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起飞了!沉寂20年后 东北大爆发!真的支楞起来了(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智谷趋势    时间: 2024-6-27 04:30
标题: 起飞了!沉寂20年后 东北大爆发!真的支楞起来了(组图)
东北,真的支楞起来了! 如果说四十多年前发财的机会是深圳,那今天,东北,也许就是下一个深圳。 别不信,你印象中的东北也许是这样的:GDP排名集体大倒退、出生率垫底、老龄化率最高、人口流失严重……就连《漫长的季节》里的最后一幕,也是“往前看,别回头”。 “东北振兴”口号喊了20年,财政投入十多万亿,东北却似乎像一头冬眠的巨兽,气息沉沉,看不到动静。 但是,今天的东北,却是这样的: 吉林连续两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全国第一! 辽宁连续5个季度经济增速高于全国! 东北的“三驾马车”都起飞了,出口一骑绝尘把长三角、珠三角甩不见影子! 吉林、辽宁喜提2023年人口净流入4.34万和8.6万! 据说,现在的东北,广东人、浙江人、江苏人都涌进来了,“天天都能见到新面孔”,因为确实赚钱。 从人口到GDP,从冰雪到外贸,从内陆到出海口,东北,正迎来全面复苏。 1 东北“老铁”,最近相当给力。 先看GDP增长。今年一季度,东三省GDP总额130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43亿元,集体增长超3.5%。 其中,吉林表现最为亮眼,连续两年一季度经济增速都是全国第一!今年是6.5%,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去年8.2%,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 如果说第一年还是低基数带动高反弹,那连续两年第一总没法反驳了。 东三省中经济体量最大的辽宁,今年一季度同样以5.4%的增速,跑赢了广东、河南等大省,超过全国平均线。而这,已经是辽宁连续5个季度高于全国。 再看人口增长。 这些年,东北人都只想往外走。从“六普”到“七普”的十年里,东北人口减少1101万,相当于直接消失了一座城哈尔滨。 但现在的东北,居然也被人们用脚投票啦!吉林、辽宁分别结束连续12年、11年人口净流出局面,在2023年都迎来正增长。 拿吉林来说,自2011年以后一直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每年人口净流出在15万以上,有时甚至高达30万至40万。但2023年,人口净流入4.34万! 辽宁人口流入更加喜人,2023年净增8.6万。 虽然人口的净流入,并没有完全抵消东北地区高老龄化、低出生率带来的人口自然负增长,但良禽择木而栖,人口自主选择的动向,才更加反映出人们对一个地区当下及未来发展的信心。 那究竟是什么,让“孔雀东南飞”变成了“东北飞”呢? 我们常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东北都有了令全国人民羡慕的表现。 投资方面,东三省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跑赢全国,吉林同比增长6.3%、辽宁同比增长9.3%、黑龙江同比增长15.9%,高于全国11.4个百分点!居于全国第四。


消费方面,一场从去年底火到今年初的冰雪热,席卷整个东北,东北像宝藏地被重新发现。 令人意外的是,最吸金的居然不是有“尔滨”的黑龙江,而是吉林和辽宁。2023年,黑龙江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2.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15.3亿元,结果吉林实现了3.1亿人次、收入5277亿元,辽宁5.1亿人次、收入5022.6亿元,妥妥的“闷声发大财”! 更亮眼的当属外贸了。2023年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不是长三角,也不是珠三角,而是东三省。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东北地区的出口增长了6.5%。而全国的增速才多少呢?0.6%。也就是说,东北的增速是全国的足足十倍之多! 今年前5个月,东北地区的进出口规模更是连续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和5000亿元三大关,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4.5%。 可以说,东北的“三驾马车”都起飞了,这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2 “东北振兴”了20年都难见起色,怎么一下就“起飞”了?答案是,时代的风口来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东北的这棵大树,还是俄罗斯。 这两年涉俄生意有多好?最近我的一个东北朋友辞职了,在去非洲开金矿和去俄罗斯卖服装之间,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环球时报的一段记者手记,更是生动地记录了和俄罗斯做生意的盛况: 一名长期扎根在海参崴的中国商人,疫情前,他主要做俄罗斯粮食出口中国,也做点物流、旅游什么的。俄乌冲突爆发加中国通关后,随着欧美企业的撤离,用他的话就是“俄罗斯各行各业简直全是市场空白”,于是他的业务迅速扩展到了汽车设备、沥青、有色金属、工程机械、液化天然气等领域,简直“原地起飞”。 据他说,现在一年的流水比战前涨了200倍也不止! 另一个大哥做木材生意的……他感触最深的是,以前做俄罗斯生意的以东北人为主,这两年,广东人、浙江人、江苏人都涌进来了,“天天都能见到新面孔”,因为确实赚钱。


俄罗斯人在东北,图源网络 民间充斥着赚钱进账的声音,卖包子的、鞋子的、打印纸的都听者有份,就连中医都开始把洋人脉了。 海关的数据,也一次次刷新历史的记录: 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破纪录的2401亿美元,同比增长26.3%,而原定目标是2000亿美元,直接提前超越! 紧挨着俄罗斯的东北,吃下了最大的一块蛋糕: 2023年,黑龙江对俄进出口总值21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位列全国第2; 吉林对俄罗斯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1.5%; 辽宁同比增长58.6%,均远高于全国。 拿中俄贸易增长最快的汽车板块来说: 2023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增长了五倍,达到80万辆。让中国车一举拿下俄罗斯一半的市场(49%),而韩国、日本、欧洲的品牌汽车份额都已降至4%左右,美国品牌汽车的份额更是仅为1%。 背后助力之一,正离不开东北。毕竟新中国第一辆汽车,就诞生于长春,长春市汽车集群,更是全国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唯一一个以单一城市申报的综合性汽车产业集群。 站在珲春口岸,你可以看到不仅仅小轿车、SUV排队过关,公交车、自卸卡车、混凝土搅拌车等专用车也等着出中进俄。


