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西澳史上首位华人因车祸身亡,珀斯第一批交规由他而出台 [打印本页]

作者: ABC    时间: 2023-4-26 19:50
标题: 西澳史上首位华人因车祸身亡,珀斯第一批交规由他而出台

1877年6月的一个晚上,在Fremantle的High St,西澳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华人因车祸死亡。




木匠Moon Chow于1829年抵达西澳,因被马车撞倒不幸死亡。

他的死引起一片哗然。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并引发了一项调查,并促使珀斯出台了第一批道路规则和道路安全条例,包括速度限制和天黑后车辆必须使用灯具。

西澳大学学者Benjamin Smith教授和陶宇(Yu Tao,音译)博士与Chow的直系后裔Betty Walker和中华协会历史学家Kaylene Poon一起,揭开了他的生活和遗产。Chow在珀斯和Fremantle的生活一直存在于民间传说和都市传说中。

陶宇说:“Chow很早就来了,今天我们仍然记得他,这让我觉得多元文化从一开始就存在于我们州的结构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Chow之后(甚至说之前)的中国移民没有受到白澳政策的歧视。但从一开始,华裔就一直在为我们的州做出贡献,我认为这非常令人着迷,让我非常自豪。”




(图片来源:澳洲广播公司)

被困在殖民地

Chow有时被称为Chow Moon或Johnny Moon,在Swan River殖民地早期,他于1829年10月乘坐香料贸易船Emily Taylor抵达西澳。

1830年5月21日,当船在Fremantle海岸沉没时,他被困在珀斯。

陶宇表示,Chow在Swan River殖民地早期建立了自己的生活,他是一名才华横溢的木匠、细木工和熟练的造船工人,为负责西澳最早公共建筑的土木工程师Henry Reveley工作。

“他的技能对一个刚刚建立起来的殖民地非常有价值。如果珀斯和Fremantle早期建筑中的一些木框架是原创的,那么很有可能出自Chow之手。”

“我们有证据表明,当Fremantle Port Harbour负责人想要建造一艘船时,他在一封推荐信中说会考虑Chow建造的一艘小型捕鲸船。”







Yu Tao(图片来源:澳洲广播公司)

Chow丢饺子的传说

西澳大学的考古学家Smith说,许多关于Chow的故事激发了当地居民的想象力。

现在有一家很受欢迎的餐厅以他的名字命名,Northbridge Russell Square的一条步道也是如此。

他说:“珀斯有一家Miss Chow's餐厅,以Chow的遗产为基础,记述了一种失传的饺子食谱。”

“除了Chow的死亡之外,报纸上唯一一次出现他的新闻是,他家里的一条猪腿被偷了,这是一宗法庭案件,偷猪腿的人没有受到惩罚,被判无罪。”




1870的Fremantle High St,Moon Chow于7年后在此被一辆邮车撞倒




Chow取了英国女子Mary Thorpe为妻,育有4个孩子,其中1个夭折(图片来源:澳洲广播公司)

虽然陶宇评论说,他不认为这种不公平的判决会发生在当时的许多白人移民身上,但这引起了Smith的思考。

Smith说:“我们想知道,这条猪腿是否表明,Chow确实是在这里生产了第一个饺子?”

寻找丢失的家庭联系

Walker是Chow的第五代后裔,她在申请护照时偶然发现了自己的中国血统,她看到了一份结婚证书的原件,上面写着一个不同的姓氏。

当时,她并不知道自己的中国血统,但她开始研究有关Chow生平的档案,发现她是Chow的女儿Mary Ann Moon的后裔。

她说:“我很震惊,但我一直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也划龙舟很多年了,非常喜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对龙舟和整个中国文化如此感兴趣,然后我发现我是Chow的后代。我想,好吧,这一定是答案,这就是缺失的环节。”




(图片来源:澳洲广播公司)

Walker花了将近6年的时间挖掘这些档案。她发现,Chow在当时是一个有充分记载的中国人。

她说:“当我看到他是如何来到这里的时候,我把他归类为第一个难民,因为他被错误地留在了这里。”

“但作为亚洲人,他不能拥有任何土地或任何东西。所以这一切都在他妻子Mary Thorpe的名下。不幸的是,在查阅档案时这有时会造成障碍。”




Betty Walker




(图片来源:澳洲广播公司)

Walker表示,从一位住在其他州的亲戚那里找到了唯一一张已知的Chow的照片,这让她很兴奋。

“如果我没有对我父亲的故事和照片进行研究,这些资料就会丢失。”

“我很自豪能让Chow活过来,他的家庭在壮大,他的文化也在他所有的后代身上得到了发展。”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