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是 6 月的顶流,缺钱成为恒大的标签。
在数次被外界指出资金链存在问题后,6 月初恒大集团再次登上热搜,微博大量人员爆料恒大商票兑付出现逾期,恒大房价全款可打 7 折出售。
恒大终于承认,商票兑付逾期问题已经高度重视并且安排兑付。而房价折扣是因为恒大最近有举行购房节,并没有七折卖房。
同样面对资金链断裂的质疑,远有乐视从危局直至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公司崩盘,贾跃亭逃居美国;近有苏宁和华夏幸福去年出现商票兑付困难,苏宁第二天就把股票质押给了阿里,华夏幸福则直接违约暴雷。
恒大目前的资金疑云仍然成谜,但是缺钱却已经实锤。" 三条红线 " 全踩,债务问题难解,许老板自己都喊出了 " 本月底公司将至少实现一条红线变绿 " 的口号。
不过,在这样的资金困局背景之下,恒大似乎仍有一丝光亮,就是沾上了去年至今资本市场最性感故事之一的造车。
仅用一个造车概念,恒大汽车完成了市值翻 25 番,一度超过 5000 亿港元的壮举。相形之下,恒大集团作为恒大汽车的母公司,一年营收 5175 亿港元,市值才 1571 亿港元。
面临如此艰难的债务与资金局面,恒大仍然坚持烧钱造车,除了所谓的转型与多元化战略,背后到底还潜藏了哪些原因?
曾经,恒大汽车与汽车无关。
恒大汽车的前身是恒大健康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恒大养生谷,恒大医院,恒大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四块业务。
在恒大健康还没有改名恒大汽车之前,恒大健康的年报一直处于盈利状态。
恒大造车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 2014 年恒大健康还没上市的时候,恒大创始人许家印就提出了恒大多元化战略。
2018 年 3 月,许家印在恒大的业绩发布会上宣布进军高科技产业。有记者问到究竟想做哪一块时,他的回答是:" 还没想好。"
但是,3 个月后,恒大突然入股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许家印口中的高科技产业也尘埃落定,恒大要造车了。
不过," 激情来的快,去的也快 "。仅三个月后恒大汽车以 8.5 亿美元投资的法拉第未来就与恒大分道扬镳。这次失败的投资似乎让恒大明白,与其投资一家造车公司,不如自己买一个汽车产业链。
2019 年恒大新能源峰会上,许家印吐出 15 字真言 " 买买买 "," 合合合 "," 圈圈圈 "," 大大大 "," 好好好 "。这 15 字真言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带领恒大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和并购工作。
在今年 3 月下旬的 2020 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恒大汽车公布,从 2018 年宣布造车至今,已经花了 474 亿元。
根据恒大汽车产业布局报告,恒大汽车分别以持股和控股的方式投资 7 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其中有销售渠道(广汇集团),动力电池生产技术(卡耐公司),生产资质(瑞典 NEVS 国能汽车),先进电机技术(荷兰 E-TRACTION 公司和英国 protean 公司),产研基地(广州南沙基地和沈阳基地)等产业链上的公司。
同年恒大汽车总裁刘永灼表示,恒大汽车正在瞅见 36 个自研中心,1600 个恒驰销售中心,3000 个维修售后服务中心,建立起庞大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
可能大家对 1600 个销售中心没有什么概念,蔚小理三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门店总和是 514 家,就算是再加上特斯拉的门店数量也不过 614 家销售中心。而恒大汽车销售门店比市面上的 4 家新能源巨头的总量还多近出 1000 家。
除了销售门店的 " 大跃进 ",恒大的预计产量也有些异想天开。
恒大计划 2025 年恒驰系列的六款车型总产量 100 万辆。根据工信部 2025 年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25 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达到 2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将占比 20% 则 500 万辆,以恒大汽车年产量 100 万台,这代表市场上每 5 辆汽车中就要有一台恒驰汽车。
此外,我们找到了五菱宏光这个年销量 97 万辆的汽车去做对比,看看五菱宏光是怎么把 97 万辆车卖出去的。
五菱宏光以微型面包车起家,经过 8 年的时间垄断了中国最底层的微型面包车市场,目前五菱宏光小型车月销量 3 万辆。
97 万销量的五菱宏光在市场上垄断了两个车型区间,分别是宝骏 730 和最近新出的五菱宏光 MINI,那么恒大如果想要做 100 万销量的车也至少得垄断两个区间的新能源汽车。
但是宝骏 730 和五菱宏光 MINI 两款车型的价格分别在 8 万元和 3 万元左右,五菱宏光主打低端车型,在 10 万元以下的车型中五菱宏光有着坚实的客户基础和庞大的消费群体。
为了 100 万的销量口号,恒大汽车会走 " 三下乡 " 策略,与五菱神车竞争低端新能源车市场吗?