在珲春口岸外等待通关的车辆,图源:证券时报 俄罗斯这棵大树想抖落的金币,只会越来越多。 上个月,北方一号人物又访华了,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阵容“豪华”,这次老大带了6位副总理、俄外长拉夫罗夫、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央行行长纳比乌林娜和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几乎把俄高层,都带来了。 二是,就两天的行程,除开访问北京,他还特意去了趟哈尔滨。 在哈尔滨干了什么呢? 我觉得有信号意义的是两件事,出席了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和第四届中俄地方合作论坛开幕式,还去了趟哈工大。 前者说明双方经贸合作还可以再上一个台阶,用普京的话说是合作“还远未达到极限”。 后者我的理解是,为了安全。这也说明东北在两国高端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突破性的大型项目方面,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动作。比如哈工大以火箭、飞弹和太空技术研究闻名,是中国核能工业人才的摇篮。 还有一个令人意外的:图们江的开发。中朝俄三国就共同开发图们江航运达成一致。 最高兴的想必是吉林,算上去年“松口”的海参崴,那么吉林将迎来两大出海口!





在左图的防川,距离吉林省珲春市中心城区约60公里,是我国唯一与朝鲜、俄罗斯交界的地方,从防川村到图们江出海口,距离不过15公里。 这意味着吉林的粮食、木材、煤炭,以后不论是运到中国东南沿海还是日本、韩国、北美,都将更便捷。根据媒体报道,吉林此前借道海参崴出海,光运输时间便可以节省2-4天,仅煤炭运输,一年就可以省下6000多万元运费。这次图们江的开发,远景值得期待。 不过图们江河道淤塞严重,加上俄朝铁路大桥高度有限,大船暂时难以直接通航,下一步的进展还得看北边的诚意了。 站在更长远的角度看,东三省和大俄的合作还很多。不论是去年还是今年的中俄联合声明,小到边境线上一个窗口的建设,大到关乎两国安全的大国重器、能源建设、粮食储备,东北都站在了风口上。 3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东北的历次崛起,都与国际局势的变动紧密相连。 1896年,俄国获取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许可,随着一条东清铁路(即大清东省铁路,也称“中国东方铁路”)开通,俄商一边将中国大量的廉价原料和农产品输送国外,一边带资入局,开发东北。 这件事的意义从当下去理解,差不多可以形容为“第一个高铁节点”,拉动着中心城市哈尔滨一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援华156项工程,落户东北的便有54个。大批国家重点发展的重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力、军工等聚集于此,直接让东北被捧为“共和国长子”,成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 这一次东北再度回春,同样离不开北方邻居的“向东看”。这种势头,短期内并不会结束。 看看这次普京的访问路线,先是中国,再是24年来首次访问朝鲜、7年来首次访问越南,背后当然不是巧合,朝越两国都曾在冷战时期与其建立过“特殊关系”。 所以,从俄罗斯的策略来看,“向东转”只会加强,不会减弱。那么东北地区的春意就只会更浓。 地利之外,天时也恰如其时偏爱东北。全球气候变暖,给东北经济加了把油。 气象部门数据显示,东北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31℃,高于全国,受够了冷气的老铁们,要开始慢慢接受越来越温暖了。 中俄合作的北极航道,或成最大赢家。过去还只能通航7月到10月的三个月,如今已经延长到6到11月的五个月。而研究表明,到2030年,北极可能会没有海冰,从东北出发的集运班轮,可以任意穿梭在北极了。 不过,东北的弱点也是如此明显,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受制于国际局势的影响,就不得不避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魔咒。 比如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集结了百万重兵。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一段长达十余年的新三线计划提速,东三省拼命拆分自己的工厂、设备、项目,到1979年为止,东三省向内陆省份累计迁移单位200多个,项目300多个。现在身处湖北十堰山区的中国二汽,正是由吉林一汽援建。如此,“大后方”是建立起来了,东北也被掏空了。 不被外部牵着鼻子走,增强内生动力,才是东北的长期之道。 只是这一次,东北准备好乘势破局了吗? 拿最关键的人口来说。虽然今年吉林、辽宁都释放出了人口净增长的信号,但是东三省的叠加高老龄化率、低出生率,东三省人口还是持续减少。 沈阳和长春双双喊出了冲击“千万人口”的口号,并把实现目标的节点定在了2025年,也就是明年。现在沈阳920.4 万人,长春910.2万人,离千万人口只差一脚油门。但是去年他们的人口增长规模都没有超过10万人。 两地对于人才拉拢,也拿出了最大诚意。比如沈阳今年已经宣布取消积分落户、高中毕业生可直接落户、租房即可落户等举措,包括毕业生的近亲也可直接落户。 人口之外,产业结构的单一,固化的体制思维,也是“失落”的东北避不开的痛处。 这几天,一篇《没有编制,谈什么恋爱!这还是21世纪吗?》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说的正是东北:体制内只找体制内的,体制外的无论男女,有没有钱,都面临婚恋危机。东北青年没有选择,只有逃离。 为什么会这样? 东三省的国有经济占比非常高,黑龙江省甚至过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这里的企业又多是重工业。 于是,长期的、占主导的、缺乏灵活机制的体制内生活,渐渐磨平了东北老铁的斗志,对于“老铁”们来说,追求平定安稳的,留在家乡,追求大千世界的,远走他乡。 但历史的进程,总是大于个人微渺的选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上一轮,东北成了落下的那一个。这一轮,也该轮到东北了。 天时地利人和集结在这片土地上。东北,不想再穷了。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