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刷屏!阿斯利康中国总裁被调查意味着什么?(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虎嗅APP    时间: 2024-11-2 23:00
标题: 刷屏!阿斯利康中国总裁被调查意味着什么?(组图)



11年前GSK中国多名高管忽然被抓,撕开了中国医药界腐败的黑幕。如今历史又要重演吗? 10月的最后一天“阿斯利康中国总裁正在接受调查”的消息在医药圈刷屏了,在圈外也引起了很多讨论。 根据阿斯利康中国官网消息,正在中国配合调查的阿斯利康高管,不只是这家跨国药企的中国区总裁,更是该公司的全球行政副总裁、国际业务主席。这几乎是华人在跨国药企任职的“天花板”了。 这也意味着,尽管业界认为王磊被调查并非天大的事情,但是此事也绝不简单。 事实上,在中国,跨国药企相当长时间里在定价、税收等方面都有优待。而近年来随着本土药企的崛起,集采、国谈等新政落地,反腐风暴逐渐升级,跨国药企失去了“特权”,也被卷到了风口浪尖上。 尽管如此,跨国药企高管被查仍属罕见。 特别是阿斯利康是以“最懂中国”著称的,王磊也是业界颇有“铁腕”之名的高管,在加入阿斯利康仅用1年就坐到了中国区总裁的位置,后来更是带领中国团队业绩大涨,在总部的地位一路走高,他个人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 上一次(2013年)跨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4名中国区高管因涉嫌商业贿赂被抓,撕开了中国医药产业灰色利益输送的链条,也拉开了后来一轮又一轮医药反腐风暴的序幕。这次事件,又将如何影响中国医药行业走向? 对于王磊被调查的原因,阿斯利康中国没有更多说明,相关负责人告诉虎嗅:“以官网公告内容为准”。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骗保应该就是真正的原因。而以此事件为开端,至少中国打击骗保的威力会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背后医药市场环境也不可避免面临新一轮震荡。 追责企业将成打击骗保重点? “可能是终于到了可以摊牌收网的时候了。”有法律界人士告诉虎嗅。 在阿斯利康中国区高管被正式推到台前之前,该公司的诸多员工、前员工,从一线销售到销售总监就在接受调查,甚至受到了刑事处罚。 从公开出来的资料看,这些案件发生时间从2019年到2021年之间,调查从2021年一直延续到现在,很多案件宣判时间集中在今年的上半年,涉及福建、重庆、湖北、浙江、江苏、吉林、青海、江西、四川等多地。 涉案产品正是阿斯利康的王牌药肺癌靶向药泰瑞沙(化学名:奥希替尼)。这类药品价格昂贵,用量大,骗保案件对医保基金的蚕食也非常厉害。从部分地区法院公开的刑事判决书、刑事裁决书看,一般有两三个人涉事的案子,一年或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给医保基金造成20万元左右的损失。 尽管销售代表退缴了所骗基金和违法所得,并且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对类似行为受到了震慑,但是,实际获益最大的药企却置身事外了。 要知道,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深耕31年,员工总数超过16000人。此前报道显示,因为下沉基层的战略,该公司在县域的团队一度覆盖了28个省的1850个县。同期市一级的销售网点也有上百个。 如果这是一起窝案,涉及金额很可能上亿元甚至数亿元。“只抓个人根本追不回医保基金的损失,还要让企业买单,请高管配合调查只是时间问题。”前述法律界人士告诉虎嗅。 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曾经从骗保中获得好处的企业,都要小心了。 案情逐渐明朗? 尽管相关企业、人员的处理结果如何,事实真相如何,还有待官方进一步调查,越来越多的公开信息,还是依稀拼出了阿斯利康所涉骗保案的部分情节。 对于药企员工来说,打击骗保可比反腐严厉多了。在反腐中,至少早期,大多数医药代表都被免于起诉,而在打击骗保中,很多员工只从中获益几百或几千元的奖金,也受到了刑事处罚。在这样的高压之下,阿斯利康中国骗保相关调查范围在过去几年在持续扩大。 2021年深圳医保部门首次发现阿斯利康员工涉嫌骗保后,调查就一路从一线员工向顶层延伸,到今年9月份已经有大区总监被调查,甚至获刑了。前不久,各大媒体曝光的,已被带走调查的百济神州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的殷敏,曾在阿斯利康中国任肿瘤事业部任总经理。 随着调查逐渐深入,更多相关方进入公众视野。 10月26日,上海睿昂基因多名高管因为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包括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熊慧,实控人、董事兼副总经理熊钧等4人。其中的副总经理薛愉玮也曾在阿斯利康任职。 更重要的是,阿斯利康是这家公司的重要客户之一。 在上海睿昂基因的年报中,该公司还特别提到了其PCR平台T790M产品为阿斯利康等多家企业提供肿瘤外周血富集检测的情况,称“检出率高出其他测评竞争对手约1倍”。且他们与阿斯利康在EGFR-T790M液体活检领域也有深度合作。还形成了“T790M模式”。 “T790M”也是骗保的关键元素。根据前述提到的刑事判决书、刑事裁决书透露出的骗保细节:患者想买泰瑞沙,阿斯利康就会找到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为患者提供免费的基因检测。 因为进入医保目录之初,根据适应症,医保要求必须是一线治疗失败且T790M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才能享受医保待遇。 而没有医保报销,每盒价格要高出上万元。医药代表担心患者会因此放弃买药,一旦检测结果是T790M基因突变阴性,他们就会通过软件将阴性结果改成阳性。在部分案件中,其主管领导知情,甚至授意下属这么做。 