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观察生物细胞形态和变化过程的光学显微镜,对生物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但谁又不馋电子显微镜那一骑绝尘的分辨率呢?
而现在,只要把样品放在一张特殊的载玻片上,就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40nm,甚至更小的细节了!
这张载玻片,就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刘兆伟团队的最新研究speckle-MAIN。
这项技术全称为斑点超材料纳米光镜(speckle metamaterial-assisted illumination nanoscopy)。整个技术围绕光斑(speckle)和超材料(metamaterial)来实现。
压榨光学衍射极限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之所以只有约 200nm,是因为受光学衍射极限(Diffraction limit)的约束。
想要提升分辨率,就要尽可能压榨衍射极限。
衍射极限有公式:
那么是暴力降低波长,还是增大数值孔径?
研究团队选择了前者,他们拿出了一张特殊的载玻片。
这是一种光收缩材料(light-shrinking material),当光线通过它时,其波长会被缩短。
近场成像
光在通过上述双曲超材料后,不仅波长会缩短,还会发生散射。
这时产生了一系列随机的高分辨率光斑(speckle),如果此时载玻片上有样本,就会被这些光斑照亮。
所以……我不在远场玩了!衍射极限!
利用双曲超材料的近场(near field)传输特性,高分辨率的近场光斑们被重构算法拼凑了起来,成功绕开了衍射极限——
最终实现了超分辨率成像(Super-resolution imaging)。
从信息论角度看,只有至少存在 N2 个数量的子帧时,才能重建一个具有 N 倍分辨率的超分辨率图像。
因此,speckle-MAIN 技术便由 500 个衍射限制的子帧重建并成像。
来试试光学显微镜的本职工作:生物成像。
在 Cos-7 细胞上固定荧光标记,然后使用 speckle-MAIN 技术观测。
要知道,即使是SIM(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技术也只能观测到 100nm 左右的物体而已。
所以不逼一下光学衍射极限,都不知道光学显微镜也能从亚细胞尺度,去更精细地观察生物结构和变化过程。
而且 speckle-MAIN 分辨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涂了超材料的载玻片,这就意味着无需修改样品的制备方案,也不需要对显微镜做过多设置——
一片一镜一样本,细胞的像就成了。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扩大这项技术,以期在三维空间也能高速、高分辨率,且低光无毒地成像。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