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的余波,终究没有放过地产行业。
当大部分人在纠结,地铁站口的淀粉肠还要不要买,楼下的螺蛳粉还可不可以吃的时候,有人在想的却是:
这房子还能不能要了?
上周,一位深圳业主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刚交付4个月的人才房。
并且直言,自己就是个“大冤种”。
图源:小红书@X许爱生活
这位业主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这位业主购买的人才房,出现多处质量问题。
从业主提供的图片来看,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段残缺的楼梯,一看就知道这房子有多“脆”。
图源:小红书@X许爱生活
购房合同里写的明明白白的钢质门,交付后却成了木门,而且还是损坏的木门。
图源:南方都市报
如果说这些还都是小问题,咬咬牙也就忍了,可接下来的场景就有点颠覆人的三观了。
主卧外墙上,足足有12个螺杆洞,属于密集恐惧症看一眼都头皮发麻的程度。
图源:南方都市报
天花板漏水就不说了,还“漏光”,几个大洞直通楼上。
图源:小红书@X许爱生活
地板也是打穿的,一指深的大洞明晃晃的摆在地上。
图源:小红书@X许爱生活
更狠的是房子的飘窗,直接就在泡沫上面刷水泥,随便踩一脚就可以看到楼下。
图源:南方都市报
而这些表面的问题还都只是冰山一角,有其他业主反应,在做淋水测试的时候,窗户直接漏成瀑布,有的户型阳台采光不满足最低标准,停车场设计不合理……
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业主们足足列了43页,希望开发商可以整改。
如今距离交房已经过去4个月了,开发商整改的如何呢?
只能说,还不如不改……
就说阳台漏水这么一件事吧,处理前阳台一片泥泞,屋外下大雨,阳台下小雨。
图源:南方都市报
可开发商整改完呢?漏不漏水不知道,就看这肆意粘黏的发泡胶,想必业主的血压已经开始狂飙了。
图源:南方都市报
当然,在安居房、人才房的队伍里,峰景苑也并不是个例。
去年12月,宝安的可售人才房项目鸿栖台延期交付。
原因是业主们在临交付前发现房子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墙面受潮、掉沙、裂缝,楼板开裂,电梯故障,外立面凹凸不平等。
图源:小红书@韭菜
还有安居型商品房项目天屿花园,原本定于去年12月30日交房的,结果因为质量问题,先后三次通知延期交付。
这些项目基本都是2020年拿的地,算是渔村的第一批人才房和安居房项目了,结果刚一交付就折戟沉沙,也是让人有些始料未及。
其实为安居房和人才房糟心的业主,也远远不止渔村一家。
就在前不久,海口的安居房项目锦绣仕家,就因为一份近万字的补充协议,被购房者疯狂举报。
开发商在业主收房的时候,让业主签订一份补充协议,这份近万字的协议中,几乎免除了开发商需要承担的所有责任,比如:
将6级以上热带风暴、24小时内降水10毫米(以上)暴雨、洪水,震级5级以上地震等纳入不可抗力范畴;
取得安居房不动产权天数为720天;
除主体结构质量问题以外的质量瑕疵,不得作为买受人拒绝或拖延接收安居房的理由等等。
零零总总的不平等条款,足足有40多条。
开发商就差把“与我无关”四个大字贴脑门上了。
虽说房屋有质量问题,开发商疯狂甩锅,这肯定是不对的行为。
但开发商对人才房、安居房项目的态度转变,还是非常值得推敲的。
就拿深圳来说吧,2022年之前,人才房和安居房基本都是作为竞拍地块的条件附加给开发商的。
后期开发商意识到了安居房和人才房与周边商品房价巨大的利差,开始主动进军安居房、人才房市场。
2022年深圳在宝安和龙岗两个区推出了两宗纯安居型商品房地块,引来一众开发商疯抢,最终双双价格封顶进入摇号阶段,溢价率全都在14%以上。
但当时开发商觉得,这种只有市场价6折的房子一定会很好卖,哪怕是有10年的限售期。
可为什么到了现在,曾经开发商眼里的明星产品却成了累赘?态度上也是极尽敷衍。
甚至不惜搞出一份万字协议,想要割清所有责任?
