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防部4日通报,从当地时间4日15时起,韩方将恢复在朝韩军事分界线和西北岛屿的所有军事活动。
韩国政府4日举行国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中止韩朝《9·19军事协议》全部效力的议案。
此前报道:
韩国政府通过决议 中止《9·19军事协议》全部效力
韩国政府4日举行国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中止韩朝《9·19军事协议》全部效力的议案。
韩国国家安保室3日表示,在韩朝双方恢复互信之前,决定中止韩朝《9·19军事协议》的全部效力。安保室指出,在朝鲜近期对韩国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对韩国国民构成了实际损害及威胁的情况下,《9·19军事协议》阻碍了韩军维持戒备态势。安保室随后将这一议案提交至国务会议,并定于在4日举行的国务会议上进行表决。
《9·19军事协议》是韩朝双方于2018年9月19日签署的《平壤共同宣言》的附属协议,其中明确规定禁止朝韩采取针对对方的敌对行为。2023年11月22日,韩国总统尹锡悦批准部分停止《9·19军事协议》效力。
朝鲜暂停“垃圾战”后,韩国来了个大动作
未来,韩美军方可能在更加接近
朝鲜的边境地区开展军事演习
当地时间6月4日,韩国国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止朝韩《9·19军事协议》全部效力的议案。这意味着韩国政府解除了对朝鲜“垃圾战”进行军事回应的法律束缚,被国际社会寄予期望的《9·19军事协议》彻底成为历史文件,韩美军方未来可能在更加接近朝鲜的边境地区开展军事演习。
这项军事协议,是2018年朝鲜半岛和平进程的遗产。当年9月,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在访问平壤期间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共同签署协议,明确规定朝韩双方停止在半岛边境地区的一切敌对行动,设立缓冲区。然而,2022年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后,朝韩关系迅速回到全面对抗状态。韩联社报道称,双方在2022年都已“侵入”协议设定的空中缓冲区。2023年11月,朝鲜宣布全面停止履行协议,韩国政府亦宣布中止部分协议条款的效力。
5月30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直接下令并指导进行超大型火箭炮射击。图/视觉中国
按照官方说法,韩方此次中止协议全部效力,直接原因是朝鲜近日实施的“垃圾战”。5月28日至6月2日,为报复韩国政府放任民间团体向边界线北方空飘传单、U盘,朝鲜向边界线以南空飘气球超过1000个,达到2016年双方上一轮“气球战”时朝鲜一年的投放量。而且,本次朝鲜气球携带的不是传单,是垃圾和污秽物。
面对规模和“羞辱性”空前的行动,韩国统一部5月31日发布政府立场文件,威胁将采取传单战、高音喇叭喊话等方式予以回应。《纽约时报》援引韩国官员的话说,韩方可能考虑打开边境的扩音器,向朝鲜播放韩国流行音乐。考虑到这些行动都是被《9·19军事协议》所禁止的“敌对行动”,韩国政府先中止协议效力再实施行动,算是走了一个“法律流程”。
不过,韩国中止协议全部效力的目的,可能没有这么简单。朝鲜国防省副相金刚日6月2日已发表谈话表示暂停“垃圾战”,但如国韩国再次对朝空飘传单,朝鲜将“立刻重启”相关措施。在此背景下,韩方是否会选择“事后回应”,尚未可知。
事实上,中止《9·19军事协议》全部效力,最大的安全隐患是边境军事演习。协议规定,朝韩军事分界线各5公里宽的区域为缓冲区,禁止炮击和团级以上部队的野外机动训练。今年1月朝鲜对半岛西部海域缓冲区进行炮击演练后,韩方曾表示可能解禁缓冲区军事演习。
6月1日,韩国仁川,身穿防护服的士兵们清理一些从气球上摔落下来的垃圾。图/视觉中国
韩联社分析称,如今协议效力全面中止,这种“贴近朝鲜”的演习重启已无法律障碍。但考虑到朝鲜已明确宣布不承认缓冲区,且多次对韩方主张的“缓冲地带”进行炮击,如果韩军乃至韩美军方真的在距离朝鲜实控区不到5公里的范围内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双方擦枪走火的概率,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朝鲜不断扩充核武库、研发新型战略武器、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等核载具,扩大韩美联合军演的规模和“贴近度”,已经成为尹锡悦政府展现自身战略威慑能力、维持半岛军事力量平衡的关键措施。今年以来,金正恩妹妹金与正及朝鲜外务省、国防省官员发表谈话时,都曾历数韩美军方贴近乃至“侵入”朝鲜领土领空的“新罪证”。
站在韩国的角度,这或许是“无奈之举”。今年以来,朝鲜推进“积极外交”战略,派出高级官员出访亚、欧、非、拉美约10个国家,恢复和主要国际机构及欧洲主要邦交国的来往,尝试打破“国际孤立”。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局势变化,朝鲜问题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原联合国朝鲜问题专家组美方成员阿尔布兰特近日披露,对朝政策失败在华盛顿“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与此同时,朝鲜仍在抢抓“国际窗口期”加速军备建设,5月宣布研发完成并成功试验新型自主制导系统,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称卫星图像显示朝鲜第二艘新型弹道导弹潜艇可能也在建造中。在此背景下,韩国政府迅速提升己方战略威慑能力的选项有限。中止《9·19军事协议》、进一步升级韩美军演,是尹锡悦给出的答案。不过,他也为半岛和平留下一丝空间:不是“彻底终止”协议,而是“中止直至双方恢复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