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那828辆一汽奔驰下线前后,都发生了什么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四万说车    时间: 2021-6-11 12:33
标题: 那828辆一汽奔驰下线前后,都发生了什么故事?

一汽曾经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组装了 828 辆配置不同的梅赛德斯 - 奔驰 W123 代轿车,这事本身已经是人尽皆知了。但是,一汽为什么会在那个时期突然静悄悄地组装了这么一批奔驰轿车,除了原因,整个项目又经历了什么故事,以及这些奔驰轿车和红旗品牌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能够解释清楚的资料并不多。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搜索,我现在捋出了关于一汽组装梅赛德斯 - 奔驰 W123 代轿车项目的一个大概时间线,权当参考吧。至于网络上一部分为了卖车,过分夸张国产奔驰的身份,或者神秘化整个项目的内容,我觉得当做小说看图个乐也就罢了。现实世界,哪有那么多简单直接的你对我错,或者非黑即白呀。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虽然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 " 大红旗 " 于 1981 年正式停产,但这并不意味着正在各单位、机关服役的 1000 余辆红旗轿车会马上消失。而且,作为具有鲜明政治意义的首长和国事活动的礼宾用车,红旗轿车的改进工作也一直被相关部门所关注。

(快 20 年了,领导们的确需要换车了 ...)

1984 年初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最初是在一机部汽车总局基础上组建,由国务院直属,执行汽车工业的行业管理职能,下文简称中汽公司)根据首长的意见,向一汽提出改进现有红旗轿车质量和性能的要求,并指出为了有显著的进步,可以考虑进口关键部件。

(采用了福特 V8+3AT 动力总成的 770G)

1984 年 2 月

一汽向中汽公司汇报了多个红旗轿车的改进方案,其中就包括以梅赛德斯 - 奔驰轿车为基础,针对头尾进行 " 红旗化 " 的改造的计划。中汽公司同意了这个计划,并牵头主动邀请梅赛德斯 - 奔驰公司来华商谈。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同月

梅赛德斯 - 奔驰公司派人前往长春进行实地考察,并向一汽领导提出了分四步走的计划:

SKD 方式组装梅赛德斯 - 奔驰 W123 代整车 100 辆。

CKD 方式组装梅赛德斯 - 奔驰 W123 代整车 1000 辆。

协助一汽国产化梅赛德斯 - 奔驰 W123 代轿车。

以梅赛德斯 - 奔驰 W123 代和 W126 代轿车为基础改造,形成完整红旗家族。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4 年 5 月

戴姆勒 - 奔驰董事会成员率团抵京,向中汽公司、一汽提出了生产梅赛德斯 - 奔驰 W123 代 280E 加长型轿车全新的方案:

第一阶段以 CKD 方式组装,每年装车分别为 100、300、600 辆。

第二阶段逐步提高车辆的国产化率,每年生产 1000 辆。

总投资 2150 万马克,德方提供设备、图纸并收取 4% 的一次性入门费。

该方案下线车型先期使用奔驰车标,后期改用一汽或红旗标识。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4 年 12 月

中汽公司、一汽和梅赛德斯 - 奔驰三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磋商,基本敲定了合作细节并签订意向书:

双方以技贸结合方式的合作,分三个阶段。

车型确定为 W123 代轿车,分别是 200、230E 标准轴距和加长型。

第一阶段为整车采购和 SKD 方式组装,共 1000 辆。

第二阶段为 CKD 方式组装。

第三阶段以 230E 加长型轿车为基础,由梅赛德斯 - 奔驰方面提供相应模具(400 万马克,此时官方汇率为 0.8 元兑换 1 马克),改造车身为红旗轿车。

意向书签署时,梅赛德斯 - 奔驰提供了五款未来红旗轿车的设计草图。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5 年 1 月

按照部分首长的指示,中汽公司与梅赛德斯 - 奔驰签署第一期工程合同和购买 1000 辆(828 辆散件和 172 辆整车)W123 代各型号轿车的销售合同。

除 1000 辆散件合同,一汽还与 Eisenmann 公司签订了采购涂装生产线的意向书,以及购买三条简易生产线和工装相关设备的合同,金额共计 336 万美元。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5 年 3 月

中国银行确认一汽 & 梅赛德斯 - 奔驰项目第一阶段采购车辆散件费用总计 993.6 万美元,整车采购费用 349.7 万美元。

一汽的正式立项文件《组装奔驰轿车,引进奔驰轿车制造技术和工装夹具项目建议书》上报中汽公司、国家计委和国务院。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5 年 5 月

国家计委不同意一汽的上报文件,认为和梅赛德斯 - 奔驰合作的项目不符合北戴河财经小组的会议精神(国内经济自 1984 年开始遭遇严重的通货膨胀,进口猛增,出口下降,外汇储备连续减少)。

