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斥资7.5亿的豪赌——一场光怪陆离的影坛闹剧 [打印本页]

作者: 1905电影网    时间: 2021-6-26 15:33
标题: 斥资7.5亿的豪赌——一场光怪陆离的影坛闹剧

几天前,一则新闻引爆了电影产业圈。

宁夏文联主席、宁夏电影集团法人代表、董事长杨洪涛,真鉴影业董事长、创始人杨晓涛(又名杨真鉴),因民间借贷一千多万且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被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发布了高达十万元悬赏公告。

而在这桩悬赏公告的起因,则和三年前的一部电影有着莫大的干系。

2018 年 7 月 15 日 22 点,电影《阿修罗》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让人惊愕的消息:经全体投资方决定,本片撤档停映。

之所以让人惊愕,原因在于该片号称投资 7.5 亿元人民币,且历时六年制作完成,涉及到二十多家出品公司。可上映仅三天,《阿修罗》不但在口碑上全面崩坏,只拿到了 3.0 的评分;而且在票房表现上,则仅有不到五千万入账。在此情况下,影片的出品方竟然做出 " 撤档停映 " 的打算,无论如何,都难以让人理解。

如今三年过去了,最近伴随这部电影的新闻,不是何时复映或者在流媒体平台上线,而是一系列有关民间借贷、财务纠纷的新闻。这不禁让人产生重重疑问:《阿修罗》当年到底是如何拍摄完成的?它又为何成为近十年以来,内地电影市场最大的失败案例之一呢?

一 《阿修罗》的 " 巨制 " 和出品方的混乱

" 通常资金筹备工作完成 70% 以上,电影项目才会进入拍摄阶段。" 在《一部电影的诞生》这本书中,从业多年的徐峥这样说道。但是这一电影从业者基本都懂的行规,在杨晓涛眼中,瞬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阿修罗》的剧本开发完成以后,杨洪涛和杨晓涛将 70% 的融资比例,降低到了 30%。在当时影片预算成本为 7 亿的情况下,杨晓涛打算融资 2.5 亿,只要能够达到这个数字,剧组便可以正常开机。

可连这 2.5 亿的前期制作成本,也没能在开机前如期到位。而和杨晓涛签订合同的都是抱着赚热钱的基金公司,随着日期逼近,杨晓涛得到的回复是:实在挪不开。

最终,杨晓涛仅凭着手中 1 亿的制作费用,下令开机。相比于整个剧组的解散风险,以及前期 1 亿多设计成本打水漂,杨晓涛自私地让所有剧组人员乘上他这艘无舵的巨轮笔直向前,至于何时会撞上冰山,只是早晚的问题。

果然剧组开机之后,麻烦接连不断。号称 6000 多人的剧组人员,光是每个月的开销都达到几百万。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晓涛还穷奢极侈,在伙食上不惜成本,铺张浪费,在制作人员层面,也大手大脚地选择高昂的外籍人员,达到 300 多人之巨!

据曾经在《阿修罗》工作过的高级部门负责人称,几乎每一天的资金链都面临断裂的窘境。而这一极不寻常的怪异情况并非毫无缘由,杨洪涛、杨晓涛在融资层面的紊乱不堪,让人深深怀疑两人拍摄电影的真实目的。

《阿修罗》的联合出品方有 20 多家公司。其中,属于正规的影视公司只有三家,分别为霍尔果斯强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浙江东阳小宇宙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以及大地时代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至于其他十几家联合出品公司,则涉及各行各业。据《经济观察报》的一篇报道所言,《阿修罗》的投资方,既有北京纵横乐享国际影视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其大股东为国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有吉泰(宁夏)影视文化传媒制作有限公司大股东侯智斌,他是宁夏吉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股东;此外,投资方山东德佳万花传媒有限公司大股东赵章山,名下也持股多个酒店和地产公司。

而这些杂牌的投资方,最终堆出了杨晓涛口中的 7.5 亿元的制作成本。

二《阿修罗》的启示

从以上有关《阿修罗》拍摄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况,以及其幕后资本利益的纠葛,不难看出这部电影最终溃败,实属情理之中。而另一重要的幕后事实是,当年微博上那条所谓的 " 经全体投资方决定 " 并非如此。

据多个出品方所称,他们当年事先并不知情,而是在电影下映之后 " 被通知 "。由于电影是撤档,作为产品其本身资产还在,所以出品方无法起诉追讨损失。加上电影本身的特殊属性,在拍摄过程中所用的具体金额难以查清,更何况 " 二杨 " 以种种借口,拒不透露财务明细,更加重了当年事件还原的难度。

当然,回到影片本身来说,《阿修罗》的失败同样能够给我们带来众多的启示,不单单是其幕后操盘者杨洪涛、杨晓涛的融资问题和借贷问题,影片从影视产业角度来看,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性错误。

