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一出外网直接炸。
一个谣传多年的说法,昨日终于被本人承认。
一时间," 软禁 "" 奴隶 "" 精神控制 "……
许多骇人字眼,出现各大媒体的标题上。
甚至连平日只报道高大上议题的严肃媒体,都纷纷留出版面给这位娱乐明星。
如此牌面,这人何德何能?
对年轻一辈的乐迷而言,她的名字仅是有点耳熟。
可是对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粉而言,大家习惯叫她小甜甜布兰妮。
根据 BBC 的报道,我们得知大量耸人听闻细节。
" 只有加州的妓女,才活成我这样!"
究竟发生了什么?
Sir 简单复盘:
先是监视。
13 年间,她被家人反复送去医院,受到 24 小时监控,信用卡、手机、护照全部被没收。
再是控制。
从 2008 年开始,布兰妮就因为 " 精神疾病 ",被法院强制活在父亲的监管中,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布兰妮开始沦为她口中的 " 妓女 " ——
布兰妮被迫疯狂地工作。
进而是日夜威胁。
经纪人威胁她:如果不能在 2018 年完成 31 场巡演,她就会起诉。
她还不能找律师,因为在父亲的监护下,她无权这么做。
某种意义上,这其实是父亲和经纪公司的里应外合。
目的就是为了让布兰妮不停替自己工作,哪怕发烧 40 度,也得上台表演。
尽管已经疲倦到崩溃的边缘,但布兰妮为了不让歌迷失望,还是坚持自己编舞。
但这么一点自主意识,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允许的。
最后,发展成无尽头的剥削 + 虐待。
每当布兰妮因分歧拖慢进度,她就会被关小黑屋,接受各种 " 教育 " 长达 45 分钟。
他们有无数种可以折磨布兰妮的方法。
有时候,他们甚至会联合医生,一起折磨她,谎称她拒绝吃药。
后来,医生甚至还给她开一种叫 " 锂 "(Lithium )的药物。
没错,传奇乐队 Nirvana 有一首歌就叫 " 锂 ",歌词基本就是一个抑郁加躁郁症者的呓语。" 锂 " 虽然是情绪稳定的药物,但如果你服用超过五个月,精神就会严重受损。
布兰妮因此越来越神志不清,已经到了没法和正常人交流的地步。
当她告诉医生说自己很害怕时。
你猜他们怎么对布兰妮?
虐待升级加码——
派了 6 个护士监试她吃药,且有长达一个月时间不让她出家门。
我们没法理解布兰妮父亲为何这么做,但在他女儿眼中,父亲已经控制成瘾,见到自己哭,他却是无比享受。
而钱,根据《纽约时报》披露,她每周的演出利润能达 150 万到 200 万美元,她仅有 2000 美元,所有的钱都到了她父亲和管理层那里。
布兰妮就像一个机器,不能有任何私人情绪。
她的证词中,最让人心寒和恶心一点是,自己被父亲装了一个节育器 ......
本想和男友结婚生子的布兰妮,竟然被父亲要求身体里装了一个宫内节育器,不被批准生育,也不让她找医生把它取出。
如果事情真是如此,这简直是疯了 ......
整场听证会,布兰妮最掷地有声的呐喊就是这句:" 请把人生还给我 ....."
面对公众的质疑,父亲和律师仍继续辩护:
" 很遗憾看到她遭受痛苦,但有义务维护她的医疗和其他隐私权 "。
没错,布兰妮事件目前依然不明朗。
即使她亲自出庭,扒开伤口。
布兰妮是否能胜诉,赢回自己的人身自由," 精神疾病 " 将会是争执的关键。
她必须证明:自己没有病。
可这么多年来,布兰妮已经跟疯子的人设捆绑起来。
曾经的她剃光自己的头发。
那两年的布兰妮,彻底落入了社会性死亡,成为各种小报头条和电视节目的笑料。
《美联社》甚至还招募了 22 位娱乐记者来紧盯布兰妮,为的是最快时间内报道她的最新消息。八卦小报这么做情有可原,但连《纽约时报》这种知识分子气十足的报纸,都没放过这位娱乐明星。
今年年初,《纽约时报》制作了一部 Free Britney(拯救布兰妮)运动的纪录片《陷害布兰妮 · 斯皮尔斯》。
它梳理了整场运动的缘由,并试着寻找布兰妮的求救信息。
只要布兰妮发的帖子有点对 " 自由 " 的感叹。
大家就会立即开启福尔摩斯模式。
大家就会立马觉得,布兰妮在求救。
然而。
让人觉得诡异的事一件一件浮现。
帖文越发诡异。
奇怪的角度下的自拍,瞪眼般地直视镜头。
" 如果你需要大家的帮助,下一条视频就穿黄色的衣服吧。"
她真穿了 ......
什么都没说,什么也没做,只是在不停摇摆走动。
另一个证据是来自布兰妮 13 岁的小儿子。
去年他在直播中,诅咒起了自己的外公贪财。
而当有粉丝留言 " 我想杀了你的外公 " 时,他竟然回复 " 我也想这样做 "。
这段话上了热搜后,可账号马上被封。
这一系列碎片式的线索被联想到了一起——
布兰妮有危险。
布兰妮曾经采访中透露的 " 不想父亲担任监护人 ",成了这场运动最有利的证据。
大家相信,一切都是布兰妮父亲想要利用法律漏洞将女儿当摇钱树。
以监护女儿的名义,对她精神控制。
取消对布兰妮的软禁,还她自由,是整场运动的目的。
一夜之间,Free Britney 成了当前美国最火爆的话题之一。
当初 Sir 看完整部纪录片还觉得蹊跷,过多地臆测和无法核实的消息源,更多是不严谨的 " 虚晃一枪 "。
但这一次,确实打脸了。
布兰妮看完这个纪录片之后,称自己哭了两周。
不少媒体也因为这部纪录片,开始纷纷对当年的行为道歉。
比如英国杂志《魅力》(Glamour)在社交账号上特别发文道歉——
" 对于布兰妮 · 斯皮尔斯身上所发生的一切,我们都难辞其咎。"
正是媒体们和粉丝们的 " 赎罪 ",让这件事成长为公共事件。
但是相比于提出方案,媒体更本分的职能其实是揭示问题。
让问题发酵,用舆论去督促事件 " 生长 "。
关注、监督和质疑,本来就是促成公共事件能 " 尘埃落定 " 必要因素。
这让 Sir 想到,我们很多人都说要给《让子弹飞》申遗。
其中一个原因,是那句著名台词:
" 让子弹飞一会儿 "。
每逢社会争议性事件刚冒出,让子弹飞一会儿。
是让我们沉默吗?
不对。
" 让子弹飞一会儿 " 不是让你故作理性,怯懦地闭嘴,这无法促成事件发展。
让子弹飞的前提,是开枪,否则子弹是不可能飞起来。
到底是 " 弹无虚发 ",还是 " 虚晃一枪 "。
——先让子弹飞起来。
Sir 感到庆幸。
因为这是媒体和民众发声后,激起的反转。
然而,Sir 更担忧。
布兰妮是 " 不幸中的万幸 "。
可新闻报道每一次的应验,背后真的存在一个活生生的受害者。
除了舆论。
我们是否还有更有力的保障,去抵御一次又一次造神与弑神?
不然。
谁能保证,下一次,再下一次 ……
当悲剧落在头顶。
我们能比万人爱戴的 " 小甜甜 ",更幸运?
编辑助理:海边的卡夫卡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