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书扬(《欧洲时报》总编辑 梁扬)】
没想到昨天我的小文儿,关于 " 幽默与荒诞 " 的即兴忽悠,击中一些小伙伴的柔软地带。不重要的话说两遍:
人要靠幽默与现实拉开距离,同时又要靠适应荒诞继续现实下去。
希望你们在法国无边无际的疫情大潮中,坚硬起来。
话说拜登竞选时,有一次狠 " 踹 " 特朗普的经典的演讲,其中有一句 " 他上任以来每天制造 20 个谎言 ",当时把我吓着了:真有这么多?而且有整没零儿?这么寸?半信半疑。但转念,政客的话打个五折听总可以吧?加上特朗普确实对说真话没有诚意。
美国疫情以来,说特朗普打定主意不想救美国人民,有点冤枉他了。但说他奸商人设、说谎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好像还是靠谱的……故而," 谎蛋 " 如 " 汆丸子 " 般问世,也不足为怪啊。当然,她的母亲是美国抗疫政策的整体荒诞的 " 鸡体 "。这是 " 谎蛋 ",按下不表。
再说慌蛋。
记得 11 月 3 日 ,法国全国禁足进入第三天,防疫政策呈胶着状态。这一天的焦点集是 " 可以开门的商店可以卖什么不可以卖什么 "。这个问题不知为什么,第一波疫情,未被法国人发现,使政府蒙混过关。进入第二波,自然经济更孬了,民生更凋敝了,被勒令关门的小商店撑不下去了,纷纷抗议:为什么家乐福可以卖花我们不能?为什么 FNAC 可以卖书我们不能?为什么大超市可以卖电器我们不能?
是啊,这三个 " 天问 ",都集中在政府说的禁足期间只能买卖之 " 第一生活必需品 " 的定义是什么。这可难坏了同是 " 巴政 " 毕业的、精英金字塔尖上的总理。
记得小时候,侯宝林先生相声里有一句 " 到百货大楼买醋 ",醋字拉着酸酸的长音,讽刺买家连百货大楼不卖醋都不知道。老少爷们听到这儿,无不破颜。但今天老百姓的百货大楼,就是超市,买醋就得去百货大楼。故而,欧洲各国防疫政策中都允许超市营业,逻辑很简单: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 " 第一生活必须品 "。
但第一轮疫情,家乐福们、亚马逊们,赚得满盆满钵;小商店嗷嗷待哺,濒临倒闭。到了第二轮,重复这一路线图,确实有违公平理念。
于是乎,荒诞的一幕出现了:超市里出现无数 " 禁区 "。政府真的研究了 " 第一生活必需品 " 的定义,制定了 " 负面清单 "。书籍、花、服装等等都被大型塑料布圈起来,许看不许动。但我观察,如果与售货员和颜悦色,轻声细语,从禁区 " 顺出 " 违禁品去付账,成功率是不低滴。最 " 哏儿 " 的是,政府说:大电器 NON!小电器 OUI!
政府法令中对电器 " 必需品 " 的界定,从正面猜,或许因为体积越大病毒越多,卖品从小;再想,25 公斤一袋的大米照卖不误啊,政府没有要求分拆啊?不对?再猜,政府的意思是,如果 " 信息 " 是生活必需品,你们不一定要看电视,可以听收音机;不一定非要用洗衣机,可以用电熨斗,不一定要买冰箱但可以买电水壶……单子还可以很长,我想不通,小伙伴们怎么看?
写到这,真有点同情这个老百姓一人一票选出的马克龙主导的在夹缝里执政、又被夹到了头部的政府了。这得被逼成什么情况,才会想出这种 "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的防疫措施啊?政府为了 " 平等 " 真的是耗尽了最后一滴脑汁的感觉。
这个措施,对抗疫定无补益,但迎来损失,却立竿见影。小商家不因此而消气,因为他们诉求是自己的店可以开,不是别人的店不能卖;大超市也以牙还牙,把原来负责 " 禁区 " 的员工全部报 " 部分失业 "(政府承诺为部分事业人发 84% 工资),为此损失买单的还是纳税人。这让人想起一句中国南方歇后语,叫做 " 挑粪的打出屎——两头蚀本 "(这个职业小伙伴们没有经历过,不必细琢磨)。
欧洲国家政府被逼无奈,在民生与抗疫的艰难平衡中,出点 " 变形 " 措施,也比比皆是,但最多也就是 " 拆东墙补西墙 "。像法国的 " 电器门 "、" 超市禁区门 ",是因为西墙有洞,干脆把东墙也打了一个洞,以此捍卫平等,这还是最为荒诞,没有之一。究其原因,政府被社会各界不满、历次社会风潮整成惊弓之鸟,遇到事,已慌不择路。是之谓 " 慌蛋 "。
法国抗疫艰难时刻,我无意求全责备,更决心共渡时艰。哪怕再多交点税,只要不用到 " 为堵车而修路 " 的事业上,都好说啦!
掐指头算一算,今年几乎没有一个群体没有上街游行抗议政府政策的:工人、农民、医生、护士、商人、学生、警察、律师、文化人、失业者……好像只有华侨华人小群体小乖乖,自己打针吃药,牙打掉了,喝口 " 连花清瘟 " ——咽啦……
说到底,他们是真爱法国的。昨天一位读者给我文章留言说我 " 恨铁不成钢 ",是,这还是对法国的爱在后面撑着啊。
写到这,您别烦,我又要说几句文化了。戴高乐有句名言,发明数百种奶酪的民族无法统治,我不与置评。
首先,法国人不喜欢规矩,不信 " 不成方圆 " 那一套,因为法兰西就是不规则多边形。但抗疫就是规矩的叠加,很不利。君不见,四星酒店的隔离房都没人去吗 ? 能不能警察 " 架 " 过去?我想现在还不能。
英国记者作家彼德 · 梅尔,曾因三本 " 普罗旺斯 " 而闻名世界,均有中译本,也是一时踞畅销榜首。他其实不是写普罗旺斯,而是善意说 " 法 ",读了他的书,谁都会爱上自由浪漫、能品出生活至味的法国。记得他描写一位普罗旺斯大爷在 " 不准小便 " 牌子下小便的惬意,相当传神。但他写的那个 80 年代的法国,与现在的法国对比一下,其形同霄壤,不是大跌眼镜,而是跌眼珠子了。法国人还有如以前那么活的本钱吗?
再则,回顾法国抗疫两波历程,如果说第一波因措手不及而漏洞百出,第二波则是 8 月末,政府、专家几乎全部预料到的,今天看是准确无误的,连急救室什么时候满员,日子也掐算的稳稳的。为什么大家就是看着确诊从五千升到五万,才开始实质性出手?不是政府想不到,而是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那就得到文化里去找基因了。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 · 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有句名言,叫做 " 太早的正确等于错误 "(法语原文为证:C'est avoir tort que d'avoir raison trop t t),法国文化,或者说欧洲泛文化,都没有给执政四、五年的政府长远构想与提前行动的空间。大体也就是相当于中国成语 "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 吧。
最近网上流行文字重叠游戏治老年痴呆,不妨在此 " 随喜 " 一把:荒诞诞蛋蛋但蛋蛋旦旦不淡,小伙伴们看好了,里面有 " 梗 ",来对下联好不好?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