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莫然】
相信大家最近都看到苏州一对日本母子遇袭的消息了,悲伤的是,为救这对母子,一名中国女士因此丧生,当地政府追授她“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大家对于中国是否安全的讨论。特别随着疫情后国际旅行的增加,访问中国的外国游客数量也在上升,安全自然是大家首要关注的话题。
但在关于“中国旅行是否安全”的讨论中,YouTube等平台上分享旅行经验的外国游客意见却不一致:有些人说中国非常安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不够安全。在本文中,我想分享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12年并经常旅行的外国人,对中国安全形势的观察。
由于新政策的出台,来中国短期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图片来源:ICphoto)
当然,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安全有一些标准,但对一个国家安全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与我们获取这个国家的信息量有关。许多想去土耳其旅行的中国朋友曾问我土耳其是否安全,因为在新闻中看到的中东地区冲突,给他们留下了土耳其不安全的印象。我告诉他们,土耳其是全球接待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有重要的安全保障机制。近年来,前往土耳其的中国游客数量稳步增加,对土耳其安全的偏见也随之减少。
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土耳其,没有人愿意去一个可能遇到麻烦的地方。中国人如此关注安全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就生活在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中。在中国,一位老年女性可以在清晨去公园锻炼而无需担心安全问题。一个年轻女孩在深夜离开酒吧,可以用手机应用叫出租车,独自回家而无需担心。同样,年轻女性对穿着的选择也很随意。乘坐高铁或飞机旅行的中国人不担心事故,因为中国的民航安全记录非常高。
所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我可能会选择“安全”。在中国,安全是所有事情的前提。无论是开始工作还是外出旅行,中国人都会说“注意安全”。安全是中国治理方式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政府的根本目标是发展中国,带来繁荣,而中国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安全。中国领导人常说,安全是发展的基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安全”这个概念呢?
英语中说到“security”,首先想到的是警察措施以及对普通人的压力和控制。因此,“security”在许多西方社会中可能有负面含义,似乎被认为是个人自由的减少,背后是个人自由与公共安全之间的冲突。
但我并不认为这两者是对立的,我们不必为了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自由,也不必为了确保公共利益而暂停个人自由。事实上,在没有公共秩序的情况下,个人自由也无法保障。记得疫情初期有人拒绝戴口罩,认为这违背了个人自由,但当大家都因为不戴口罩而到处传染病毒时,显然个人自由也无从谈起。
正是在中国,我理解了公共利益对表达个人自由的必要性。在中国,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自由的最好例子之一是首都北京的车牌限号政策。根据汽车车牌最后一位数字,每周有一天不能上路,这样能很好地缓解交通拥堵情况。我希望看到这个规则在伊斯坦布尔实施,但这不太可能发生,因为如果地方政府提出这样的措施,可能会收到妨碍个人出行自由的指控。结果,伊斯坦布尔的交通为了“个人自由”,变成了一种“公共的苦难”……
当我们将英语中的“security”理解为“safety”时,它更接近中国“安全”一词的含义。在中国,安全不仅是一种警察措施,更是一种社会和谐机制,甚至是一种社会契约。为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健康运行,街道必须安全,市场必须安全,环境必须安全,交通必须安全。
执行安全巡逻任务的中国警察和智能无人巡逻车(图片来源:ICphoto)
我在中国的岁月里,也受益于这种安全的环境。我总是欣赏地铁站和机场工作人员对安全指示的认真态度。每当有人行道工程或建筑施工时,我都会看到对周边环境安全的细致安排。在许多国家,地方政府的建设工作可能会威胁到周边环境安全。但在中国,安全确实是所有事情的首要考虑。
西方媒体最近一直在刻意报道中国的安全形势。同样地,媒体以前将中国城市中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比作“老大哥”。在西方,监控摄像头被视为是对自由的侵犯,就像在疫情期间关于戴口罩的讨论一样。当一个普通的美国人看到监控摄像头时,他们可能会认为“有人在监视我”。但当我们看到中国现行命案的破案率已经达到了99.94%时,我想大家都知道这种安全感是如何获得的了。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事故发生。完全消除事故是不可能的,由于各种原因总是会发生事故,但重要的是从这些事故中吸取教训,并采取必要措施为未来做好准备。中国政府可能是世界上最积极的政府,能够预见和应对安全风险。近年来,由于电动摩托车电池爆炸导致严重事故和火灾,中国政府对这些电池的充电地点进行了各种规定。在我住在北京的小区里,最常见的安全指示是关于电动车电池的。
我也想在这里分享一个与中国安全感相关的记忆。去年,我把车停在小区出口方向的反方向。不久后,小区的保安来到我家门口,告诉我不应把车反方向停着。起初我认为这是多管闲事。我目前居住在安卡拉的一个小区,这里没有人关心车停在什么方向,一排车子有车头朝里的也有车头朝外的。后来,保安冷静地解释说,所有车辆朝向出口门更为合适,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撤离。我必须承认,那一刻我感到有点尴尬。
我在中国生活期间,唯一感到不安全的时候是2011年晚上从北京三里屯回家时,一位出租车司机试图给我假钱作为找零,但总的来说,我与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沟通得很好,并且通过他们提高了我的中文水平。
此外,还要感谢手机叫车应用程序,无需与司机就支付或路线进行沟通,应用程序可以帮你搞定这些。许多应用程序有英文版,还可以用英语与司机交流。在你的允许下,乘车期间可以进行语音录音。在这方面,我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叫车最方便和最安全的国家。此外,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你可以在地图上看到上车和下车的位置,出租车司机没有机会带你绕路。(作为一个小小的批评,我觉得北京的商业出租车需要稍微干净一些。有时我看到出租车内部非常脏,充满了烟味。)
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另一个重要的安全因素是能够在街道上舒适地行走。就像文章开头说的,最近有一些在中国城市里袭击美国和日本游客的新闻,给人一种去中国不安全的印象。我相信这些是偶然事件。我在中国生活的12年中,既没有目睹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记得在疫情初期,由于特朗普政府的错误信息,在美国经常会有对中国人和亚洲人的袭击,但在中国没有针对特定种族的系统性攻击。
此外,我发现中国人对来自和自己有历史纠葛的国家的人时,并不会表现得更加刻意和冷漠。当你与生活在中国的日本公民交谈时,你就可以理解这一点。在中国的外国餐馆中,日本餐馆是最多的,中国人并没有掩饰他们对日本食物的喜爱,也没有对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产生种族主义态度。
苏州的淮海街被称为“日本料理街”(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当我看到关于中国是否是一个安全地方的争论时,感到很惊讶,因为我不确定世界上是否有比中国更安全的地方。事实上,我记得有时我会对这种“过度安全”感到不适。例如,在北京开车时,我有时想把车停在路边短时间内快速去市场上买个东西,但在北京你不能这样做,因为北京的交通像机器一样运作。搬到土耳其后,我现在可以打开警示灯,随便把车停在哪里,但当每个人都这样做时,交通就变得无法管理,给他人带来不便。
离开中国后,我最怀念的是生活按特定的计划和适用于所有人的规则进行。我建议到中国旅行的外国朋友要先了解中国的规则,只要遵循中国的生活方式,你就会度过一段和平舒适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