一方面,安居房和人才房主打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在商品房价格6折的限价之下,安居房和人才房的利润其实是不高的。
一般安居房和人才房项目,能把利润做到10%以上就算是很厉害了。
利润低也就算了,去化的难度也有些超出开发商的想象。
去年一整年,深圳的安居房、人才房卖出去了1万多套,差不多是新房成交量的三分之一。
可是深圳在售加在建的安居房、人才房数量预计还有4万套。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这种“小本买卖”深圳开发商还要做4年……
这让很多开发商失去了耐心。
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房企自身流动资金的紧张。
就在前几天,承建了深圳60%以上安居房、人才房项目的深圳人才安居集团,因为一笔20亿的欠款,被山东高速给告了。
作为一家国资背景的企业,当然不至于因为20亿的债务就如何,但是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也是一目了然了。
事实上,安居房和人才房,正在劝退越来越多的人。
2022年,深圳推出第一批可售型人才房,一共4422套,价格仅仅是市场价的5-6折,最便宜的甚至只要2万/㎡。
可是严格的门槛加上10年的限售,导致当时这批安居房的去化率不足5成。
但是买到这批房子的人,却是真正有需求的一帮人。
他们落了深户,交着社保,也不在乎10年的限售期。
有业主在买到鸿栖台安居房的时候,还兴奋的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喜悦。
“安居鸿栖台,我来啦,哈哈哈”
“赶上了鸿村的末班车”
有选中了峰景苑的业主,摇号摇到了100多号,为了选到喜欢的户型,头天晚上熬夜补课。
终于在选好房子,付完首付之后,激动地宣布
“我们也是有房一族了。”
可是现在,这些当初满怀希望选择了安居房、人才房的人,一心只想退房……
除此之外,很多奔着安居房、人才房巨大价差而来的投资客,心里也在疯狂打鼓了。
去年9月,深圳前海的人才房项目云海湾花园入市。
718套房,10896户家庭抢购,相当于15个家庭抢1套,中签率6.6%。
为什么一个人才房项目会搞成万人摇?
倒挂太大了。
云海湾花园限价5.5万/㎡,但是前海的房价遍地望去都是10万+,这让不少人眼红。
可是到了现在,当初抢房的人对于自己的决定,也不是那么有信心了。
因为新房价格战的余波,已经开始冲击到安居房、人才房了。
就是这个月,南山区新入市的云山海公馆,最低单价直接降到6字头了。
龙华上周入市的珺奕府,折后单价才4.6万/㎡起,总价最低约369万就能买个精装3房。
有意思的是,就在珺奕府2公里之外,星河开市客的人才房也在差不多的时间认购,3房的总价大约366万元。
这一波操作,直接把已经选上安居房的购房者心态都给整崩了,线上求助想要退房……
此前,要选择安居房和人才房,需要先衡量的是:
6折的价格和10年的限售期,到底划不划算。
而现在,拷问你内心的问题则是:
我有没有必要花和商品房一样的钱,买一个限售10年,质量堪忧的房子?
安居房和人才房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了。
去年年初,深圳已经取消了安居房和人才房等保障房类型,取而代之的是配售型保障房和配租型保障房两种。
这也是深圳认识到了,在楼市双轨制发展的当下,安居房和人才房是无法承担保障房的作用的。
这两种房子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可以上市交易的前提,以及不断降低的门槛,注定了这个市场鱼龙混杂。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廉租房不能修厕所,这样才能保障穷人的权益。
在安居房、人才房这也是一样的,居住、增值、好上车,这三点如果同时出现,那就一定会有问题。
尤其是增值这个特点,更是会将整个保障房体系带入歧途。
在深圳保障房的历史里,一直有一个神话级别的存在——侨香村。
2011年侨香村刚刚建成,被称作深圳最贵的经济适用房,房价一平9000多,限售10年。
当时侨香村最小的户型是90平,总价81万。
可到了2022年,侨香村十年限售期结束之后,作为香蜜湖板块10年楼龄的次新盘,房价直接飙升到12万/㎡。
同样的90平户型,售价是1250万。
10年涨1169万,这个纪录放眼全国都是奇迹。
可是说起侨香村的质量问题,闹出的动静也不小。
早在2016年就有媒体报道,侨香村因为楼顶有水泵,导致墙体开裂,噪音巨大。
可是这一切问题在飙涨的房价下,全都不再是问题了……
所以当安居房和人才房被赋予了增值的特点后,这个保障房体系就无法完全的保障真正有需求的人了。
而如今推行的配售型保障房,直接锁死房屋的流动性,反而更有助于让大城市的居民住有所居。
只是在质量这方面,还是要有更加严格的监管和规范。
毕竟从最开始的经济适用房,到安居房、人才房,再到配售型保障房,每一次保障房体制的改变,影响的都是千千万万的家庭。
不要让这些人,成为楼市变革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