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中国病毒学家因公布新冠序列被迫害 露宿室外抗议后续 [打印本页]

作者: 美联社/红星    时间: 2024-5-1 06:01
标题: 中国病毒学家因公布新冠序列被迫害 露宿室外抗议后续
美联社周二(4月30日)独家报道了中国病毒学家张永振因在中国爆发大流疫之初未经当局批准发表有关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论文而不断遭到迫害的情况,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报道说,这名病毒学家目前已经被它所在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实验室赶了出来,连续两个晚上睡在实验室门外。网络上流传着张永振将棉被、枕头搬到实验室外的走廊上露宿的照片。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说张永振的实验室正在进行装修,出于“安全原因”暂时关闭。该中心还表示,另外还给张永振团队提供了一个临时性的实验室。 张永振的回复是,他的团队是在被赶出实验室后才得知上面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临时实验室,但这个实验室达不到进行试验所需要的安全标准。 上个周末,张永振试图进入他的实验室却遭到保安的阻拦。网上的照片显示,张永振在室外冒着小雨坐在硬纸板上进行抗议。 这位病毒学家从4月28日晚上开始连续两天睡在上海公共卫生中心下面的“华东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的实验室门口。这个研究所成立于2020年10月,所长是张永振,副所长就是在新冠病毒大流疫中闻名全球的病毒学家石正丽。 中国和国际医学界里有很多专家认为,肆虐全球三年新冠病毒大流疫就发端于中国武汉。而石正丽所在的武汉病毒研究所是武汉唯一进行新冠病毒存放和研究的机构。国际卫生组织虽然数次对病毒源头进行调查,但遭到中国方面的坚决抵制。


资料照:中国病毒学家张永振张永振团队在2020年一月率先发表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同年12月张永振入选《自然》杂志(Nature)年度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 美联社引用张永振在微博上面发出的一条贴文说,他不会离开,不会退缩,他追求科学与真相。张永振还表示,上海公众健康中心不许他和他的学生进入实验室。 美联社说,张永振的厄运始自2020年1月5日他和他的团队率先解析出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排序。张永振曾经在内部向中国有关当局发出警告说,病毒存在扩散的风险。当时,他还没有向外公布病毒排序的消息。结果,次日,他的实验室就被中国卫生当局下令暂时关闭。张永振本人也受到了当局的压力。 外国同行很快得知张永振团队和其他中国科学家对新冠病毒进行排序的消息,并要求他们向外界公开。张永振在没有获得政府批准的情况于2020年1月11日向全球公布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为全球抗疫奠定了基础,并因此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张永振的这一行动促使世界各地的卫生当局开始对病毒进行测试,也推动相关方面进行检测病毒的试剂盒、疫苗接种和疾病控制措施的开发工作。张永振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但是,美联社说,张永振的合作者、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病毒学家爱德华·霍尔姆斯(Edward Holmes)说,张永振发布病毒排序也导致当局对其实验室的额外审查。张永振被免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务,他与之前一些前合作伙伴的合作项目也遭到禁止,他的研究工作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美联社引用霍尔姆斯的话说,“自从他无视当局的反对公开发表新冠病毒的基因排序以后,针对他的麻烦就一直没有断过。”“这个过程让他感到崩溃,我很吃惊他还在持续工作。” 实验室突然被关,知名病毒学家张永振团队称“仓促搬离 恐有未知风险”,上海公卫中心最新回应 近日,解析出新冠病毒全基因组的病毒学专家张永振及研究团队与其所在医院——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下称上海公卫中心)产生纠纷,被强制要求两日内搬离。事件不断发酵,引起关注。4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张永振团队的青年研究员陈燕玫处了解到,自4月28日开始,为保护实验室中存放的资料与病毒、病原样品,张永振在实验室门口睡觉过夜,直到次日晚间一直在门口蹲守。2024年4月29日凌晨,上海公卫中心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情况说明称:近日,我院部分实验室需要进行改造,因安全原因进行封闭施工。对于在该区域开展科研活动的张永振研究员团队人员,医院在科研楼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我院已制定相关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下一步,我院将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做好安置工作。 不过,这一情况说明并未化解冲突。4月28日晚间至29日下午4时,张永振及研究团队的若干人员食宿均在实验楼门口,等待上海公卫中心的协调方案。张永振团队称,通知搬离前未有充分沟通和安置方案,只预留了两天时间;在研项目包括新冠病毒等多个生物安全项目,仓促搬离恐有未知风险。 据南方周末,29日晚间,上海公卫中心负责人范小红告诉记者,网上有关双方冲突信息系断章取义,中心与张永振团队合作协议早已到期并结清费用。“用通俗的话说,他就是赖在我们这里不肯走,强买强卖。” 张永振是知名病毒学家,2020年1月5日,张永振实验室曾迅速测出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组。2020年12月15日,张永振入选《自然》杂志年度十大人物。官网资料显示,张永振团队开展科研活动所在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一所具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又名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目前该中心党委书记为范小红,中心主任为沈银忠。张永振则为该中心教授,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病毒学家张永振称“被赶出实验室”措手不及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中,张永振在教师目录。页面显示,张永振2001年-2020年9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任职,2018年-2023年3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任兼职教授。张永振近年来,带领研究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发现了5500余种新病毒,是全球发现新病毒最多的研究团队,填补了病毒进化上的空白,重新界定了RNA病毒圈。2020年1月,张永振的研究团队率先解析出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并做出精准判断提出正确的应对建议,获得国际赞誉。2020年12月15日,张永振入选《Nature》年度十大人物。


