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越穷越俗?澳洲的阶级,已经刻在每个人对音乐、电视和书的品味里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澳洲财经见闻
时间:
2020-5-15 09:30
标题:
越穷越俗?澳洲的阶级,已经刻在每个人对音乐、电视和书的品味里了
阅读导航 前言文化品味与阶级:“底层没上层爱看书,除非是爱情小说”更诛心的发现:没品位真的只是因为没钱?结语 前言
“平时喜欢看名家传记还是看爱情小说、听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这些品味真的会暴露每个人的阶级吗?” 对于这个问题,不管在中国还是澳洲,很多人表面上看起来云淡风轻,但身体却可能会给出更诚实的反应。 要不然,你就不会在中国看到: 某位一直塑造“总裁精英”人设的知名男演员,在一次采访中能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提到自己常看“诺贝尔数学奖”得主的文章——哪怕诺贝尔奖从来就没有颁过数学奖; 你也不会在澳大利亚看到: 当你开车在某个红灯前停下时,恰巧停在相邻车道的车主突然调小了音乐的音量,甚至切换电台——哪怕仅仅几秒后彼此就会消失在车海中。 更何况,CLASS这个词在英语中,原本就既有阶级、阶层和等级的意思,也有格调、品味的含意。 奥斯卡·王尔德在一百多年前发表感慨称,“人类的平等博爱并非仅仅是诗人的梦想;它也是也一个令人十分沮丧和深感羞辱的现实” 。 但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似乎仍然被困在同一个现实中: 虽然很多人看起来都在主张“人人平等”,但内心深处却往往仍然难掩对于差别化与等级化的求索。
在澳大利亚,人们的文化品味和生活方式究竟是如何与阶级挂钩的? 对于这个饱受争议的问题,澳大利亚文化领域项目在2018年发起了一项调查。这份调查收集了1400余名参与者个人资料的详细信息,比如收入、职业、教育、住房和资产——甚至是父母和伴侣的工作和教育程度;并向参与者询问了约200个与个人兴趣爱好相关的问题,涵盖视觉艺术、体育、遗产、文学、音乐和电视等各个方面。 “喜欢硬摇滚?” “根本看不下去简奥斯汀的小说?” “能一口气看完《权力的游戏》全季?” 嘘——小心,你可能已经暴露了自己的阶级。
1 文化品味与阶级:“底层没上层爱看书,除非是爱情小说” 澳大利亚文化领域项目的这份调查经过分析总结,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你所处的阶级越高,你的品味就越“高雅”。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更高雅的品位? 比如将书的类型从“高雅”到“通俗”排序,根据该调查结果可依次分为: 经典文学现代澳洲作品当代小说原住民文学传记澳洲历史犯罪/探秘自助/生活悬疑/冒险科幻/想象运动爱情
如果将电视节目的类型从“高雅”到“通俗”排序,那么可依次分为: 时事新闻艺术纪录片脱口秀电视剧刑侦运动生活喜剧真人秀
将音乐类型从“高雅”到“通俗”排序,也可依次分为: 古典乐爵士乐另类音乐硬摇滚都市音乐轻古典轻音乐流行摇滚舞曲乡村音乐
调查中几个有意思的发现是: 1. 不管是什么主题的书,上层阶级似乎总是比工人阶级更喜欢看书,但只有一种书除外:爱情小说。 2. 在电视频道的选择方面,上层阶级与中产阶级似乎对时事新闻表现得更为关心,但工人阶级就没有那么上心了,与其看新闻,他们可能会更愿意看电视剧与情景喜剧。 3. 一个人所处阶级越高,就可能越能欣赏古典乐与爵士乐;而流行摇滚乐在中产、底层中产与工人阶级中都一样受欢迎,但上层阶级就相对没有那么“感冒”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来自不同阶级人们的品味? “品味有两个最强大的驱动力:职业和教育。” 推广
正如来自西悉尼大学的社会和文化理论项目主任兼研究教授托尼·班尼特所说,这一研究首先基于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类型来定义阶级: 当然不仅仅限于工作本身,还得考虑你是否是自雇人士;你在工作中有多大的自主权;你的人事管理范围有多大;以及你拥有多少资产(比如你拥有一家小企业还是一家大公司,或者是巨额房产)。 除此之外,该研究还发现,阶级往往也与教育程度密切相关,不过并非总是如此。 班尼特教授表示,“总的来说,拥有研究生学位的人拥有最高雅的文化品味; 如果你上过私立学校,那么你获得更高的文化品味的机会,就会比你上过公立学校的情况下要好得多。 但阶级和教育对品味的影响并不总是最大的。比如在体育中,性别才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而在音乐与某些电视频道的选择中,年龄的影响更大。” 