由于项目前期已获得部分中央领导的批准,国家计委请示了主管领导,最终获批(但该领导针对此事有过专门的批示:事已至此,我们也不好讲话了,但经验是值得总结的。)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5 年 6 月 ~7 月

993.6 万美元的车辆散件订单所需的外汇额度和手续正式批复。

一汽和梅赛德斯 - 奔驰开始按照一期工程合同改造生产场地和设施。但此时,国家整体经济形势的恶化,以及部分单位和领导对该项目所持的消极态度,已经开始影响到执行层面的推进速度。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5 年 8 月

一汽向中汽公司汇报,第二阶段的 CKD 组装以现有的资金和设备状态,无法按期执行。中汽要求一汽将实情告知德方。在此期间,一汽曾计划将该项目转至深圳刚刚落成,没有实际生产任务的一汽深联的工厂。虽然获得了深圳市的大力支持,但最终由于一汽内部的问题,转移到深圳的计划受阻并取消。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6 年 4 月

一汽、中汽公司和国家物资局向国务院报告,由于马克近期在市场上迅速升值导致项目成本激增,要求减免该项目的部分税收:关税减 30%,全免调节税和车辆附加税。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6 年 9 月

国务院发放第一阶段车辆散件进口许可证,但减税要求未得执行。

同月,一汽确认由轿车厂执行组装任务,项目列入 1987 年技改计划并上报国家立项。但一汽和梅赛德斯 - 奔驰合作项目改由中汽公司和国家物资局主导,一汽仅以组装单位的身份出劳务,协助完成。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7 年 2 月

中汽公司正式通知梅赛德斯 - 奔驰取消第二阶段 CKD 组装和后续的项目内容,同意执行第一阶段 SKD 组装工作,并开启信用证给德方。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8 年 3 月 ~1989 年 4 月

历经 13 个月,828 辆散件组装工作正式结束。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截止到 1989 年 4 月,梅赛德斯 - 奔驰和一汽关于 W123 代轿车的合作,应该算是告一段落了。和那个时期其他的中外合作项目类似的是,中方的很多决定其实本身并没有太多确定性,背后的个人意志,以及其他模模糊糊的因素,都左右着这个项目的命运。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最终的结果也有些遗憾是吗?不过先别着急去抒发自己的情绪,因为一汽和梅赛德斯 - 奔驰关于组装奔驰轿车、改造红旗轿车的故事还没结束呢!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8 年 6 月

一汽再次接到中汽公司指示,首长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用红旗轿车再替换掉现在正在使用的进口轿车(用国产,起表率作用?我也不知道),希望一汽能够尽快解决红旗轿车现有的质量问题,如果有技术上实在难以解决的困难,关键部件可以进口(几乎就是四年前一样的话呀!)。需拿出可行方案,尽快答复国务院。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同月

一汽向中汽公司汇报,其中就有之前的中德合作的 " 奔驰 "。中汽公司认为该方案技术可行性最高,遂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汇报,并要求一汽继续接触德方。

一汽领导以个人身份和当时驻厂指导组装工作的德国专家进行了沟通,期间透露了情况的变化,表达了希望重新接洽的意愿。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同月

戴姆勒 - 奔驰董事会成员率团(几乎是 1984 年 5 月那次的原班人马)再次前往北京,三方均表示希望能恢复之前取消的第二阶段和后续的项目内容。为表诚意,德方决定将提供技术更为先进的 W124 代长轴距轿车为第二阶段 CKD 组装车型。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1988 年 8 月

中汽公司、一汽、梅赛德斯 - 奔驰三方重新接触,并更新了合作项目的详细计划上报后,再次传来被彻底否定的消息。至此,整个项目结束。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以上就是一汽和梅赛德斯 - 奔驰合作组装 W123 代轿车的一个大概的时间线。当然,这其中肯定会有些瑕疵,因为单是我在不同的采访、回顾文献,以及其他资料信息中,就找到了不少彼此之间矛盾的内容。不过,我还是想把这条时间线尽可能地捋顺,毕竟关于这个特殊项目的故事,还是有让它更为全面浮出水面的意义的。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个人建议按照时间线阅读时,最好能考虑到当时我们的国家、社会所处的经济和政治背景。另外,如果了解红旗品牌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零星发展细节,其实也可以并入这个有些 " 意外 " 的合作项目的时间线中去,这样阅读的效果就更为立体了。

(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作者: 林永坚    时间: 2021-6-11 13:33
全文看完,只记下了一句话:(没有国产梅赛德斯 - 奔驰的图,所以只能以官图替代)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