然而张永振,如今却与所在医院产生纠纷,团队实验室也被关停。4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此次事件的另一位关键人物、张永振团队的青年研究员陈燕玫处了解到,自4月28日开始,为保护实验室中存放的资料与病毒、病原样品,张永振在实验室门口睡觉过夜,直到次日晚间一直在门口蹲守,“只能这样维权,我们也觉得可悲”。


据南方周末报道,“因为我们是做病毒研究的,当时我们从北京来上海的时候,张(永振)老师就提出来两个要求,一是实验场室的安全等级必须达到P2,二是必须要有独立的实验空间,公卫中心的人不能随便进出我们的实验室,因为不同课题组的人来回流动,很容易造成人员感染,所以这个实验区域只有我们课题组在里面做实验。”张永振团队核心成员王萌告诉记者。


综合张永振团队成员介绍,该团队在上海公卫中心的在研项目包括新冠病毒研究、环境样本研究、野生动物病毒研究,以及与一些医院合作的部分不明感染源病人携带的病毒研究等。 按照国家生物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生物安全实验室被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等级越高意味着安全级别也越高。P2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4月29日,张永振在微博上公开表示,“公卫中心于上周四突然召开紧急会议,仅用了一分钟宣布P3实验室要升级改造,勒令我们2天内搬离,在场的团队成员均未听到有具体搬去哪里的安排”,“课题组目前并没有备案的P2实验室”以供迁入。同时,他还称,当天团队成员就已经向院领导表达了团队的意见和回复,但“院方已读不回”。


据南方周末,黎涛供职于上海公卫中心。据他介绍,在正常情况下,搬实验室,“人、财、物都要安排到位”;办公场所、设备仪器、实验样本、空间是否洁净、规格是否达标,这些都需要双方提前沟通。到了正式搬迁阶段,“没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搬不完的”。 按照规范,张永振团队的在研项目此前属于P2实验室,所以迁入的实验室也应该属于P2级别。但王萌等人认为,上海公卫中心安排的备用实验室“只是普通实验室,连P1的标准都达不到”。 张永振团队称“至今未派人沟通”上海市公卫中心称:协议早已过期 张永振团队的青年研究员陈燕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张永振与上海公卫中心产生纠纷的起因是实验室协议的履约问题。2018年3月底,公卫中心与张永振团队正式达成为期5年的科研合作协议。 按照协议,张永振团队在上海公卫中心的工作本应于2023年3月结束。然而,据陈燕玫介绍,早在2022年10月31日,上海公卫中心相关负责人就告知张永振合作协议到期,从当年的11月1日起不再合作,“也就是说,在2022年10月他们就第一次撕毁了合作协议”。 据南方周末,张永振认为,按照前述协议,合作并未到期,且上海公卫中心与团队的科研经费和劳务费并未结清。彼时,新冠疫情防控尚未结束,张永振团队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助于新冠溯源。最后经多方斡旋,上海公卫中心暂缓解约。 上海公卫中心党委书记范小红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从2022年10月到现在,我们本着尊重科研、尊重人才的立场,并没有采取强制驱逐动作。他(张永振)就是赖在我们这里不肯走,强买强卖。” 张永振团队核心成员王萌等人表示,他们虽然属于张永振团队,其个人与上海公卫中心的合约并未到期,且很多科研项目尚未结项,一刀切式的关闭实验室,对其在研项目会造成巨大影响。“这样突然强制转移实验室,起码一年都没法顺利做后续实验。” 据张永振团队成员介绍,2023年5月,团队内一名人事关系属于上海公卫中心的核心成员被解除实验室职位;6月,上海公卫中心工作人员进入张永振的办公室,更换门锁,将科研资料及私人物品装箱清理出办公室,堆放到走廊。2024年4月,张永振团队的介绍展板被撤下。 另外,张永振团队的青年研究员陈燕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22年10月后,上海公卫中心甚至扣发了张永振的协议报酬、团队青年研究员的部分劳务费,以及协议规定的科研经费(700余万元),致使张永振团队长期无法支付科研开销、正常科研活动也因此停滞。 4月25日,冲突进一步加剧,上海公卫中心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以“实验室要升级改造”为由告知张永振团队,限期两日搬离实验室。陈燕玫认为,只给两天时间是绝对不合理的,“我们的工作有生物安全等级上的要求,不是随便一个实验室就能搬进去的,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出了事故谁来担责呢?” 对于此次纠纷,上海公卫中心4月29日凌晨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情况说明称:近日,我院部分实验室需要进行改造,因安全原因进行封闭施工。对于在该区域开展科研活动的张永振研究员团队人员,医院在科研楼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我院已制定相关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下一步,我院将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做好安置工作。我院始终尊重科研工作者,支持科研人员及学生开展正常的研究工作。


