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伦敦市长宣布“好消息”,英网友:上海十年前就有了 [打印本页]

作者: 观察者网    时间: 2021-6-24 05:07
标题: 伦敦市长宣布“好消息”,英网友:上海十年前就有了

【文 / 观察者网 刘程辉】

最近,伦敦地铁迎来了一个 " 好消息 " ——到 2024 年底,伦敦地铁终于要全面覆盖 4G 信号了!

不过对于这事,英国网民的情绪有点复杂。比如就有人吐槽,2024 年?上海十年前就做到了 ......

据英国《卫报》22 日报道,伦敦市长萨迪克 · 汗(Sadiq Khan)宣布,伦敦地铁隧道和车站将在 2024 年底前实现 4G 信号全覆盖。包括牛津广场、托特纳姆法院路、银行区、尤斯顿在内的热门车站将在明年底完工,其余站点将在接下来数月内分阶段扩大覆盖范围。整项工程铺设的光缆长度超过 2000 公里。




英国《卫报》:伦敦市长称,伦敦地铁将在 2024 年实现实现网络全覆盖

伦敦地铁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铁网络之一,在疫情暴发前,每天有 500 多万乘客搭乘伦敦地铁出行,但因缺乏移动网络信号而广受诟病。

2019 年 7 月,伦敦交通局(TfL)公布了为地铁覆盖 4G 的计划。去年 3 月,在伦敦十多条地铁线路中," 朱比利线 " 东半段—— " 威斯敏斯特站 " 至 " 景宁镇站 " 的车站和隧道率先实现了 4G 移动网络覆盖。

伦敦交通局透露,根据他们与跨国电信设施供应商 BAI Communications 达成的一项 20 年协议,这项工程除了为地铁乘客提供移动网络信号外,还将通过安装在地铁隧道中的光缆,把整座城市连接起来。这些光缆可以连接到建筑物和诸如路灯、公交车站这样的基础设施,通过在这些地方安装小型移动网络发射机,可以进一步扩大网络信号覆盖范围。




伦敦地铁站(图自社交媒体)

伦敦交通局称,即将安装的设备能够支持 4G 乃至 5G 网络,该国所有通信运营商都能够使用,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先进行列。为避免对地铁正常运行的干扰,所有工程施工都将在地铁运营时间之外进行,施工方已经开始在一些车站和隧道内铺设必要的电缆。

根据 BAI Communications 公司的说法,这项 " 互联伦敦 " 的项目总投资预计将超过 10 亿英镑。

" 伦敦地铁诞生于 19 世纪,把移动网络覆盖到整个地铁网络的做法,将确保它继续适应 21 世纪的乘客的需求。" 伦敦伦敦交通局首席技术官夏什 · 韦尔马(Shashi Verma)说," 这将让隧道和站台内的乘客更加方便地保持联系,同时也将为伦敦交通局提供长期的收入来源,支持整座城市的经济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治因素影响下,英国政府去年 7 月决定从 2020 年年底开始禁止购买华为的 5G 设备,并在 2027 年前全部移除。此后又有消息称,英国政府在 5G 建设上 " 转投日本 ",日企或将取代华为成为英国的 5G 网络供应商。

不过对于一些英国网民而言,想着 3 年后就能在伦敦地铁上随时用到 4G,他们直呼这是一件 " 好事 "。

"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尽管它会让人们闲不下来的。"




BBC 节目联合制作人雅各布 · 里卡德(Jacob Rickard)也在推特上发出赞叹—— " 在隧道里(有信号)?太酷了。"




不过,在另外很多人眼里,这事可不算个好消息。

去年 4 月,在 "5G 传播病毒 " 的阴谋论驱使下,一些英国民众通过烧毁 5G 基站表达不满。现在一听到地铁要上 4G,有人又担忧起了辐射的问题。

" 人们就不能在没有移动信号的情况下乘坐地铁吗?就没有一处神圣而远离辐射的地方吗?"




这样的言论还是少数,而更多的,是网民们对英国通信技术落后的吐槽。这不就有人提到了中国—— " 我的天啊,上海几乎十年前就做到了。"




其实早在 2015 年底,上海地铁就实现了免费 WiFi 全覆盖,如今,上海移动的 5G 信号都已覆盖目前开通运营的各条轨道交通线。

" 哇哦,4G 诶!可那时 5G 都出现 5 年了,估计到时候 6G 都要出来了 ......"




"2024 年?哥们,那时候都有 6G 了!"




" 英国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落后太令人震惊了。"




在吐槽的同时,也有网民认真地给市长萨迪克 · 汗提出了建议:" 我认为应该现在而不是以后再考虑 5G,这样数年后就不用从 4G 升级到 5G 了。正如你总说的那样,伦敦是最棒的城市,所以我们也应该在技术上保持领先 ......"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