首先是在导演的选择上,杨晓涛没有考虑到导演过往的执导经验,以及对观众的市场偏好是否了解。" 二杨 " 敲板定下来的导演张鹏,虽然在好莱坞有过从业经验,认识一些好莱坞特效制作的业界大牛,但是他的本业是动作执导,而非导演,这尤其体现在他的作品序列表中。

据豆瓣电影影人统计资料显示,张鹏只在 2014 年和鲍勃 · 布朗联合执导过动作片《城市游戏》,该片评分 3.4,显然属于烂片级别。" 二杨 " 在选用张鹏之前,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基本情况。对于一个既没有丰富执导经验,又没有出色电影作品的动作指导来说,张鹏显然无法在一部成本为 7.5 亿元的 A 级大制作中合格胜任。

其次是剧本层面的整体创作。虽然在《阿修罗》的豆瓣词条上,编剧一栏上只有 " 杨真鉴 "(即杨晓涛)的名字,然而根据账号 " 一起拍电影 " 的一篇文章调查显示," 杨晓涛先是完成了电影题材的顶层设计,然后找到三位好莱坞编剧用英文创作结构,结构认可之后,他们自己往里去添人物、添素材 "。

可众所周知的是,《阿修罗》一片中的原型故事和文化架构并非西方神话,恰恰相反,而是印度和中国佛教中的典故。所谓的 " 阿修罗 " 在佛教中是六道之一,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这一东亚宗教文化中的神祇故事,却由美国好莱坞编剧直接操刀,撰写故事,其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影片上映时,看过的观众纷纷对故事层面无法满意,甚至打出 " 花了 7.5 亿做特效,难道就不舍得多花 75 万请好点的编剧写故事吗?" 的评论。的确,一部电影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好的故事往往是前提甚至是关键。

而那些已然成为经典的魔幻电影,比如《指环王》、《哈利 · 波特》等,更是在故事架构和整体的世界观上雕琢的异常精细。相较而言,《阿修罗》在故事层面可谓乏味单薄,甚至被大批的网友爆出 " 弱智 "、" 尴尬 ",以及 " 得用风油精洗眼睛 "。

三 作为特效 CG 电影," 双杨 " 欠缺风控能力!

最后一点,则是所谓的 CG 特效的使用。对此,当初的媒体报道和豆瓣上的评论分化为两极,前者以 " 影片质量的确不太行,但是视效技术层面得到一致认可 ",而后者则大量表示:土得掉渣。

且不论《阿修罗》的特效水准到底如何,毕竟这里涉及到专业评价标准层面的技术参数,单是从观众接受层面来说,它其实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本片号称打造东方魔幻大片,中国版的《阿凡达》,成为华语电影的新标杆。然而这一系列目标都需要 " 创新 " 和 " 本土意识 " 作为保证。

从 " 创新 " 角度来看,《阿修罗》的服道化和场景,被大量网友指出,和美剧《权力的游戏》有着太多的相似性。片中张艺上饰演的华蕊一角色,被指和 " 龙母 " 的发型、服装和气质几无区别。加之片中大量的场景,和好莱坞一众魔幻大片有着惊人的重叠性,这便让《阿修罗》成为毫无特色的劣质模仿品。

而在 " 本土意识 " 层面,它同样毫无建树。正如上文所言,虽然杨洪涛召集了一众好莱坞特效团队,但是他们只会按照西方那一套的魔幻世界进行架构,中国式的古典美感,虚实相间的缥缈质感,这些国外的工作人员既没有文化层面的积累,也无法立即将其勾勒在画面中。

此外,《阿修罗》在世界观的架构上显得薄弱且毫无特色。回想詹姆斯 · 卡梅隆的《阿凡达》,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唤起观众们对于潘多拉星球的向往,在于卡梅隆将这个星球中植物如何繁衍、动物如何进食,以及族群如何划分等具体而微的生态细节,表露地极致动人。

所以,《阿修罗》的全面失败,在于杨洪涛、杨晓涛只知道一味地抬高制作成本,用好大喜功的宣传策略挑起噱头,而无视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应该且必须遵守的市场规则。

如今,国内魔幻电影类型片方兴未艾,《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以及《新神榜:哪吒传奇》,以及尚未播出的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都是国产魔幻电影的后起之秀。

这一屡屡斩获票房奇迹的影片类型,是否能够在本地电影市场扎根,并且茁壮生长?《阿修罗》以其沉重的失败经验告诉我们,立足中国魔幻文学传统,开拓全新的视听美学体系,或许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同时,它也在告诉我们,像杨洪涛、杨晓涛这般视电影为牟利工具的操盘者,必将被逐渐成熟的中国电影市场所淘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无视党纪国法,将法院判决视为一纸空文,将契约精神弃之如敝履,这样的品性,又如何能制作出让老百姓追捧的作品,两人遭到法院悬赏,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