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政策和行为引发了越来越多国家的不满与反感。
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发布的一篇文章指出,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中等国家对美国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尤其是在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下,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单靠美国的领导并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和安全。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下降,也揭示了中等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
拜登和特朗普
不接受美国的胡搅蛮缠
美媒指出,他们现在对待美国的态度是,要么引领,要么跟随,要么让路。
意思是,做一件事情,如果美国愿意挑头,这些国家愿意考虑在美国的引领下进行合作。
但如果美国不愿意出头又想参加,那么就老老实实当一个追随者。
如果美国不出头,也不参加,那就把路让开,别挡住别人的道。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表示,这些国家的意思很明确,如果美国拒绝参与,世界其他国家应该自己达成协议,可以邀请美国加入,但不能允许美国否定这一进程。
比如说在环保领域,美国的政策一直在反复,这严重影响了全球的合作。
那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基于要么引领,要么跟随,要么让路这种思路,既然美国自己整不明白,那就自己一边待着去,不要影响其他国家的合作,美国想加入,可以让美国加入,但美国要是搞破坏,就不能对美国客气。
美国已经衰落
地球离了美国照样转
中等国家的这一态度,说明他们对美国的干预政策强烈不满。
美国现在已经失去了领导力,但还坚持搞长臂管辖那一套,自己是个拖油瓶,什么事都办不成,办不好,其他国家要办,又会被美国破坏。
可以说,美国已经成了破坏世界发展的最大负面因素,美国认为地球离了美国就不会转了,但实际上,没有了美国,地球不只是还会转,而且会转得更好。
中等国家现在很清楚,依赖美国并不一定能带来实质性的利益。相反,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和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使得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更多挑战。
本质上,他们是在追寻自主发展的道路,希望通过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自由女神像沉没
美国不愿接受霸权失败
美国在冷战后期确立的霸权地位,使得其在国际事务中形成了一种“例外主义”的心态。这种心态导致决策者们认为,美国应当继续主导全球事务,而不必考虑其他国家的需求和声音。
因此,尽管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美国仍然选择继续走这条错误的道路,不愿接受霸权已经失败和过时的现实,反而试图通过激进的手段恢复霸权。
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国际社会对其的不满。
更重要的是,这种霸权思维会导致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各国相互依存程度加大的当下,美国若继续坚持单边主义,将失去更多盟友。而一旦失去这些盟友,美国将面临更加孤立无援的局面,这将进一步削弱其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