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选举结果出来以后,中方领导人很快发去了贺电,对当选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祝贺。而三年前莱西当选时,中方也发了一封贺电。我们对比一下这两封贺电中的措辞变化,能发现不少意味深长的细节。
【佩泽希齐扬当选伊朗总统,很快收到中方贺电】
三年前给莱西的那封贺电比较简短,开头先讲中国和伊朗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莱西当选恰逢两国建交50周年。随后就是常规表态,如高度重视双边关系发展,愿双方一道努力,加强战略沟通,巩固政治互信,拓展和深化互利合作等等。
而给佩泽希齐扬的贺电,则用了一定的篇幅,阐述中伊关系目前的合作水平。开头先表示,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而且五十多年来,一直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随后中方在贺电中提及,如今地区和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中伊始终能做到相互支持,同舟共济,不仅巩固了战略互信, 稳步推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也一直就地区与国际事务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为地区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一句则强调,愿与新总统一道努力,引领中伊关系向纵深推进。
【莱西胜选时,也收到了中方贺电,两封贺电措辞有明显变化】
两封贺电措辞的变与不变,与中伊关系的发展水平高度挂钩。莱西上台时,中伊才签署了25年协议,随后很快启动。三年时间内,双边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到莱西意外去世的时候,两国合作的基本盘已经十分扎实了。
当初中方领导人在贺电提出的几大目标,都已经成为了现实,也是时候提出新的方向。而不变的,是我们对中伊关系的高度重视。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我们可以说,给莱西的贺电,是“将来时”,阐述的是中伊接下来的合作图景;给佩泽希齐扬的贺电,则是“进行时”“完成时”并列,先展现过去三年的合作成果,再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更显得有的放矢。
同时也能变相提醒伊朗的新总统,中国现在是伊朗重要的合作伙伴,这跟伊朗国内改革派与保守派的争斗无关,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是符合伊朗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即便换一个强硬派的总统上来,我们在贺电中的措辞也不会有变化。
【中伊25年协议,改革派政府与保守派政府接力落实】
再来说说佩泽希齐扬这个人,在伊朗总统选举的造势阶段,相比起那些强硬派的候选人,他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不仅履历不怎么抢眼,名字也很拗口。我们只知道他在政治光谱上是改革派,除此以外就没有更具体的了解。
而且在选举期间,佩泽希齐扬没有过多地阐述自己对中伊关系的看法,但他的外交战略倾向于“亲美”,主张在伊核协议上与美国“和解”,甚至说要主动作出让步,这是之前的莱西政府不会去考虑的事情。
而就是这样的人,在本次伊朗总统选举中笑到了最后,看似出乎预料,但仔细一想又合乎情理。毕竟他作为唯一的改革派候选人,得到了诸多大佬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哈塔米和鲁哈尼两任前总统。
而强硬派这边看似声势浩大,候选人之间却分流了票数,自然不是已经整合起来的改革派对手。
【位于右下的佩泽希齐扬,是改革派唯一入围的候选人】
所以佩泽希齐扬在第一轮选举时就一路领跑,到第二轮决选时,还是全程保持领先优势。这也使得本届总统选举颇具戏剧性,此前外界基本都预测,改革派将再次陪跑,强硬派的胜利将毫无悬念,而真到了选举这天,却是改革派异军突起,让结果早早失去悬念。
目前的局势已经明了,莱西去世以后,强硬派并未能继续执政,而是让改革派重新当家,当然也只是当家而已,做主的还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不是说改革派当上了总统,接下来就能扬眉吐气了。
在组建内阁的时候,外交部、国防部这些要害部门的领导人选,还是要哈梅内伊作出最终确认。而在人事任命和最高领袖唱反调会有什么结果,屡次竞选总统,屡次提前出局的前总统内贾德就是非常典型的反面教材。
而我们关心的,无非就是新政府对中伊关系的态度,双方还能否在全球治理上找到共同语言,过去的合作态势会不会受到冲击。
【改革派和保守派无论谁当家,做主的都是哈梅内伊】
不过正如之前伊朗反复强调的那样,总统选举的结果,不会对伊朗外交政策有任何影响。而且就算新总统亲美,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要与中国保持距离,最后还是看实际行动。
这里就不得不提,中伊25年协议虽然是在莱西任期内正式启动,但是谈判以及签署,却是鲁哈尼当政时完成的。
换句话说,这份对中伊关系意义重大的协议,是由改革派与强硬派接力落实的。归根结底,两派不论谁来执政,首要任务都是落实哈梅内伊的战略。
佩泽希齐扬在竞选时多次向哈梅内伊表忠心,一再强调,只要是不符合最高领袖方针的政策,对他而言都是“红线”。应该说,想要入围总统选举,这是最基本的前提。
不过新政府上台后,为了和强硬派作出区别,对支持者有所交代,内外政策的调整在所难免。中伊关系也会经历一段磨合期。但新政府如果能对中伊关系能有全面的认知,可以将磨合时间有效缩短,从而回到之前的合作态势,甚至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