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大规模房地产税改要来了!新州拟取消印花税,改征土地税;土地税附加费升至4%,国际买家将受打击 [打印本页]

作者: 华人房产    时间: 2022-6-18 00:40
标题: 大规模房地产税改要来了!新州拟取消印花税,改征土地税;土地税附加费升至4%,国际买家将受打击

澳洲大规模房地产税改即将来临!新州和维州政府正在酝酿新一轮税收改革,可能会效仿首都领地,逐步取消印花税。

新州政府估计,改革将使每年的税收收入减少25亿澳元左右。

与此同时,新州还计划把针对海外投资者的土地税附加费增加一倍。

未来4年,新州政府将从投资住宅地产的外籍华人和其他国际人士身上额外获得3亿澳元收入。

逐步取消印花税

澳媒报道称,各州及领地财长将于7月22日在布里斯班开会,讨论改革方案,提振澳洲经济。

新任联邦财长Jim Chalmers表示,他愿意与各州财长通力合作,解决住房可负担性问题。

新州州长Dominic Perrottet表示,只有联邦政府参与谈判,税收改革才有可能实现。

“我们需要联邦政府帮助各州进行财政改革,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住房、医疗和教育的可负担性。”




作为新州选举前最后一份预算案的主要改革之一,Perrottet将致力于逐步废除印花税并改收土地税。

新州政府提议,购房者可以在“提前缴纳印花税”和“每年缴纳较少的土地税”中做选择。

据悉,新州住宅价格最高的20%将没有资格选择支付土地税,并将继续支付印花税,以帮助维持政府收入。

之前已经购房的买家不会受到影响。

而一套房产一旦缴纳了土地税则需永久缴纳。

因此,如果之前的业主缴纳的是土地税,那么未来的业主就必须缴纳土地税。最终,这将让新州逐步取消印花税。




截至目前,首都领地是唯一一个成功实现从印花税到土地税政策转变的司法辖区。从2012年开始,首都领地将在20年内逐步取消印花税。

长期以来,印花税一直被批评为低效税收,是对房地产交易的一次性打击。

印花税被指加剧了澳洲的住房危机,使人们不愿搬迁或缩小住房面积,并给州预算增加了不可预测性。

但与此同时,印花税也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果取消印花税,政府将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提供社会服务。




上一财年,新州政府征收了94亿澳元印花税,约占税收总额的28%;维州政府征收了约64亿澳元印花税,约占税收总额的27.2%,

新州政府估计,一旦印花税改革,其税收收入将减少约20%,预计相当于每年缺口25亿澳元左右。在维州,这个数字被认为接近20亿澳元。

但新州州长Perrottet表示,印花税改革计划将永久性地促进该州经济增长1.7%,即每年约100亿澳元,并将拥有住房的人数提高30万。




Grattan Institute经济政策项目主管Brendan Coates表示,废除印花税的经济依据是明确的。土地税和市政费一样,不会影响人们的决策,不像印花税会阻止人们搬迁或缩小住房面积。

土地税附加费增加1倍

虽然取消印花税将减少政府的收入,但政府总有办法从其他地方补回来。

新州财长Matt Kean证实,在本月的州预算案中,针对外国投资者购买住宅房地产征收的2%土地税附加费,将提高至4%。




这意味着,在未来4年,新州政府将从投资住宅地产的外籍华人和其他国际人士身上额外获得3亿澳元收入。

Kean表示,这笔收入将用于支付医疗服务和其他预算支出,确保“新州人民从外国投资中受益”。

近年来,悉尼的房价尤其猛涨。

悉尼科技大学(UTS)去年开展的一项服务发现,超过80%的澳洲人错误地指责华人投资者推动了房价和公寓价格的上涨。




CoreLogic的数据显示,去年3月,即UTS调查的同月,外国投资实际上下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而当地房价仍继续上涨。

澳洲土地管理局2019-20年住宅土地外国人所有权登记册发现,新州、维州和昆州的交易占购买交易总额的92%。

当年,新州的住宅交易中有1950笔外国投资,838笔超过100万澳元。

其中1700笔为新建住宅,总值18亿澳元;

138笔为现房,总值3.03亿澳元;

112笔为空地,总值6000万澳元。




金融厅长Damien Tudehope表示,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强劲和新州的经济地位,新州的住宅房地产对外国投资者而言仍具有吸引力。

结 语

逐步取消印花税,并用土地税取而代之,将提高房屋的可负担性,对本地买家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对政府来说也是可持续的长久之计。

另一方面,新州政府计划将土地税附加税提高一倍,对象主要是外国华人,还有许多从悉尼房地产市场价格飙升中收获了潜在巨大资本收益的其他国际房地产投资者。

显然,这一举措不会受到外国投资者的欢迎,但对政府而言几乎没有任何政治成本,可谓是稳赚不赔。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