然而,在张永振团队看来,上海公卫中心的现实行动远不如声明中那么“有诚意”。陈燕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上海公卫中心未曾指派任何人员与张永振团队进行沟通,也没有给出任何搬迁方案。 4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上海公卫中心方面并表达了采访诉求,工作人员回应称,上述事件的后续进展将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予以披露。 4月30日下午,张永振在其社交媒体上再次发长文回应了四点:一是,虽然2023年与上海公卫中心的协议在形式上结束,但其团队陈燕玫与公卫中心续签了协议,不存在“赖着不走,强买强卖”;二是,院方说法前后矛盾;三是,两年科研经费没有落实,论文奖也没有落实;四是,其档案存放地点的问题。


睡实验室门外的病毒学家发声:与现任领导没有恩怨,本人已受聘广州一研究院 29日凌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发布情况说明称,近日医院部分实验室需要进行改造,因安全原因进行封闭施工。医院为张永振团队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医院已制定相关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情况说明中还提到,医院“始终尊重科研工作者,支持科研人员及学生开展正常的研究工作”。 29日21时许,记者通过电话与张永振取得联系。对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所称的因实验室改造需要进行封闭施工,他并不认可。他表示,目前他们团队所使用的实验室为位于一楼的P1、P2实验室,与二楼的P3实验室“界限非常分明”。P1、P2实验室于2020年完成装修、并无改造需要,而P3实验室在装修完后“过去4年就没动过一次”,因此他认为P3实验室也无需改造。 他还表示,实验室关闭对尚未完成的实验将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前两天做的实验现在已经毁坏了”“有些标本都是历史的标本,不可复制”。 张永振称,他和团队成员仍守在实验室门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仍无人出面与他直接对话解决此事。他表示,自己平常极少与现任的中心领导接触,“几乎没有太多交集,个人之间也没有任何恩怨”。公开信息显示,张永振团队于2020年1月鉴定出新冠病毒RNA序列并公布,是全球最早公布该病毒序列的团队。2020年12月15日,张永振入选《自然》杂志年度十大人物。有团队成员在楼内睡了3夜 公卫中心称会妥善安置 张永振对红星新闻说,自己此前在广州开会,本来27日就要赶回上海,但因天气影响,航班两次被取消,在广州机场待了10个小时,28日晚才回到公卫中心。 张永振4月29日在微博称,已经在第一时间对公卫中心的声明作了回复。他公布的回复称,公卫中心勒令搬离的25日当天,团队成员就已经向院领导表达了意见和回复。28日院方直接封闭实验室后,团队成员也主动向院方领导提了诉求和协商意愿,但没有获得相应的搬迁方案。 4月29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海公卫临床中心宣传科一位工作人员,其表示,公众号已经发文反馈了,有其他情况请关注公众号。其主管部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党办工作人员也向红星新闻表示,以公告为准,其他无法答复。 4月29日晚,红星新闻多次致电上海公卫临床中心党委书记范小红等院领导,未获接听。 红星新闻了解到,有一名团队成员陈研究员坚守在楼内,已经睡了3夜。红星新闻记者与她通话时,她称自己待在大楼一楼的办公区,自己的办公室和实验室由于门禁失效都已无法进入。目前她拒绝出来,希望院方给出合理的搬迁方案,搬迁完成前保证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团队成员: 院方提出可搬去另一位教授实验室 但场地、设备难以协调 廖同学是张永振团队中一名学生,他告诉红星新闻,他是复旦大学生科院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的学生,获上海公卫临床中心联合培养,在张永振实验室工作。 据其所述,4月25日下午,在张永振、陈研究员都不在的情况下,院方临时开了个“前后不超过5分钟”的会,张永振团队仅有两人到场。院方表示,因为二楼P3实验室关闭改造,要求一楼的张永振团队实验室搬离。而相关改造此前已经开始进行,部分牵涉一楼。院方的具体要求是,张永振团队全部人员立即停止科研,4月26-27日两天内将全部个人办公用品、实验样品和试剂耗材等清空,4月28日起将关闭全部门禁。但会上没有对搬运事宜做任何具体安排。 陈研究员则表示,自己26日赶回公卫中心,再次与院方沟通后,得到通知可以搬往前楼另一位教授的实验室。 但陈研究员和团队学生都表示,组里有大量病原未知的样本,至少要在P2实验室进行,但那位教授的实验室在生物安全等级和物理空间隔离上都难以满足需要。此外,因为研究方向不一样,场地和设备安置都存在诸多难以协调的问题。


