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这事英国人也赖上中国?更搞笑的是美国人的立场…… [打印本页]

作者: 环球网    时间: 2020-9-24 09:54
标题: 这事英国人也赖上中国?更搞笑的是美国人的立场……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新媒体】;

上周,自 1966 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但一直还要把英国女王视为国家元首的加勒比海岛国巴巴多斯,决定在该国独立 50 年的日子彻底退出 " 英联邦 ",成为一个共和制的国家,从而完成彻底的民族独立。

美国《纽约时报》等西方自由派媒体都对该国的这一举动做出了积极评价,并称这是受到美国的黑人运动影响所致。

但奇怪的是,英国议会的一名负责外交事务的高级政客却宣称,巴巴多斯脱离英联邦是因为 " 中国施压 " ……

根据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英国议会外交事务委员的主席、保守党政客汤姆 · 图根哈特(Tom Tugendhat)昨日就对该报表示,巴巴多斯之所以会脱离英联邦,不再将英国女王视为国家元首,是因为中国施加的 " 压力 "。

他宣称,中国在用 "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 和 " 债务外交 " 控制巴巴多斯,迫使该国远离英国这个重要的伙伴。

" 英国的伙伴一直在面对着来自敌对势力的挑战,想要破坏我们的联盟,如今我们在加勒比海正目睹这一情形 ",图根哈特说。




但图根哈特并没有给出中国是如何对巴巴多斯施压,进而令其决定退出英联邦的任何细节。《泰晤士报》则在报道中表示,有消息人士称这些关于中国的信息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告诉英国的。

而颇为讽刺的是,在上周巴巴多斯宣布将退出英联邦,成为共和制国家后,虽然此事在中国国内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但在美国,不少自由派媒体不仅非常支持巴巴多斯的决定,更认为该国这一举动是受到了美国黑人运动的感召。

美国《纽约时报》就在一则报道巴巴多斯决定脱离 " 英联邦 " 走向共和的报道中写道:上世纪 70 年代的黑人力量运动,已经令三个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与英女王伊丽莎白脱离关系,如今美国的 " 黑人的命也是命 " 运动,则令其他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希望切断殖民纽带的运动重新复苏。




美国《迈阿密时报》也在报道巴巴多斯决定脱离英联邦的报道中附上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一名巴巴多斯青年受到美国 " 黑人的命也是命 " 运动的影响,希望移除该国国内那些被英国殖民者视作 " 英雄 " 的人物雕像。




所以,如果图根哈特这样的英国保守派政客非要为巴巴多斯脱离英联邦的这个打脸大英帝国 " 殖民黑历史 " 的事情找个 " 境外势力 " 去转移矛盾的话,美国的 " 嫌疑 " 可比中国大多了。

当然,严肃地说,巴巴多斯民众会选择脱离英联邦走上真正的独立,还是本国民众自己的选择。从英国《卫报》的报道来看,虽然巴巴多斯在 1966 年独立后,对于脱离英联邦法的意愿并不强烈,但在过去 20 年里这种意愿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如今宣布该国将在明年脱离英联邦的总理埃罗尔 · 巴罗和她的政党,在 2018 年时更是以一边倒的优势赢得了民选,她也成为了该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因此,根据《卫报》的报道,在上周巴巴多斯方面做出将退出英联邦的决定后,英国政府在台面上也不好反对什么,称 " 这是巴巴多斯人民和政府自己的选择 "。




而如今图根哈特又对媒体炒作说巴巴多斯的决定是中国 " 施压 ",则暴露出英国这种白人保守派政客在台面下的真实想法。他们其实骨子里一直认为英国还是那个白人统治的 " 日不落帝国 ",认为包括巴巴多斯民众在内的黑人就应该被英国殖民。

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黑人独立运动,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黑人发起的平权运动,如今都已经令他们不敢再正面去反对这种运动本身。于是,图根哈特们只得将这些运动与所谓的 " 境外敌对势力 " 挂钩,想以此将巴巴多斯民众的崛起和对于英国殖民者和反抗,说成是 " 外国势力 " 在搞破坏,是中国在 " 施压 "。

美国总统特朗普所代表的美国白人保守派势力,也是在这么打击美国国内的黑人运动的。在过去几个月里,他们通过歪曲事实乃至生编硬造,不断地想将如今席卷美国的反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运动说成是 " 中国在煽动 "。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也确实打破了白人殖民者们对巴巴多斯这种国家在发展上的 " 禁锢 ",给这些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选择,让他们不用出卖尊严,不用再继续供奉昔日的奴隶主和殖民者。

这也是中国崛起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并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帮助其它国家发展,会让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十分恼火的一个主要原因。图根哈特在《泰晤士报》中着重点出中国的基建投资,并将其抹黑为 " 债务外交 ",可见我们确实动了他们的奶酪。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