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暮四先生
● ● ●
一汽 - 大众的故事,要从 1987 年说起。
当时,红旗轿车因质量差、油耗高,已停产 6 年。
为恢复轿车生产,一汽一直在持续呼吁和准备。1987 年 5 月,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讨论会上,一汽厂长耿昭杰提出了 " 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建设轿车生产基地 " 的设想。
具体来说,就是立足国内需求,引进国外先进轿车产品,同时与改造红旗轿车基地、建设轻型车生产基地相结合,建设 3 万辆中高级轿车生产基地,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海外合作伙伴,合资建设轿车生产基地。
一个月后,在领导考察时,耿昭杰汇报了一汽想上轿车项目的打算,并征得了同意。7 月,一汽上报了建议方案:从建设年产 3 万辆轿车的先导工程入手,建设年产 15 万辆的轿车工业基地。8 月 12 日,国家决定,一汽的目标是在进口轿车更新期到来之前投放市场,挡住进口,先上 3 万辆 1.6 升以上排量的中高档轿车,然后上 15 万辆普及型轿车,直至形成 30 万辆规模。
当时,一汽在建设 6 万辆轻型车项目时,已经引进了可以用于轻型车和轿车的美国克莱斯勒 2.2 升发动机,美方也曾许诺一汽,如果要引进轿车技术,他们可以优惠。所以,一汽的 3 万辆轿车先导工程率先考虑的是克莱斯勒,具体车型则是道奇 600。
可是,当一汽带着诚意,想要进一步谋求合作时,自认为胜券在握的克莱斯勒却傲慢起来,开出了中方无法接受的天价,还要求中方支付 1760 万美元的 " 入门费 ",谈判因此陷入僵局。甚至我国国民经济主管部门的最高领导登门时,克莱斯勒的一把手也避而不见,负责接待的二把手更是只给了 30 分钟时间。克莱斯克的傲慢,可见一斑。
和美国人的态度截然相反,德国大众汽车是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此后经过 5 个多月的谈判,由于大众汽车公司在技术转让、设备提供方式等方面较为优惠,加之奥迪 100 的各项指标及知名度都优于道奇 600,且大众做了奥迪 100 型轿车匹配克莱斯勒 2.2 升发动机的示范,一汽最终决定引进奥迪 100 型轿车作为 3 万辆轿车先导工程的主打产品,以许可证和 CKD 组装方式生产,期限为 6 年。1988 年 5 月,项目获批。
克莱斯勒也因此错失了进入中国的良机。设想一下,如果当初一汽是和克莱斯勒合作,现在的中国车市会是怎样的格局?
或许克莱斯勒也会成为中国的主流汽车品牌,但按照克莱斯勒一贯的骚操作,如果真有一汽克莱斯勒,到现在或许也已经凉凉了。
1989 年 8 月 1 日,第一辆奥迪 100 轿车下线,当年组装 1922 辆,1990 年组装 4200 辆,国产化率分别为 6.68% 和 13.66%。此后,奥迪轿车的国产化率逐年提升,1992 年 44%,1994 年 62%,到 1995 年先导工程基本建成时,国产化率已达 82%,累计产量则达到了 8.3 万台。
与此同时,一汽 15 万辆轿车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1988 年 9 月,一汽和德国大众公司签署长期合作备忘录,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合作。此后双方用了 23 个月时间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商务谈判,并最终于 1990 年 11 月,签署了合资建设 15 万辆轿车项目的合同。
1991 年 2 月 8 日,一汽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8 月开工建设。在建厂过程中,一汽 - 大众从 CKD 组装入手,边建设、边生产、边开发,逐步实现国产化。
1996 年,一汽 - 大众全面建成投产,形成了年产 15 万辆轿车、27 万台发动机和 18 万台变速器的能力。而捷达轿车此时的累计产量,则达到了 10 万台。
1995 年 11 月,在德国总理科尔访华期间,一汽、大众、奥迪三方签署协议,决定将奥迪轿车纳入一汽 - 大众生产,并从 1996 年起实施。一汽奥迪变成了一汽 - 大众奥迪,但简称还是一汽奥迪。
在一汽 - 大众全面建成投产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众品牌只生产捷达一款车,也因此,不少人把捷达当成了独立品牌。当然捷达也不负众望,通过持续改进、更新,创造了一个个标杆和奇迹。
1998 年,新捷达王面世,成为国内第一款装配 ABS 的 A 级量产轿车。
2002 年,配备双安全气囊和绿色玻璃的捷达海风之旅面世,普及型轿车的安全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年面世的,还有中国第一辆国产柴油轿车捷达 SDI。
2004 年,做出 21 项技术改进的新捷达面世;2005 年,配备 RSH 发动机的捷达,成为我国第一款达到欧 III 排放标准的普及型轿车。
2006 年 7 月,第 100 万辆捷达下线。15 年的时间里,捷达平均年销 6.7 万辆。这个数字在现在看似乎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却是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有相当大比例的驾驶者开过的第一款车便是捷达,因为中国很多驾校都买了捷达做教练车。
