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看《中国医生》,真止不住眼泪 [打印本页]

作者: 1905电影网    时间: 2021-7-9 12:47
标题: 看《中国医生》,真止不住眼泪

《中国医生》的首映礼后,最常见到的评价是 " 看哭了 "。

的确,单从题材本身,这个故事就太能戳我们的泪点。甚至光是看预告片,就已经眼眶发红,止不住情绪。

但是,这个题材,谁能拍,谁能拍好呢?

至少,刘伟强导演和他的《中国机长》原班人马,能够给我们一些信心。

毕竟《中国机长》的成功,正是贵在真实。

如今回忆起这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五个字," 平凡而伟大 "。

影片以高度纪实的风格,还原了惊心动魄的川航 3U8633 事件,也深入地刻画了整个英雄机组的临危不乱、专业、冷静和职业操守。

张涵予所扮演的机长,袁泉所扮演的乘务长 …… 每一个人都在危难时刻,临危不乱,冷静沉默。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平民英雄。

而在《中国医生》里,这些让我们信赖的面孔,同样也回来了。

张涵予将扮演医院院长张竞予,其人物原型就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

袁泉则扮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其原型之一就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

他们的出现,也给观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另一方面,对于刘伟强导演、对于所有的主创而言,《中国医生》的创作压力,无疑是大了太多。

这一次, 故事不再只是发生在小小的机舱里,它牵涉的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甚至于全世界 ……

影片所讲述的,是我们的共同记忆,共同命运。

面对如此宏大的题材,到底该如何着手,又如何能在短短的两小时内,讲一个能令观众信服的故事?

刘伟强导演仍有自己的老练之处。

他选择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座医院里。

影片主角,是一群医护人员。主体内容,也仍然是医护人员一线抗疫的过程。

影片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

这样一来,导演也就巧妙地让影片的叙事,又回到了他拿手的行业题材。

在这座医院里,每一个医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每一次救援都是惊心动魄的战役。

张涵予扮演的院长张竞予尽管脾气火爆,说着一口弯管子武汉话,毫无领导架子,却是医院的定海神针。

疫情最凶险之时,他力排众议,接收源源不断的病人;当所有医生面对疫情都变得心灰意冷的时候,只有他还斗志昂扬,永不妥协。

他像是一个打不倒的硬汉。

但没有人想到,其实他才是那个最 " 脆弱 " 的人:他不仅患有渐冻症,眼见自己的身体一天天衰竭;妻子也染上新冠肺炎,一度严重要插管治疗。

由朱亚文扮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陶峻,可能是全片最有个性的一位医生。

他说着一口粤普,张口闭口 " 扑街仔 "。

不仅跟所有的病人们称兄道弟、大开玩笑,并且初来乍到,就胆敢当众与院长张竞予叫板。

但看似玩世不恭的外表下,仍然是一颗赤忱的医者仁心:当一位重症病人宣告救治无效时,所有人都知道无力回天,面色灰白。

只有他还在继续抢救,不甘心面对又一例病患的离开。

与他相比,李晨扮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吴晨光,则是典型的 " 好好医生 "。

在医院,他平静,可靠,悲悯,情绪稳定,乐于助人;在家庭,他也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

但或许你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单纯的 " 好人 ",也有崩溃的时刻。

当他站在天台上,俯视着 " 空城 " 的武汉仍然繁华的夜景,以哽咽的语气喊出——

" 我也想救他们,但是救不过来啊!"