电影《让子弹飞》中在汤师爷在黄四郎在鸿门宴中说道," 我们没胆子剿匪,但是我们借着剿匪敛财的胆子还是有的,并且很大 "。
恒大汽车似乎也有点汤师爷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的味道。
公开数据显示,恒大汽车的营收 2017 年增长 234%,2018 年增长 107%,2019 年增长 79.88%,2020 年增长 174.8%。
恒大汽车营收逐年快速增长,但是营收的增长反而导致了亏损越来越大。
与恒大汽车不断扩大的亏损同步的,则是增长的土地。
2019 年恒大的资产负债表中恒大汽车的资产使用权发展中恒大汽车土地使用,同比 2018 年增长 8 倍。
《晚点 LatePost》统计显示,2020 年恒大汽车拿地 1133 万平方米,这个数据比比亚迪 25 年来建设的汽车厂房还要多,并且这里面还包括了大部分住宅用地。
有人在社交媒体吐槽,朋友入职恒大汽车一天,朋友圈就开始卖房。
威马汽车的 CEO 曾在微博上调侃恒大汽车说," 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 "。
但是,这是事实。
在 2020 年恒大汽车的主营业务构成中,健康管理业务营收达到 152.99 亿元,占比 98.79%,而新能源业务的销售额只有 1.88 亿元,占比 1.21%。
首先我们要知道,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研发难度。目前市面上的 " 蔚小理 " 三家都是采用成熟的代工方案," 蔚小理 " 三家本身并没有汽车的生产技术,也没有电气架构和动力系统,就像手机厂商一样都是代工方案。
但是恒大汽车不一样,恒大汽车收购了整条汽车产业链,恒大是可以通过自己的 " 买买买 " 来合成一条电动汽车产业链。
" 新能源汽车的赛道越来越拥挤,产品性能是硬实力,包括车辆的续航能力、软件操控性能、动力性能以及超出市场预期的定价策略,这对没有造车经验的恒大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汽车频道副主编范文清直言。
2021 年 4 月 29 日在上海车展上,恒大汽车展览位上放置了恒驰 1 系列汽车,多家汽车媒体争相报道,然而有记者想要拍恒驰 1 的地盘结构的时候却差点被架走。
原来恒驰 1 系列在展厅中的是一辆模型车,汽车根本没有地盘结构。
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房地产行业 " 买买买 " 大合并造就大公司的模式,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可能并不那么凑效。
曾几何时上汽集团入主韩国双龙汽车在国内掀起相当大的轰动,它甚至被认为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
当时的上汽集团希望能够获得核心技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并且借助双龙走向国际化。上汽与双龙属于同行业里的横向并购,它们可以通过协调作用完善产品类型。
双方经过商谈,最终上汽决定以每股 1 万韩元(约合 8.84 美元)的成交价收购双龙汽车 48.92% 的股份,总成交价约 5 亿美元。
到真正在一起后,上汽才发现彼此并不是那么合适。上汽以为可以在双龙的技术平台上,以一个更高的起点开始自主研发。因此,在上汽的全球化战略中,双龙被定位为技术平台。可双龙却比较排斥上汽对它的定位,但却迫于债务不得不被收购,这使得双龙员工和工会在心里上没有接纳上汽。
上汽这次 " 扩张 " 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上汽自身缺乏经验,同时缺乏国际化管理人才,并且对双龙的企业文化不了解。另外,跨国合作复杂的劳资,也是上汽没有料到的,在双方合作期间,双龙方面就曾出现罢工的情况。最为重要的是,双方的目标不同。
恒大的 " 买买买 "," 合合合 "," 圈圈圈 "," 大大大 "," 好好好 " 十五字真言就像是上汽这次扩张的一个缩影。大量的国外产业收购案例中,技术与人员确实可以用钱来收买,但是企业的文化融合、业务衔接、人员配合则难以被金钱收购。
恒大的 " 房产扩张大法 ",能否在电动车行业再现生机,仍然有待时间检验。
而车壹传媒联合创始人杨小林则断言," 恒大汽车市值的飙升并非因为造车项目出现实质性进展,背后更多是资本和机构的炒作。如果仅凭概念,市值的泡沫早晚会破掉,因为许家印造车的野心和目标,从理论和执行难度上来说是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
如果说巨额投入 474 亿元买买买,并不能保证恒大造车的成功。那么,恒大为什么要耗资如此巨大来造车了?