2019 年 2 月,捷达作为一个独立品牌正式发布,成为大众集团全新子品牌,也就是一汽 - 大众捷达。
不过相较于当年的一汽 - 大众捷达轿车,捷达品牌的销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要知道,2018 年时,单单捷达一款车,全年累计销量便达到了 32.7 万辆,2017 年也有 31.8 万辆。捷达品牌之所以会如此,和车市寒冬、新冠疫情,以及捷达品牌的沉淀、销售渠道等都有一定关系。笔者也盼着捷达重现往日辉煌。
在一汽 - 大众成立后的 10 年时间里,大众品牌旗下只有捷达一款车。直到 2001 年 8 月,才终于迎来了第二款车——宝来,不过宝来在本质上依旧是捷达。
宝来基于大众 PQ34 平台打造,搭载 1.8T 发动机,匹配 5 速手动或 4 速自动变速箱,售价区间在 19-24 万元(19.33 — 23.98 万元),是当时最贵的 A 级轿车。不过虽然贵,宝来的销量却异常火爆,上市第一年便卖出了 5 万多辆,其 " 驾驶者之车 " 的宣传语也随之红遍全国。
此后宝来经过多次改款,并衍生出了宝来 R、宝来 HS、宝来 Sportline 等车型,其售价也从当初的 20 万元左右降到了 10 万元区间(9.88-15.70 万元),进入寻常百姓家。在 20 年的时间里,宝来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 300 万辆,而且至今仍活跃在 A 级轿车市场。
有些意外的是,第二年 3 月,高尔夫 GTI 居然也国产了,高尔夫家族精神领袖正式落户中国。
此后在 2013 年和 2020 年,第七代和第八代高尔夫相继国产。不过遗憾的是,第八代高尔夫目前的市场表现并不太乐观,上市至今月销量最高也才 7500 辆,其余月份都在 6000 辆以下。
在推出捷达、宝来、高尔夫之后,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成熟,一汽 - 大众在 2006 年、2007 年和 2010 年相继投产了速腾、迈腾和 CC。
其实速腾也是捷达。在海外,速腾的名字叫捷达 A5,也就是第五代捷达,但在引进中国时,它和宝来一样,并没有直接在捷达的基础上更新,而是用了全新的名号。
不过也是因为速腾,一汽 - 大众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先是刚才提到的简配,紧接着是断轴。期间,从反告用户造谣,到拒不承认缺陷,再到在质检总局检测报告出来后承认缺陷,一汽 - 大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迈腾是一汽 - 大众生产的第一台 B 级车,源自和帕萨特 B6 关系紧密的 FutureB6,于 2007 年 7 月上市,搭载了 1.8T 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2009 年上市的新款车型开始匹配 DSG 双离合变速箱,有着不错的竞争力。4 年后,迈腾 B7 面世。
相比于一汽 - 大众旗下的其他产品,CC 的高昂售价,决定了它并非走量车型,但 " 最美大众车 " 依旧创下了不俗的战绩,2010 年 7 月上市后的 3 个半月,其累计销量便突破了 1.2 万辆,巅峰时期的月销量则更是接近 8000 台,截止 2021 年 4 月,一汽 - 大众 CC 的累计销量为 34.77 万台。
2018 年 7 月,一汽 - 大众大众品牌才终于有了自己的 SUV 车型——探歌,并在此后迅速推出了中型 SUV 探岳和小型 SUV 探影,其中探岳还衍生出探岳 X、探岳 GTE 插混、探岳 R-Line 等车型,形成了探岳家族。
期间,一汽 - 大众还推出了蔚领、高尔夫 · 嘉旅等车型,但相对来说较为小众,在此不再赘述。
简单来说,过去的一汽 - 大众大众品牌,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捷达时代,它以一己之力成就了一汽 - 大众;二是轿车时代,不管是捷达、宝来,还是速腾、迈腾、高尔夫,一汽 - 大众旗下的几乎所有轿车产品,都在细分市场有着优异表现,可谓齐头并进、共创辉煌;三是轿车 +SUV 时代,随着探歌、探岳、探影等的上市,一汽 - 大众大众品牌结束了没有 SUV 的历史,它们和轿车一起,为一汽 - 大众迎来了第三春。
从插混探岳、插混迈腾,到宝来纯电、高尔夫纯电,再到 ID. 系列,一汽 - 大众正在进入全新的时代。目前,ID.4 CROZZ 已经上市,ID.6 CROZZ 也已发布。
当然,在其强势的传统燃油车方面,一汽 - 大众也在持续发力,全新中大型 SUV 揽境、中期改款探歌等都将在 2021 年上市。
从 1991 年到 2021 年,三十年的时间里,一汽 - 大众创造了历史,让更多国人享受到了有车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国民车。而且它也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以满足不同阶段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一汽 - 大众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日系和华系汽车品牌的崛起,以及造车新势力日渐被消费者所接受,一汽 - 大众的市场空间也在被压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一汽 - 大众的下一个三十年,更需要加倍努力。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