那一刻,实在是揪心又难过。

最后,袁泉所扮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再一次让我们见证了女性的力量。

她的表演始终是真实而有分量的:她沉静,温柔,坚毅,冷静;不仅永远抢在一线救治病人,也总在悉心地保护自己手下的医护人员。

为了演好重症医学科主任这个角色,袁泉每天都是满脸勒痕,双手发白,有一场戏甚至连续穿了 8 个小时防护服。

似乎她每一次出现,都是满面倦容;但她的眼神永远是如此坚定和勇敢。

而当你看到那张伤痕累累的脸时,只觉得每一道勒痕,都同样让人感到触目惊心。这是伤痕,也是功勋。

袁泉贡献出了影片中的许多高光时刻。

当最开始,陷入恐慌的病人们蜂拥闯进病房,拥挤、打砸、吼叫、哭泣——场面乱得仿佛一部末日灾难片时,是她站了出来,用冷静而坚定的语气,大声道:

" 我知道你们所有人都想活 ……"

当一位即将临盆的孕妇,病情危急,需要动用 ECMO 才能活命的时候,是她主动提出,希望为女孩进行剖宫产。

冒了这么大的险,她的理由只是:" 我希望她的生活,能按照疫情前的计划,进行下去。"

而接下来,我们也见到全片最扣人心弦的场景之一:一次紧张到让人无法呼吸的剖宫产手术。

手术室内,是两条命悬一线的生命。

但手术台前的文婷与其他医护人员,始终沉着冷静,双手从未有过丝毫的颤抖。

假如说看完这部电影,只能用两个画面,来定义真正的 " 中国医生 "。

我想,那一定是充满红肿勒痕的面容,和稳定平静的双手。

从剧本角度来看,这也正是影片的高明之处。

影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拍法,将故事的重点放在医护人员身上。

这样一来,观众的视角被拉近,我们能够对每一个角色产生代入感,被每一个最微小的细节所打动。

与此同时,借由对医院里孕妇、老人等病例的描绘,剧本又很自然地将视角拉到金银潭医院以外。

这让影片能够辐射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群体,让故事行云流水地演变成了一组大事件下,丰富的小人物群像。

" 封城 " 的大背景下,拼命接单的外卖小哥,也是出生入死的平民英雄。

欧豪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最开始,他同样也因为疫情严重,不愿出门接单。但随着妻子在医院里即将临盆,他因为 " 孩子 ", 而感同身受了那些缺少奶粉、缺生活物资的家庭。

于是,他也想要做些什么,去帮助那些同样被困在城中的人。

没想到,反倒因一时疏忽而感染。

意识到自己发烧的时候,他难以置信地坐在地上嚎哭,外卖盒撒了一地。

病魔拆散了无数家庭,让血浓于水的亲情,变成一纸冷冰冰的通知。

张子枫扮演的十九岁女孩,就因肺炎而失去了父母。

在一个下雪天,她在小区楼下,从医生手中接过双亲的遗物,双眼发红地问:" 没有爸妈的孩子该怎么办?"

这一刻,影厅里也响起了啜泣声。

往往是这样的寥寥几笔,就令人潸然泪下。

这要得益于刘伟强导演的剧情片叙事功力。他懂得如何使用最高效的叙事,用看似不起眼的几分钟,就准确地让一个角色、一个家庭,在观众心中立起来。

与此同时,它们又并非只是 " 为了呈现而呈现 ",反而始终以一种巧妙的形式,与故事的主线有机结合。

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创作者很容易被大量素材所冲散,变成只求面面俱到的泛泛而谈。

但《中国医生》的好看就在于,它始终是非常 " 具体 " 的。既有重点,又能顾及全方位。

影片的叙事方式精炼有序,从一个主干发散出去,再扩散出枝叶。

观众记得住每一张脸,每一个人的故事,也仍然能从精彩紧凑的群像,和半纪录片式的宏观视角中,感受到叙事的宏大、史诗和荡气回肠。

在《中国机长》后,刘伟强导演再一次展现出了自己完美平衡主旋律题材和类型片叙事的能力。

导演并不吝啬于在镜头前展现出惊心动魄的救援场面,每一次拔管、插管、血肉飞溅,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能清晰地听到身边观众的惊讶抽气声。