学生隔着窗户向楼内的陈研究员递饭。 陈研究员向红星新闻表示,她从26日开始便待在楼里,目前已经在办公室睡了3夜。自门禁关闭后,学生通过窗户给她递饭。 廖同学说,4月28日早上8点来上班时,他们发现大楼门口有6-8个保安排成一排,称封闭改造不让进,门禁也失效了。他们试图跟院里沟通能不能让学生先进去拿个人物品,无果。 病毒学家被聘任5年兼职教授 中途改全职引进,但未能办理入职 原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做研究员的张永振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根据2018年2月25日至3月1日期间形成的协议,他被上海公卫临床中心及复旦大学聘任为兼职教授,协议期5年。 张永振说,2020年上海公卫临床中心希望聘任他全职工作。当年,上海公卫中心与中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协商一致,把他调到上海公卫中心全职工作,并获党委会通过。红星新闻在上海市人社局官网注意到2020年10月的一则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拟录用人员公示,拟录用张永振,拟聘岗位为“专技岗位”。


上海公卫临床中心官网显示,2020年10月,华东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成立揭牌仪式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防控楼举行。张永振教授和石正丽教授(兼职)分别担任正副所长。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有办理入职手续。”张永振说,纠纷始于2021年院领导的更换。2022年10月底,他被院方告知,因合作协议到期,从11月1日起不再合作。他收到的通知函表示,2017年10月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约定“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有效期5年”。张永振说,院方随后撤销了他的OA办公系统权限,并要求他和团队成员离开上海公卫中心。 2023年9月,张永振团队在顶级期刊《Cell》发表论文《宿主特征决定野生小型哺乳动物中病毒组组成和病毒播散》。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团队所有成员署名的所属单位均为复旦大学。 已受聘广州一研究院 但实验室仍在上海 陈研究员表示,自己承担的一个以上海公卫临床中心为依托单位的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于今年6月30日到期,因此在张永振团队的5年协议去年到期后,她与公卫中心续签了一年的协议,直到项目结束。续签时院方承诺了协议到期前不换办公室和实验室,这也是她当时唯一的要求。 红星新闻在复旦大学生科院官网上看到,陈研究员现在是复旦大学的正式职工,是生科院的青年研究员。她表示,自己与上海公卫临床中心是合作关系,本计划项目到期后实验室搬回复旦,那边的实验室已处于试运行状态。 目前,张永振已受聘复旦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但他表示,实验室和人员建设仍在筹备,目前他的实验室仍在上海,自己2021年以公卫临床中心为依托单位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也仍在执行中。 据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官网,其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复旦大学三方共同举办的广东省属事业单位,由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担任院长。其官网相关新闻稿显示,张永振为资深研究员、全职课题组组长,入选2023年广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张永振课题组今年还在依托复旦大学发布博士后招聘启事。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中,张永振在教师目录。页面显示,张永振2001年-2020年9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任职,2018年-2023年3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任兼职教授。张永振近年来,带领研究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发现了5500余种新病毒,是全球发现新病毒最多的研究团队,填补了病毒进化上的空白,重新界定了RNA病毒圈。2020年1月,张永振的研究团队率先解析出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并做出精准判断提出正确的应对建议,获得国际赞誉。2020年12月15日,张永振入选《Nature》年度十大人物。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