这个原因可能还是要从恒大缺钱开始说起。
伴随恒大房地产业务快速崛起的,还有公司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
财报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恒大总负债金额连年增长。从 2018 年的 1.57 万亿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1.85 万亿,直至 2020 年的 1.95 万亿元。
恒大已经多年位居中国房地产公司总负债金额第一位置。
从三条红线里代表地产公司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角度看,恒大三年来的数据分别是 83.58%、83.75% 和 84.77%,远高于 70% 的红线标准。
而从更具代表意义的净负债率看,恒大三年来的数据则分别是 151.9%、159.3% 和 152.9%。三年来一直难以下降,且远高于红线要求的 100% 标准。
在这样严峻的负债情况下,恒大资金疑云屡屡被外界爆出。
2020 年 9 月网上曾经流传过一则恒大破产后,关联银行和上下游产业的说明书。这篇说明书非常详细的列举的中国恒大破产后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在这个恒大破产说明书出来后的一天,恒大集团就发布对破产说明书的辟谣声明。
不过,辟谣能解释谣言,无法解决恒大实际的公司运营与负债问题。
根据亿翰智库中国恒大房地产研究,恒大地产的销售情况从 16 年开始下滑,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同比增速都在下降。
2018 年是中国恒大销售额下滑最为严重的一年,中国恒大房地产销量即将见顶的时候,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司转型的后路。
但是如果重新成立恒大汽车这样一家新的造车公司,并且一切搭建好并且有稳定的营收和利润之后再在资本市场上 IPO,这个周期对于缺钱的恒大来说,可能真的太久了。于是,恒大先把恒大健康的名字改名为恒大汽车。
恒大汽车在港股借恒大健康上市成功后,立马引入了腾讯,滴滴,红杉资本等 6 大资本保荐机构,购股总额 40 亿港币。
这样借道上市最大的优点在于,股票的发行不受限制,可以更快的交易,也不受限售期等因素的延迟。但是这么急切地将一切都尚且处于空白状态的恒大汽车,装进上市公司,也显示出恒大急切需要在资本市场上尽快实现增值与回报。
恒大造车的消息,确实给恒大带来了资本市场上的利好。从恒大宣布造车以来,恒大汽车市值最多翻番 15 倍。
但是,从资本市场虚拟的市值变成恒大口袋里落袋为安的钱,尚需要一些办法。
恒大通过外部定向增发和内部配售,在资本市场圈钱总计 366 亿港元。
1 月 24 日,恒大汽车公告称,与 6 名投资人分别签订认购协议,以每股 27.30 港元定向增发共 9.52 亿股新股,共筹集 260 亿港元。
5 月 13 日,中国恒大董事会宣布,恒大汽车折价 20%,以每股 40.92 港元配售 2.6 亿股,出售公司占恒大汽车股份,配股金额约 106 亿港元。
366 亿港元,极大地填补了恒大投资在造车上的投资,而且当时 " 买买买 " 的资产搭配的土地也成为恒大资产一部分。
恒大造车这步棋,确实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它的资金亏空问题。
不过,恒大的负债实在太过巨大,即使有资本市场的回血,对于恒大来说仍然不过是杯水车薪。
最近,关于恒大出现资金链问题的风声愈演愈烈,而且在逐渐被证实。
就在今年 5 月微博大 V 爆料,恒大的商业票据已经无法兑现,恒大的房产全款系列全部打 7 折出售。
恒大官方 6 月 7 日发表声明承认,恒大集团确实存在少量商票兑付不及时,集团高度重视并安排兑付。在房屋打折问题上,恒大则解释之前的打折是购房节的优惠活动,并没有七折卖房。
距离恒大车展的模型车事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恒大的股价也从 72 元的价格腰斩到 35 元。
恒大汽车花 474 亿买来的汽车产业链,即使能够一时将公司市值推高到巅峰,但是登高跌重。缺乏核心能力与真材实料的背景下,即使不断进行冬测夏测这样的造势行为,最终仍然难逃市值打回原形的结果。
不过,对于当前的恒大来说,可能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恒大汽车能否造出一辆好车,而是恒大能否度过当前债务与资金困局的问题。
如今的中国恒大早已不是曾经财大气粗一掷千金的恒大,高悬的三条红线,结结实实地告诉着人们,恒大当前严峻的债务问题。
通过造车能够撩拨其资本市场一时的涨跌,也能够为恒大带来一些资金面上的缓解,但是长远来看,仍是杯水车薪。
商业票据兑付这样现实的问题,则进一步将恒大缺钱的现状彰显无遗。
如果恒大想用汽车让公司翻身,我们这里给出一条 " 妙计 ":不如,买房子送车带车位加充电桩试试。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