅子旁边,天哪,她们的中文说得好地道,以至于我刚刚以为,是两个中国人在和我说话。

“我们只是想多了解一下中国,我们想找中国朋友练习一下中文。可以加一下你的微信吗?”她们问我。

“可以啊,很高兴认识你们。”我也没有很多外国朋友,正好趁此互相学习,我觉得还是挺开心的。

我问她们:“你们是川大的学生吗?在这里很久了吧?中文说的这么棒。”

其中一位说道:“我不是学生,只是我的丈夫在川大学习中文,我和他在这里生活了三年了,我们都是美国人,但是我很喜欢中国,我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珍珠。我好希望以后可以生活在中国,相比较美国,我更喜欢中国,但是我还没有问过我丈夫未来的打算。”

另一位说:“我是墨西哥人,我的中文名字叫珍妮,我在这里工作,是一名英文老师。我很喜欢语言,大概懂五六种语言。”

听了她们的介绍,我突然意识到,汉语热已经不止是对于语言学习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热爱已然深入到对于文化的热爱,对于环境的选择。她们谈到中文以及中国时,眼睛里所闪烁的那种求知的欲望,是热烈而真诚的。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汉语足以掀起学习的热浪,为什么中国的文化可以被别国认可。每一种语言的魅力,一定都离不开它的趣味性。举个例子,在中国,我们有很多俗语,比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是,英文里会有这样的表达吗?被翻译出来后肯定会有,但是翻译的不代表是语言在其本土环境中本身就具有的。正是他们的母语里没有这样的表达,所以他们有了探索的好奇。

就像中式英语“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一样,我们之所以要把中国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翻译成英语,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英语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同样的道理,当外国朋友发现中国有那么多有趣的俗语、成语、谚语可以用的时候,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地为自己的语言添枝加叶,把自己的语言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而同时,汉语的博大精深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去为语言添彩。

我还记得当时两位小姐姐问我是什么专业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是法学。我突然想到他们对我所学的大部分专业课应该都很陌生,我就尽量与他们谈论国际公法的问题,但是我说到国际公法的时候,她们露出了满脸的疑惑,我急忙补充道:“public international law.”她们自己就懂了。我说到自然法三个字,她们也不懂为何意,我解释为“natural law”的时候,她们立刻就明白了。显然,语言环境的差异,使得一定专业领域的用词也变得高深莫测。所以,探索异国文化也是道阻且长,敢于探索的勇气的确令人敬佩。

    少儿汉语
我一直很喜欢设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虽然一个国家的文化不是一个学院的课程所能承载的,但是它至少为汉语热提供了一定的学习环境。文化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或许就像你看一部悬疑电影时那种慢慢被带入情节的感觉一样,这种力量是潜移默化的。

孔子学院对于中国文化传播的作用,也是正是这样如泡茶一般,慢慢浇灌、慢慢待茶香萦绕、慢慢等待一杯水过渡到一杯茶的过程。这样的过程需要时间的历练,需要人的耐心,更需要茶叶本身韵味的扩散,这样的过程,也恰恰是汉语传播的过程,有热爱的人坚持不懈的探索,有文化的熏陶与日日的精雕细琢。

所谓文化,应当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有的国家会为了语言的使用而动武,有的国家会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对簿公堂,而我国用大国实力的威武,将汉语推广向国际世界。

语言学习的初衷,或许是对一国文化的景仰,或许是为一国深厚的底蕴所感染,总之,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这种热爱,是对汉语的认可,是对文化的共鸣,是一个民族雄踞世界之林的象征,是一个国家历史魅力的展现。汉语热,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声音,是一种文化叩问另一种文化的呢喃,更是一个民族感染很多个民族的力量。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