最激进的打法陷入窘境 2014年,也就是王磊升任阿斯利康中国总裁这一年,阿斯利康CEO苏博科(Pascal Soriot)给下一个十年定了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到2023年,阿斯利康的全球收入要达到450亿美元,这是当时实际年收入的近一倍。 一年后(2015年),此次涉案的泰瑞沙在美国获批上市。 泰瑞沙作为第三代EGFR-TKI抑制剂,在临床颇受患者青睐。该药2015年11月首次在美国获批,当年就卖了4.23亿美元。肺癌患者众多,且多半与EGFR突变有关,因此中国市场也被业界看好,当时就有业内人士预测,该药在中国将有260亿元的销售规模。 后来,泰瑞沙的表现也在印证这一预测。在2017年刚进入中国时,其定价高达5万多元(5.1万元/30片),也还是在9个月内大卖了5亿元。 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的首次国谈启动,泰瑞沙的价格降到1.53万元,如果有医保报销,患者只需自付5000多元。 这也吹响了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高歌猛进的号角。 2019年,阿斯利康中国的收入原地起跳,激增到48.8亿美元,增长幅度35%,甩了跨国药企同行几条街——同期其他跨国药企在华业务增幅普遍在6%到7%,个别企业还不到5%。阿斯利康中国销售额跃居榜首。 同时,中国区收入在阿斯利康的总收入占比也达到了20%的新高。 这样的成绩背后,奥希替尼贡献不小。根据阿斯利康当时公布的数据,2019年奥希替尼全球收入31.89亿美元,同比增长71%,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增速超过130%!王磊本人也成了业界传奇人物。


数据来自:跨国药企公开数据。 然而,随着中国医药市场游戏规则的变化,以及本土药企的崛起,这样的好日子结束了。 就在泰瑞沙快速放量,阿斯利康中国业绩突飞猛进的几年,中国医药市场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2018年开始,集采、国家医保谈判,以及后来一系列政策导向下医药领域资本泡沫破碎,都在将中国药企的竞争逐渐集中到高端仿制药和me-too类新药领域。 EGFR-TKI抑制剂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仅第三代的国产产品,中国就有5款了,分别是翰森制药的阿美替尼、艾力斯医药的伏美替尼、贝达药业的贝福替尼、倍而达药业的瑞齐替尼和南京圣和药业的瑞厄替尼。此外,还有来自奥赛康、强生等公司的至少7款药品在研或在申请上市。 这些竞争者,对泰瑞沙形成了降价压力。过去5年,经过一轮一轮国谈,虽然其适应症从二线向一线、术后辅助等拓展,但是售价也降到5580元/盒。 同时,作为“爆款”产品——2023年全球收入近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3亿元),泰瑞沙也是仿制的重点。2023年,中国本土首仿药获批上市,是江苏万邦生化的产品。未来随着更多符合条件的仿制药获批,这一品种的集采降价也将触发。 更重要的是,第四代EGFR-TKI抑制剂在路上了。EGFR-TKI抑制剂治疗符合条件的非小细胞肺癌,效果一直很受瞩目,但是其耐药问题也令人头疼,往往是克服耐药问题的新产品上市,上一代产品就会失去市场优势。 可以看到,泰瑞沙上市后,前两代药物市场就急剧萎缩了。这样的迭代也是奥希替尼逃避不了的命运。全球范围内,第四代EGFR-TKI抑制剂在研项目不少于15个。 对于泰瑞沙和阿斯利康来说,上述挑战,可谓刀刀致命。 下一张王牌是什么? 如今,第三代EGFR-TKI抑制剂,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早就超过了百亿元大关。 实际上,阿斯利康中国已经失速了。2023年默沙东中国凭借HPV九价疫苗的大卖,在销售收入上反超了阿斯利康;阿斯利康中国在全球总收入中的占比也降到了12.8%,还不到2018年的水平。 如果骗保案确实属于“窝案”,该公司还可能面临数巨额罚款——11年前,GSK为其在华行贿行为光罚款就交了30亿元。另外,如果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对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骗保行为的处罚,除了退回骗取的基金,还有可能面临2到5倍的罚款。 客观来说,过去30多年里,阿斯利康给中国患者带来了很多新药、好药,而且他们积极参加国家医保谈判,让这些药品的价格也更加亲民。 2019年“灵魂砍价”中,因为药品价格含“4”不吉利,又被砍掉4分钱的糖尿病用药“达格列净”就是出自这家公司。王磊还在极力推进阿斯利康的本土化,不仅要把创新药带到中国,还要让中国生产的药走向世界。 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中国来说,阿斯利康仍然是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对于阿斯利康来说,泰瑞沙仍然备受重视的“当家花旦”,中国市场更是不容忽视——数据显示,在中国50%以上的肺癌患者有EGFR突变,远高于欧美,是泰瑞沙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 2023年阿斯利康全球营收458亿美元,兑现了10年前的承诺。 今年5月份,他们又宣布了新的营收目标,就是到2030年达到800亿美元,相比2023年又增长了近一倍。这意味着,此后每年都要保持7%的增长。分解到具体执行团队,是新一轮压力更大的新挑战。这一次,他们会打出怎样的王牌? 可以看到,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阿斯利康中国已将触角已经伸到电商、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等各个角落;在投资买入新药项目上,也毫不吝啬。 而对于更多在中国经营的跨国药企、本土企业来说,随着医保基金进入紧平衡时代,合规要求升级,合理用药趋严,智慧监管逐步落地,未来的业绩增长压力也只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相比寻找新的出路,或许如何守住底线还更重要。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