而在节奏的把控上,也展现出了张弛有度的游刃有余。何时该松弛,何时该紧张,医患的苦中作乐,和疫情的迫在眉睫,始终有机结合。

疫情来袭时,有灾难片的惨烈、危急和紧迫感。

几场命悬一线的重点救援,则展现出了极佳的节奏和氛围掌控能力。

影片具有类型片式的紧凑和好看,又让观众能够始终沉浸在一种情绪的张力中,笑中带泪,感动,震撼。

但在类型化的叙事之外,《中国医生》也始终是写实的。

无论是救援过程中的专业严谨,还是对于医务人员的刻画,都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事实。

影片动用了 7 个摄影棚搭建场景,拍摄用的全部医院设备,都严格按照真实医院建造标准 1:1 打造,甚至由专业医院改造工作人员到场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拍摄。

拍摄的每一场戏,都有亲历抗疫一线的专业人员亲临指导,群演中很多人也都是真正的医务工作者。

演员也都在不断练习穿防护服、学习医学知识、接受专业训练。

和平时的光鲜亮丽不同,他们几乎都是素颜出镜、全程戴口罩,配合高强度的拍摄,在镜头前所展现的是真实的疲惫和被透支。

剧本同样能够体现出专业水准。

影片不仅深入拍摄了诊疗过程,深入浅出地向观众科普了 ECMO 和插管这些专业的医疗术语,甚至还很真实地展现了医生间的技术争论。

在这方面,影片的专业和高还原,也得到了不少真实的医生的认可。

张文宏医生就对本片进行了高度赞扬:

一方面,他调侃自己 " 一直在挑剔这个电影有什么 bug,但是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基本没有找到。"

另一方面,也十分感谢演员们揣摩到了医生的精髓,并把医务人员美好的一面呈现给了观众," 我其实最怕你们在拍医学电影的时候,没有揣摩到医生的精髓,这个精髓很少有人看到,但是,被你们抓住了。"

而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则评价电影 " 像一颗催泪弹 "" 饱含深情,把我们拉回了战斗的岁月 "。

在聊到演员张涵予时,张院长更是笑称他在电影里 " 很多坏习惯、坏脾气,都是我的 "。

"那些很果敢、很英雄的(表现)都是凝结的我们在座的所有医务人员和所有武汉、湖北、全中国的医务人员们身上的形象。"

没错,《中国医生》可是一部连专业人士都挑不出 " 刺 " 的电影。或许这也是我能想象到的,对一部行业题材影片,最高的评价了。

也更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做足了功课的剧组。

创作者的态度是谦卑、严谨的,他们将专业、严谨的匠人态度,直观地反馈到了作品里。

他们的创作意图,就是尽力去还原。

是的,还原。

对于一个如此宏大而沉重的题材,任何廉价的煽情、任何矫揉造作的情绪宣泄,都是不合时宜的。

我们想要看到的,只是真实。最真实的事,最真实的中国人。

而《中国医生》无疑在尽力做到这一点。

影片的口吻始终是克制和平实的,它记录了苦难、混乱和恐慌,不规避那些 " 不美好 " 的地方,也凸显了真实的人性高光。

它正视了疫情,也正视了生命和人性。

或许也正因为此,在观影的过程中,才止不住地想要流泪。

因为我们都很清楚,影片中所讲述的,的确是真实的故事。每一个镜头所拍摄的,也都是发生过的真实情形。

那些穿着防护服的白衣英雄,那些经历重创的家庭,那些从绝望中重新找到希望的个体 ……

我们太容易能够与每个角色的哀伤、悲恸、绝望和恐慌共情,因为在每一个画面里,我们都看到了过去,也看到了自己。

我们都经历过同一个 2020 年的冬天。

我们也共同等待春天的到来。

在 2020 年,各行各业的每一个普通人,都亲历了这场战疫,也都是抗疫的一员。

银幕外的我们,同样也是事件的亲历者。甚至于可以说,其实我们也都是电影的参演者。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等待这样一部抗疫题材的剧情片,已经等待了太久。

这部电影对所有人来说,意义也注定会大于影片本身。

因为,《中国医生》所拍摄的,不仅是中国医生,更是中国人民,是 " 我们自己 "。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