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为“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可经由唾液、餐具、食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食品科学与营养》的一项研究称,常吃超加工食品也会增加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新研究,综合多位专家观点,列出超加工食品的危害,并教你尽量降低伤害。
超加工食品吃的多
感染幽门螺杆菌概率增加
这项研究发现,平时超加工食品吃得越多,感染幽门螺杆菌概率越高,最高可增加2.17倍。
这项对照研究分析了150名幽门杆菌感染患者和302名健康者的饮食数据,病例组的参与者(幽门螺杆菌阳性)在参加研究前没有接受过治疗。
研究人员对比分析后发现,超加工食品的摄入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几率呈正相关,而这与超加工食品所含的成分和加工过程有关:
盐含量高
长期摄入大量盐会破坏胃黏膜屏障,有助增加幽门螺杆菌的定植,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
碳水化合物含量高
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如软饮料)可能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果糖和高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炎症是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有利条件,而超加工食品在许多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可归因于其高饱和脂肪酸和果糖的存在。
加工过程
不适当的食品处理、不良的卫生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都与感染幽门螺杆菌风险有关。
4个特征,辨别超加工食品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可的国际食品分类标准“NOVA”,食品可按加工程度分为四大类:
1.完全没有或几乎没有加工的食品:如水果、蔬菜、肉蛋奶、菌藻类、饮用水等;
2.经过研磨、精炼等手段加工的烹饪食材:如盐、糖、油等;
3.加工食品:往往由1+2制成,如罐装蔬菜、水果、鱼,加糖的干果,只用盐腌制的肉,新出炉的面包等;
4.超加工食品:与加工食品相比,除了盐、糖、油之外还添加了氢化植物油、变性淀粉、色素、人工香料、乳化剂、防腐剂、人工甜味剂等,并使用加氢、水解、挤压、定型等工艺,如含糖饮料、添加防腐剂的肉制品、方便面、饼干、包装面包等。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总结超加工食品四大特征:
糖、盐和油脂等调味料的含量较高;
含有防腐剂等添加成分,保质期较长;
包装充分;
看不出食材原本的样貌。
超加工食品全方位损健康
一项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显示,长期食用超加工食品与死亡率、癌症、精神、呼吸、心血管等方面的32个健康参数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王兴国表示,超加工食品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与其糖、盐、饱和脂肪酸、热量都偏高有关,再加上很多营养素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很少,使得经常吃超加工食品的人容易变得肥胖,患心血管病、癌症、肠易激综合征的风险显著升高。
不仅如此,超加工食品的口感、颜色或气味会诱使人们吃得更快,胃肠道缺乏足够的时间向大脑发出“饱腹信号”,因此会不自觉地吃下很多。
也许偶尔吃一次超加工食品察觉不出它对健康的影响,单看其某一种成分也未必十分不健康,但经过时间和摄入量的累积,负面效应就会慢慢显现,建议平时生活注意以下几点
1
适量使用调味料
自己做饭时,应尽量少添加油脂、糖及盐,尽量以醋、柠檬汁、大蒜和天然香料取代高脂肪或高钠的人工调味料。
2
外出就餐搭配均衡
在餐馆就餐可以多点蒸、煮、炒的蔬菜,而不是煎炸食品。
3
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尽量挑选“无糖食品”,市面上的无糖食品通常指的蔗糖,若配料表中有麦芽糖、果葡糖浆、糊精等,不建议购买。
配料表成分的排序和添加量有关,成分含量越多,排序越靠前。
4
别被食品包装迷惑
即使产品声称“无糖”、“低糖”、“有机”或者“健康”,仍是种超加工食品。
5
零食选新鲜蔬果
如果长期习惯吃超加工食品,可以每天少吃一点,试着用新鲜的天然食物代替,逐渐减少吃精加工食品。
需要说明的是,某些加工技术和必要的添加剂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工具,不必盲目抵触,而是应关注食品加工的程度,比如纯牛奶、无糖酸奶、原味坚果等就很好。
(function(v,d,o,ai){ai=d.createElement('script');ai.defer=true;ai.async=true;ai.src=v.location.protocol+o;d.head.appendChild(ai);})(window, document, '//a.vdo.ai/core/v-6parkbbs/vdo.ai.js');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