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化工和工程三大核心行业同时陷入了衰退,德国商业模式走到头了吗?
制造业是德国的传统强项,但德国的工业生产面临着显著下降,其中,汽车行业由于外来竞争加剧而节节败退,化工行业由于能源价格上涨、资金不足而受到严重制约。
经济学家和商界领袖将德国的经济困境归咎于高能源成本、高企业税负和高劳动力成本,以及过度官僚主义。更糟糕的是,由于技术工人短缺、基础设施长期缺乏投资,这些问题又被加剧。
与此同时,根据德国统计局的数据,德国消费者因焦虑而储蓄的比例已达到11.1%,是美国同类消费者的两倍——而这进一步拖慢了经济增长。
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经济在过去三年稳步下滑,而且目前很难看见曙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的预测显示,德国GDP明年将仅增长0.8%。作为欧盟最大的净贡献者,德国的危机也将影响整个欧盟。
去工业化是一个现实风险
制造业作为德国的传统强项,形势尤为严峻:
大众汽车此前警告其德国本土工厂可能关闭;重工业企业Thyssenkrupp正陷入一场关于钢铁业务未来发展的董事会斗争,数千个工作岗位面临风险;拥有225年历史的家族船厂Meyer Werft在9月险些破产,幸亏获得4亿的欧元政府救助……
慕尼黑经济智库Ifo的主席Clemens Fuest表示,低利率、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以及强劲的世界贸易曾为德国提供了强劲的就业增长、财政盈余和丰厚的行业利润,而现在,德国正面临着极大的逆风。
以化工行业为例,能源价格上涨对德国的化工行业造成了严重打击,化学品生产比2018年下降了18%。目前,虽然天然气价格似乎已经见顶,但仍然比冲突前贵了三倍,资金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
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德国区负责人Andreas Rüter则表示,当前德国企业所面临的局面“前所未有”,并且“规模和严重程度完全不同”。
许多业内人士对此持相同看法,德国工业联合会(BDI)主席Siegfried Russwurm在9月警告称,德国到2030年可能会失去五分之一的剩余工业生产。Russwurm表示:
“德国的商业模式正面临重大风险——不是未来某个时候,而是眼下,去工业化是一个现实风险。”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感到悲观。德国联邦银行行长Joachim Nagel在9月底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德国的失业人数为280万,是十年来的最低水平,Nagel坚称:
“德国并没有衰退,作为一个商业地点,德国远好于当前的声誉。”