实际上,以另类音乐(主流音乐范畴之外以及独立厂牌发布的音乐)为例,据调查统计: 对于6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人,仅有3%表示最喜欢另类音乐;40-59岁之间与25-39岁之间的澳大利亚人,则分别为18%与37%;18-24岁之间的澳大利亚人,则有高达41%表示最喜欢该类音乐。 而当我们在为文化品味和个人资料之间完成“连连看”时,你可能还会发现: 有些线巧合般地通向了同一个地方。 比如说,喜欢澳洲小说家蒂姆·温顿的书和莫奈画作的人,比起打橄榄球可能会更喜欢打网球,比起听流行音乐可能会更喜欢听古典音乐;他们也更有可能拥有研究生资格,并从事管理类或专业领域的工作。 班尼特教授补充,“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有更高的文化品味,而年轻人往往比同一阶级的老年人具有更先进、更现代的品味。” 但除了上述发现以外,这份研究实际上还回答了一个更加“诛心”的问题: 没品味真的只是因为没钱吗?
2 更诛心的发现:没品位真的只是因为没钱? 实际上,“好品味”往往是代代相传的,而一个人的出身,往往会限制其对品味的想象力。 中国有一句老话,“为官三代,始知穿衣吃饭”,毕竟有些习惯与品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而是靠着从小在祖辈与父辈处得到的耳濡目染。 这也就是为什么哪怕在最崇尚“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国,“老钱”与“新贵”之间也总会竖立着一条看不见的鸿沟;以及在同样是一个年轻移民国家的澳大利亚,也有着类似的“阶级遗传”现象。 这一发现建立在上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理论基础之上,即一个人的社会权力由三种类型的资本组成:经济、社会和文化。 布迪厄认为,中上阶层的人更有可能在接触到“高雅”的文化活动和品味的家里长大;而他们这种对于高雅文化的熟悉感,进而会使其在教育体系中获益。 这意味着,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本的中上阶层人士更有可能上大学。 “如果你上了大学,你更有可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班尼特教授解释称,“这是一个复制和继承的循环。” 但当今社会阶级分层的深化程度,似乎比六十年前更严重了。 班尼特教授表示,自从那时以来,澳大利亚和其他西方国家社会的阶级不平等现象就一直在急剧增加。 “这些阶级关系也是不平等的控制关系。例如,大型企业的老板对日常工作人员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反过来就不成立了。” “文化资本、教育和阶级之间的联系表明,澳大利亚离真正宣称自己是一个公平的社会那一天,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考虑到澳大利亚文化多样性的全貌,就愈是如此。” 实际上,除了主要研究样本中的1202名受访者外,研究人员还对一共260名在澳洲的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黎巴嫩、意大利、印度和中国移民进行了调查。其中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 这些在澳洲的少数族裔群体倾向于更多地接触澳洲本土的作家、音乐、艺术、名人等,而不是包括他们自身背景代表的海外作者。 这是否能意味着,这些移民的内心其实认为澳洲文化比自己所代表的本土文化更为“高级”? 不过话说回来,毕竟“人往高处流”,要是不这么想,那当初折腾这么多事儿出来移民做什么? END 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说过: “从经济角度看,毫无疑问只有两种等级,富人和穷人; 但从社会角度看,有一整套由各种阶层组成的等级制度。每一个等级的成员从各自的童年时代培养的气质和传统不但大相径庭——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他们终其一生都很难改变这些东西。 因此,要从一个人出生的等级逃离,从文化意义上讲,非常困难。” 但很多来自中下阶级的人很难察觉到的一点是: 诚然,上层阶级的有些“好品味”虽然看起来门槛很高、入门很难,但实际上却并不贵,甚至还可能免费。 以视觉艺术为例,“在澳大利亚,美术馆是免费的——但研究表明,大约有35%的人从未去过美术馆。” 为什么不去? 班尼特教授感慨,“这显然不是因为成本问题。强大的社会和文化障碍让许多人,尤其是来自下层阶级的人们,觉得美术馆并不适合他们。”
发布者:afndaily,转载请注明出处:www.afndaily.com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